立法會二十一題: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二十七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李惟宏議員的提問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的書面答覆:
 
問題: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落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當中包括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現時有何措施促進香港的證券、固定收益、期貨、衍生工具及貴金屬等市場進一步發展,以及相關措施的成效為何;如何優化香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結構,以吸引更多海內外投資者參與;
 
(二)有何最新具體政策措施加快香港金融服務業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例如推展專業資格互認及進一步降低大灣區跨境理財通准入門檻,讓更多業界參與大灣區業務;及
 
(三)會否推出更具針對性措施,協助香港中小型金融機構升級轉型,促進行業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
 
答覆:
 
主席: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要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的機制;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合作,強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
 
在金融發展方面,香港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世界第三,亞洲第一,擁有強大的金融監管體系和金融人才隊伍,也有既深且廣的資本市場。政府秉承以改革謀發展的精神,善用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充分發揮「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同時積極開拓新領域、發掘新增長點,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業的競爭力。
 
就李惟宏議員的提問,經諮詢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和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現回覆如下:
 
(一)我們致力從多方面優化香港的資本市場。在證券市場方面,我們聯同監管機構和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一直透過推進具體的優化措施,持續提升市場的競爭力及流動性。具體而言,因應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的建議,我們和監管機構與業界協作,在今年推出多項優化市場的措施,包括改革面向中小企業的GEM、優化特專科技公司上市制度、推出惡劣天氣下維持證券市場的運作安排、擴展兩地交易所買賣基金互聯互通。此外,我們已為審批上市申請訂定更為確定的時間表,並就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企業管治、擴大無紙化上市機制等進行諮詢。
 
至於固定收益市場,我們會提升市場基建,例如為人民幣計價的回購交易建立中央清算系統,使在港發行的國債於離岸市場成為更受歡迎的抵押品。衍生工具方面,我們已改革衍生產品持倉限額制度和優化「互換通」機制。港交所正開發新一代衍生產品平台,支援接近24小時交易並提高交易和結算效率。我們會繼續緊貼香港及香港以外市場的變化和需要,研究優化股票市場的中長期方向,以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和促進其可持續發展。
 
貴金屬市場方面,行政長官在二○二四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積極發展香港成為國際黃金交易中心。我們將推動業界建構國際級的黃金倉儲設施,透過拓展用家及投資者在港存放和交割實金,從而擴展保險、檢測認證、物流等相關配套業務;同步擴充抵押、借用、對沖等相關衍生交易,逐步搭建完整的生態圈。由此推動全方位、多幣種的交易、清算、交割和監管體系,包括以離岸人民幣進行交易,形成完整的黃金交易中心和相關產業鏈,並在適當時機探索與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為香港金融業注入新動力。就此,我們將在今年內成立工作小組,推行具體工作,包括強化交易機制及相關規管框架、推動前沿金融科技應用,以及與內地探討把黃金產品納入「互聯互通」等。
 
(二)二○二三年二月,中央金融部委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發布《關於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意見》,以深化前海改革為契機,支持香港融入國家金融改革開放新格局。我們十分重視並會積極把握大灣區發展對香港金融和專業服務業帶來的龐大機遇,促進業界長足發展。
 
跨境金融服務方面,在企業層面,金管局和人民銀行推動跨境徵信合作,協力解決兩地中小企業跨境融資的痛點。在今年年初制定合作安排後,在徵信信息南向傳輸往香港方面,已有數個深港試點個案成功進行。聚集在大灣區的創新科技中小企業可以透過香港的國際融資平台籌集資金。
 
此外,「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跨境理財通)自二○二一年九月正式啓動至今穩步持續發展,今年二月落實的一系列優化措施市場反應正面。截至二○二四年九月底,參與「跨境理財通」的個人投資者超過124 500人,跨境匯劃資金(包括粵港澳)超過914億元人民幣,推進粵港澳區內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亦為三地銀行、證券及財富管理業創造了新機遇。證監會與內地監管部門更於二○二四年十一月一日公布14家香港持牌法團及其內地夥伴券商成為首批參與跨境理財通的證券公司,為業界帶來更大發展空間。我們會與內地相關監管機構商討,繼續研究優化「跨境理財通」。
 
在個人層面,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活動進一步融合,內地與香港居民跨境旅遊、生活、工作、居住等活動成新趨勢,帶動了跨境金融服務的需求。今年初兩地推出大灣區內地城市購房跨境支付便利化措施,很大程度回應了香港市民跨境購房居住的金融服務需求,也為金融業界帶來更大機遇。金管局正與內地金融部門積極探討在不同場景推出更多金融便民措施。
 
(三)我們積極促進金融業的高質量發展,支援行業升級轉型,建立新增長點,提供更多元的金融服務。
 
綠色轉型方面,政府於二○二二年十二月推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培訓先導計劃」,資助本地合資格從業員及有志從事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相關工作的人士參與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相關培訓,以應對低碳和可持續經濟發展的新趨勢,為香港的金融業界(包括中小型金融機構)建立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人才庫。
 
此外,由相關政府政策局、金融監管機構及港交所組成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督導小組)與香港科技大學於二○二四年二月推出了免費的溫室氣體排放計算和估算工具,協助包括中小型金融機構的香港企業管理其環保足印,同時促進市場參與者改善可持續發展的作業模式。此外,督導小組亦推出了為非上市公司/中小企業而設的氣候和環境風險問卷,以協助有關企業進行可持續匯報,同時協助金融機構收集及分析公司層面的數據,用於風險評估和相關業務決策。電子化後的問卷已上載於督導小組網站。
 
金融科技方面,我們一直與金融監管機構和業界緊密合作,採取多管齊下措施推動金融科技發展。根據二○二三年的統計,香港金融機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率是眾多金融市場中最高。我們於今年十月舉行的香港金融科技周發表政策宣言,闡述政府對於在金融市場負責任地應用人工智能的政策立場和方針。我們會密切關注市場發展,以及參考海內外經驗,推動金融服務業(包括中小型金融機構)負責任地應用人工智能,因地制宜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現時已有不少可供金融機構使用的人工智能模型及基礎建設。我們鼓勵金融服務業積極利用有關市場資源,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