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三題:引進重點企業

以下是今日(十二月十一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林振昇議員的提問和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的書面答覆:

問題:

​行政長官於二○二二年《施政報告》宣布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針對某些策略產業,專責引進世界各地高潛力、具代表性的重點企業來港成立或擴充業務。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至今已引進的重點企業的數目,︀並按該等企業來港的性質(即(i)落户香港及(ii)擴展其在港的業務),︀以及策略產業類別(即(a)生命健康科技、(b)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c)金融科技、(d)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及(e)其他)及其所屬行業以下表列出分項數字;
 

策略產業類別 行業 引進企業來港的性質
(i) (ii)
(a) ……    
     
小計    
…… ……    
     
小計    
(e) ……    
     
小計    
總數    

(二)第(一)項所述的企業中,︀(i)屬於龍頭企業,︀以及(ii)計劃在香港建立全球或地區總部的企業數目分別為何;

(三)是否知悉,︀第(一)項所述的企業中,︀已開始營運的企業數目為何,︀並按策略產業類別(即(a)生命健康科技、(b)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c)金融科技、(d)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及(e)其他)及其所屬行業列出分項數字;有否統計,該等已開始營運的企業(i)所聘請的本地和非本地人員數目(按職位類別列出)、(ii)已設立或計劃設立的研發中心及生產基地的數目和類別,以及(iii)涉及的新投資額分別為何;及

(四)當局有何針對性措施,︀加強培育和培訓上述策略產業的本地人才,︀以促進該等產業在港的發展,︀並為相關人才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答覆:
 
主席:

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引進辦)在二○二二年年底成立以來,成功吸引多家企業落戶香港或擴展業務,加速各產業生態圈的發展。就林振昇議員的提問,現回覆如下。
 
(一)至(三)引進辦目前已成功引進66間重點企業,當中約六成為落戶香港的企業,其餘四成會擴展其在港業務。按企業的策略產業類別的分項數目載列如下:
 

策略產業類別(註) 企業數目
生命健康科技 22
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 24
金融科技 8
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 12
總數 66

 
註:由於部分重點企業的業務範圍可能出現跨類別的情況,以上分項主要根據該企業於本港的主要業務類別劃分。
 
引進的66間重點企業,當中接近一半屬於龍頭企業,八成企業計劃在香港建立全球或地區總部。64間重點企業已開始營運,︀按其策略產業類別的分項數目如下:
 

策略產業類別 已開始營運的企業數目
生命健康科技 22
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 23
金融科技 8
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 11
總數 64

 
至今已引進香港的66家重點企業,︀它們均已經或計劃於香港設立研發中心及/或生產基地,︀預計未來數年合共會為香港帶來約420億元的投資和創造約17 000個職位。由於已開始營運的企業仍處於起步階段,而招聘員工及投資計劃亦涉及企業內部商業資料,引進辦目前未能提供相關數據。
 
(四)政府一直鼓勵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大學開辦切合香港發展所需的課程,壯大創科等重點範疇的人才庫,加強香港的競爭力,並於二○二二年《施政報告》提出我們的目標,在2026/27學年,教資會資助大學的學生當中,有35%修讀STEAM學科,以及60%修讀與國家「十四五」規劃下香港發展為「八大中心」(註一)相關的學科。政府及教資會將透過三年期規劃工作,與大學攜手向上述目標邁進,培訓更多切合香港策略性發展需要的人才。就自資專上教育界別方面,各自資院校同樣可靈活開辦符合市場需要的課程,以及調整相關課程學額。
 
此外,就集聚及培育未來人才,二○二四年《施政報告》宣布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成立「數字教育策略發展督導委員會」、繼續全力推進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等,打造香港的高端人才培育,為各重點企業以至國家及香港的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另外,引進辦亦會為重點企業需要引入的人員提供一站式配套服務,例如申請簽證、子女教育資訊等,並會與入境事務處緊密合作,為重點企業就各項人才計劃提出的申請提供適切的協助

註一:「八大中心」包括:國際金融中心、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航空樞紐、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以及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