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就「『十四五』規劃將圓滿收官,繼續提出有利國家和香港特區發展的建議」議員議案總結發言

以下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今日(十二月十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李鎮強議員動議的「『十四五』規劃將圓滿收官,繼續提出有利國家和香港特區發展的建議」議案的總結發言:
 
主席:
 
我首先感謝動議今日議案的李鎮強議員、提出修正案的吳傑莊議員和各位發言的議員,我們剛才細心聆聽大家的意見。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深化並擴大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過去幾年,特區政府與業界合作從多方面推行改革,並在各個相關範疇取得實質進展。
 
第一,香港持續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並擁有全球最龐大離岸人民幣資金池,截至今年十月底,香港人民幣存款額超過11,000億元。目前香港處理全球約八成離岸人民幣支付款額。我們已建立股票、債券、基金等一系列人民幣計價離岸產品發行和交易生態圈。在此基礎上,今年《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措施進一步助力人民幣國際化,包括升級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以便利國際投資者以人民幣結算資產;為人民幣計價的回購交易建立中央清算系統;提升香港人民幣即時支付清算系統夜間跨境服務能力,便利離岸人民幣市場全球結算等。港交所(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也會鼓勵更多上市公司增加人民幣股票交易櫃台,擴大人民幣股票範圍。我們也會鼓勵業界擴大人民幣債券發行,並爭取盡快在香港推出離岸國債期貨。
 
第二,香港一直致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國際資產管理中心。根據統計,截至二○二三年年底,本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的資產總值超過31萬億港元,並在過去五年錄得約三成的升幅。近年來,我們積極引入開放式基金型公司及有限合夥基金等基金架構,包括引入基金遷冊機制吸引基金來港落戶,並為在香港設立或遷冊來港的開放式基金型公司及在港上市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提供資助。我們也致力推動家族辦公室業務發展,市場報告估計,截至去年年底,香港擁有超過2 700間單一家族辦公室。今年三月我們推出「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現時已經接獲超過700宗申請,預計這些申請可為香港帶來的投資金額超過210億港元。今年《施政報告》宣布由十月十六日起,該計劃容許申請人投資於5,000萬港元或以上的住宅物業,以進一步吸引更多新資金落戶和豐富人才庫。另外,我們正就進一步優化有關基金、單一家族辦公室和附帶權益的優惠稅制諮詢業界,以吸引更多有潛力的長期資本來港落戶,鞏固香港作為人才和資本樞紐的領導地位。
 
第三,特區政府一直積極發展保險市場,提升香港國際風險管理中心功能。香港於今年七月起實施香港保險業風險為本資本制度,有效提升保險公司的財務穩健性,並與國際標準接軌。保險業監管局將在二○二五年進一步檢討該制度,研究將基建投資納入保險公司的資產配置選項,以分散風險。與此同時,我們將積極推動專屬自保公司在香港的發展,吸引內地大型國企及其他海內外企業在港設立專屬自保公司。
 
第四,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自二○一四年開展10年以來,成功實踐股票、債券和衍生工具互聯互通。滬深港通已成為國際投資者投資內地證券市場最信賴的途徑,北向平均每日交易額從二○一四年推出時的約60億元人民幣,上升至今年首11個月平均逾1,460億元人民幣,升幅達24倍。我們會繼續與內地相關部委和機構緊密聯繫,盡早落實已達成共識的互聯互通措施,包括將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納入滬深港通、人民幣股票交易櫃台納入港股通、優化基金互認安排、推動大宗交易納入互聯互通機制等,並且商討新一階段互聯互通擴容增量。
 
主席,我們樂意聽取大家的意見及建議,共同努力,進一步鞏固並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本人謹此陳辭。多謝主席。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