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六題:發展研學旅遊

以下是今日(二月十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鄧飛議員的提問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的答覆︰
 
問題:
 
有意見認為,研學旅遊結合教育與旅遊,不僅能提升旅遊體驗,更能促進文化交流與知識傳播,帶動本地旅遊、餐飲、住宿及相關產業的增長,進一步刺激香港經濟發展。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計劃針對研學旅遊進行專項推廣,結合香港的歷史文化資源、科技創新設施及知名學府,吸引內地及國際學生團體來港進行研學交流;如有,具體目標、推廣策略及預期效益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未來會否作相關規劃;
 
(二)會否考慮推出針對不同年齡層及需求的專屬研學旅遊路線,例如以大學及科研機構為主的創新科技路線、以博物館及歷史建築為主的文化探索路線、以自然教育為主的生態體驗路線,以及以愛國教育為主的紅色路線等;如會,具體計劃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三)有否考慮與本地企業合作,推出針對研學旅遊的配套服務及優惠措施;如有,具體計劃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就鄧飛議員的提問,現回覆如下: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文體旅局)在二○二四年十二月三十日公布的《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下稱《藍圖2.0》,提出四大發展策略,涵蓋產品開發、拓展客源、科技創新及提升服務四方面工作。在開拓客源方面,《藍圖2.0》提出要仔細研究銀髮、家庭、遊學團及年青旅客的旅遊需求。文體旅局聯同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會通過開發產品、加強推廣和提升配套三方面,推動香港研學旅遊產業發展。
 
在開發產品方面,香港在文化、體育、生態等領域有世界級資源,適合融入研學旅遊。文體旅局聯同旅發局會通過發掘和整合資源推動業界開發更多具香港特色的研學旅遊路線和產品,滿足不同年齡層和學習需求的學生及家長客群。
 
其中一項發掘資源的例子,是海洋公園公司(公園)於去年成功獲認證為唯一一個內地以外由廣東省研學旅行協會發出的「廣東省研學旅行實踐基地」及由廣州市教育局發出的「廣州市第四批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進一步鞏固海洋公園在區內保育及教育的領先地位,並協助提升香港作為研學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我們會推動海洋公園繼續積極為內地研學機構籌備課程體驗之旅及舉行講座,並參與內地及海外不同交流活動,藉此推廣公園提供的保育和教育課程及活動。現時海洋公園正與內地多個省市及東南亞地區的研學旅行組織積極交流,並就當地學生到訪海洋公園研學作深入探討。
 
至於在整合資源方面,香港各區有許多與研學旅遊相關的地標及景點,例如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大館、沙頭角抗戰紀念館、米埔自然保護區等。旅發局已整合有關資料,結合香港今昔、活化保育、文化藝術、香港非遺、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科技發展、公共服務及紅色旅遊九個旅遊主題,發放予業界代表,為內地及海外入境遊學團提供不同學習體驗和活動的資訊及參考內容,以計劃合適行程及路線。
 
在加強推廣方面,旅發局於去年八月舉辦網上簡介會,向香港旅遊及相關業界介紹研學旅遊相關主題、地標及景點。其後,旅發局組織來自內地研學旅行代理商及教育機構的業界代表團訪港五日作研學旅遊考察,與香港旅遊業界地接代表進行會面及交流,並親身體驗香港豐富的研學旅遊資源、產品和服務,包括到訪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香港金融管理局資訊中心、警隊博物館、屯門環保園「WEEE · PARK」、社企餐廳和南豐紗廠舉辦的導賞團,以及參加香港傳統點心工作坊等。
 
旅發局未來會繼續積極開發研學市場,同時針對年青及研學團客群於內地和海外市場進行推廣,包括為業界代表舉行簡介會,以及邀請海內外相關團體及機構代表訪港考察,加深他們對香港研學旅遊資源的認識。
 
在提升配套方面,研學旅遊面向年青客群,確保產品素質和服務水平,以及完善管理系統非常重要。就此,《藍圖2.0》提出全方位提升旅遊業服務品質和配套水準等一系列措施。文體旅局會針對研學旅遊的運作特性,檢視住宿、導遊等配套是否切合產業發展需要,並與有潛力發展為研學目的地的機構接觸,綜合提升香港開拓研學旅遊客源的能力。
 
多謝主席。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