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八題:美國向香港產品加徵關稅
以下是今日(三月二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張宇人議員的提問和署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陳百里博士的書面答覆︰
問題:
美國政府針對來自中國的產品加徵關稅,香港的產品同樣遭到美國政府加徵關稅。截至本月四日,香港的產品被累計徵收兩成關稅。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政府就事件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申訴以捍衞香港合法權益的進度為何;有否預計需時多久處理該申訴;
(二)政府會否考慮配合國家進行反制措施,包括對部分美國產品加徵關稅,以及將部分美國企業列入出口管制名單;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三)政府如何評估加徵關稅對香港產品出口的影響,以及有何積極應對方法減少負面影響並尋找新機遇?
答覆:
主席:
美國對香港產品加徵額外關稅破壞以規則為本的多邊貿易體制,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世貿組織)規則,並無視香港根據《基本法》第116條及獲世貿組織承認作為單獨關稅地區的地位。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政府已於早前公布,會按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就美方措施作出申訴。我們目前正進行部署和按步推進相關工作。一般來說,世貿組織處理爭端案件所需時間須視乎不同因素包括個別案件的複雜性、與訟雙方的磋商進度和結果等,參考以往個案一般需時數以年計,亦沒有特定時限。
美國對本港產品加徵兩成關稅,尤其是在短期內,難免會對本港產品出口美國造成影響。然而,香港產品出口至美國貨值佔香港貿易總值不高,在二○二四年,這些貨物約值59億港元,佔香港總出口總值約0.1%,以及佔香港貿易總值約0.06%。因此,估計美國的關稅措施對香港的總體貨物貿易影響有限。另一方面,港商近年透過不同安排例如重新整合供應鏈,開拓不同新興市場,以及探索包括電子商貿在內的不同管道,以應對市場的轉變。上述工作估計可在一定程度上抵銷美國關稅可能帶來的影響。
作為世貿組織創始成員,香港一直是以規則為本的多邊貿易制度的堅定支持者,世貿組織成員多次讚揚香港繼續奉行自由和開放的貿易政策。我們是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歡迎貿易和投資,並從未對進口貨物徵收任何關稅。儘管如此,為應對針對香港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以及因應國際貿易格局正不斷轉變,特區政府積極擴闊經貿網絡,探索具潛力的市場特別是新興市場的發展機遇。同時,為協助業界應對各種挑戰(包括美國關稅的影響),特區政府一直為業界提供支援,包括通過不同渠道向業界發放貿易相關資訊以幫助業界掌握最新發展,以及推行多項資助計劃以協助業界提升競爭力和拓展多樣化市場。
特區政府會繼續推進相關工作。與此同時,我們會密切留意事態發展,以考慮進一步跟進。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