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就香港金融科技發展開場發言
以下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財庫局)局長許正宇今日(四月七日)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就香港金融科技發展的開場發言全文:
主席及各位委員:
我今日聯同各金融監管機構,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保險業監管局、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會計及財務匯報局,以及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投資推廣署和數碼港的代表,向委員會匯報香港金融科技,包括第三代互聯網及虛擬資產,的最新發展及措施。
香港的金融科技發展蓬勃。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擁有健全的監管制度、豐富的營商機遇和資金支持,吸引世界各地的金融科技企業來港發展。現時,香港有超過1 100家金融科技企業,包括第三代互聯網企業,提供不同種類的創新和便捷金融服務。根據《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的最新報告,香港在金融科技水平的排名進一步躍升五位至全球第四。
政府一直與金融監管機構及行業持份者緊密合作,採取多管齊下措施推動金融科技發展。我們在文件匯報了政府支持金融科技及虛擬資產發展的各項措施,我現在稍作介紹。
金融基建方面,中國人民銀行(人民銀行)與金管局正積極落實內地的網上支付與香港的轉數快跨行清算系統的互聯,提供即時小額跨境匯款服務,預計最快今年中推出部分服務。金管局推出的商業數據通已連接政府構建的授權數據交換閘,去年接通了公司註冊處;今年起分階段連接土地註冊處,進一步優化按揭及貸款批核流程。去年九月,金管局啓動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第二階段,與業界探索更多數碼貨幣的創新用例。
構建更活躍金融科技生態圈方面,人工智能是金融科技發展的未來趨勢。去年十月,我們發表有關金融市場負責任地應用人工智能的政策宣言,會與金融監管機構及行業持份者緊密合作,推動金融機構抓緊機遇,因地制宜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金融監管機構會持續檢視及更新現行法規及指引,以配合人工智能的最新發展及國際做法,以及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潛在風險。此外,金管局與數碼港已推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沙盒,協助銀行測試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創新用例,並提供所需的技術支持和針對性的監管意見。綠色金融科技是我們另一個重點發展方向,去年六月,我們推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科技概念驗證測試資助計劃」,資助未被商業化的綠色金融科技。而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預計今年上半年發布「香港綠色金融科技地圖」。
培育金融科技人才方面,我們繼續推行「金融科技從業員培訓資助先導計劃」,已有超過560名從業員報讀培訓課程。我們會繼續「灣區專上學生金融科技雙向實習計劃」,已有超過80名內地和香港學生參與。我們正籌備於今年七月推出新一輪夏季實習計劃。
加強內地及海外連繫和合作方面,人民銀行與金管局去年五月擴大數字人民幣在香港的跨境試點,讓香港居民開立、使用及以轉數快為數字人民幣錢包增值。金管局正與其他中央銀行共同開發「多種央行數碼貨幣跨境網絡」(mBridge)項目,去年六月已進入最簡可行產品階段,進一步擴大公營和私營機構的參與。我們會繼續支持外地金融科技公司於香港成立或擴充業務,以及於今年十一月舉辦第十屆香港金融科技周。
在虛擬資產發展方面,政府致力完善有關虛擬資產的規管框架並締造便利的環境,以促進香港虛擬資產行業的可持續和負責任發展。證監會已批出十個虛擬資產服務牌照。政府即將發表第二份發展虛擬資產政策宣言,探討如何結合傳統金融服務優勢與虛擬資產領域的技術創新。
在立法工作方面,我相信議員是比較關心的。財庫局和金管局於去年十二月向立法會提交《穩定幣條例草案》審議,正全力配合立法會的審議工作。我們去年已就虛擬資產場外交易服務提供者訂立發牌制度進行公眾諮詢,現正修訂有關建議,並為虛擬資產託管服務提供者訂定發牌制度。我們今年將為這兩項工作進行公眾諮詢。
為配合虛擬資產及代幣化市場的發展,金融監管機構採取了多方面的措施:今年二月,證監會推出了虛擬資產市場路線圖,以提升本港虛擬資產市場的安全性、創新和增長;去年八月,金管局與證監會等推出了Ensemble項目沙盒,測試代幣化資產交易;證監會及金管局亦先後向其監管的金融機構發表通函及指引,提醒如何應對和管理代幣化相關的風險。
主席,我的簡報到此為止。我和同事樂意回應議員的問題。謝謝。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