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提交予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介紹勞工、人力發展及退休保障政策範疇書面發言稿

以下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日(四月九日)提交予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介紹勞工、人力發展及退休保障政策範疇的書面發言稿全文:

主席、各位委員:

二○二五至二六年度勞工及人力發展的政府經常開支預算為34億8,000萬元,較去年修訂預算的31億4,000萬元增加約3億5,000萬元,增幅約11.1%,佔整體政府經常開支0.6%。我現簡述政府來年在相關範疇的工作重點。

取消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對沖」安排

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取消「對沖」)將於今年五月一日實施,政府將於同日推出為期25年的資助計劃。我想再次提醒僱主,取消「對沖」無追溯力,現職員工在轉制前所衍生的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在五月一日後仍然可被「對沖」。取消「對沖」前解僱員工不會節省支出。

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優化計劃)

勞工處自二○二三年九月四日起推行優化計劃,暫停執行原有補充勞工計劃下26個職位類別及非技術或低技術職位一般不得輸入勞工的規定,為期兩年。截至今年三月,優化計劃共接獲超過12 000宗申請,涉及申請輸入約107 000名勞工,期間獲批的申請超過7 800宗,涉及約54 000名輸入勞工。勞工處現正檢討優化計劃,包括涵蓋範圍、運作和實施安排;促進及確保本地工人優先就業的措施;保障輸入勞工權益的措施;以及其他與優化計劃有關的規定及事項。政府會充分考慮僱主組織及勞工團體等持份者的意見,從而擬定未來路向。

法定最低工資

法定最低工資水平將於五月一日由現行每小時40元調升至42.1元,進一步保障低收入僱員。此外,政府正落實法定最低工資「一年一檢」的新機制,預期首個按新機制得出的法定最低工資水平將於明年五月一日生效。

修訂《職工會條例》

政府亦建議修訂《職工會條例》,加強維護國家安全及完善職工會的規管制度。勞工顧問委員會(勞顧會)及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均支持修訂建議。政府會於本月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

放寬《僱傭條例》下「連續性合約」的規定

根據勞顧會達成的共識,政府現正修訂《僱傭條例》,放寬「連續性合約」的工時門檻規定,讓更多僱員享有更充分保障。政府會於本月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

調升破產欠薪保障基金(破欠基金)遣散費特惠款項的上限

政府已於今年三月二十一日將破欠基金遣散費特惠款項的款額上限,由首十萬元及餘額的一半,調升至首二十萬元及餘額的一半,加強保障受企業倒閉影響僱員的權益。

加強青年就業服務

勞工處於今年一月優化「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放寬參加者資格至29歲或以下持副學位或以上學歷青年,並上調向企業發放津貼的上限至每名青年每月12,000元。勞工處亦把「展翅青年就業計劃」參加者年齡上限放寬至29歲,並增設大灣區工作實習機會,提升青年的就業能力。

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

勞工處去年七月十五日推出為期三年的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反應十分理想。截至今年三月,計劃已錄得超過38 000名參加者及超過16 000宗就業個案,有助推動更多中高齡人士投入就業市場。

提升職業安全及健康(職安健)水平

勞工處非常關注各行業尤其是建造業的職安健風險水平及變化。除恆常的職安健巡查外,勞工處針對高危工序及安全表現欠佳的工地,進行特別執法行動、安全審核巡查和更深入的突擊巡查。此外,勞工處針對小型維修、保養、改建及加建工程加強地區巡邏,遏止不安全作業。

勞工處亦會加強科技應用,預計於今年下半年開始,試用小型無人機協助巡查、蒐證及執法等工作。

勞工處去年實施《工廠及工業經營(安全管理)規例》的其餘四項元素,並修訂《安全管理工作守則》,加強安全管理制度。勞工處亦修訂《竹棚架工作安全守則》及《密閉空間工作的安全與健康工作守則》,進一步加強竹棚架的安全及提升密閉空間工程的職安健。繼今年三月修訂《預防被貨車尾板夾傷的危害安全指引》後,勞工處將於二○二五至二六年度進行《安全使用塔式起重機工作守則》及《安全使用動力操作升降工作台指引》的修訂工作,提升使用相關機械的安全要求。

招攬人才

為應對各行業人手短缺,政府除繼續推動本地培訓外,亦自二○二二年底推出包括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計劃)等多項搶人才措施,反應良好。

截至今年三月底,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逾46萬宗申請,當中超過30萬宗獲批。同期共有約203 000名人才抵港,部分人才攜同家眷來港落戶,累計有約189 000名獲批申請人的配偶和18歲以下子女抵港。這些外來的優秀人才及其家人對香港勞動力帶來正面影響,亦為本地經濟注入發展動能。高才通計劃下首批簽證自去年十二月底開始陸續到期,預計年中有近一萬名高才簽證到期。由於現時已完成審批的只有少數,我們會待累積一定數量的續簽申請,經分析後適時與公眾分享統計數字。
   
政府正革新各項輸入人才機制,繼續全力搶人才、留人才。我們亦已啓動在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下主動邀請頂尖及領軍人才來港發展的安排,有關安排已獲政務司司長主持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通過。新機制下,我們會按國家及香港各方面發展所需積極游說目標頂尖人才來港發展,推進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香港。過程中政府會為獲邀人士提供各項個人化的便利安排。大家都明白,這些頂尖人才都是世界各地希望羅致的對象。為免影響游說,我們不會對外透露邀請機制的具體運作。

另外,為應對本地技術行業十分嚴峻的人力短缺,我們亦將優化一般就業政策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容許具專業技術資格及經驗的年輕非學位專才來港,投身人力短缺的技術工種。同時,二○二三年《施政報告》宣布試行兩年的職專畢業生留港計劃,在二○二五至二六學年的合資格課程數目將增至34個。雖然計劃要待下年首批合資格非本地生畢業後才接受申請,但我們留意到以往本地收生困難的合資格課程在宣布計劃推出後吸引了不少非本地生入讀。職業訓練局會加強宣傳工作,支援相關非本地生畢業後在計劃下申請留港一年,尋找與其修讀的專業相關的工作。

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人才辦)為來港人才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支援,舉辦圍繞在港生活、就業和創業的線上線下工作坊(包括粵語學習班)、研討會和招聘會,以及社區共融活動(包括人才義工計劃),協助來港人才落戶香港,並對外推廣香港優勢及招攬人才。人才辦於二○二四年五月舉辦首屆「香港.全球人才高峰會」(高峰會),並將於明年初舉辦第二屆高峰會,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地位。

僱員再培訓局改革

僱員再培訓局(再培訓局)正進行改革,已於今年年初起落實短期措施加強服務,包括取消參與培訓人士的學歷上限。中長期而言,再培訓局將會更改名稱,提升培訓工作及就業支援的層次,強化調研職能,制定適切的培訓框架。再培訓局會在今年年底向政府提交推行方案。政府會與局方合力落實改革工作,從而加強本地人力培訓、技能提升及再培訓。

為鼓勵更多青年人參與學徒訓練計劃並投身相關行業,由二○二四至二五年度起計三年,註冊學徒每月獲額外發放1,000元的培訓津貼,而畢業學徒亦會獲資助修讀相關行業的技能提升課程。同時,職訓局亦獲撥資源開辦短期在職培訓課程,滿足市場需要。

優化人力資源推算

勞福局於二○二四年發布《2023年人力推算報告》,預計到了二○二八年,香港整體人力短缺將達18萬人,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為熟練技術人員。我們計劃於二○二五年年底開展「2023年人力推算」的中期更新,並預計於二○二六年公布結果。

主席,我的簡介到此為止,歡迎各委員提問。 

(轉載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