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孝莊秘史》:從來沒有大女主,只有曆史中的浮萍

編者按:這裏是一個懷舊劇場。

前言

最近幾年,《甄嬛傳》一直是各類視頻網站上的寵兒,對於它的解讀、玩梗層出不窮。眼下最火的梗莫過於“寶娟,我的嗓子”。

《甄嬛傳》的長青和再次火熱,固然跟精緻的妝造、完美契合的選角等因素分不開,但歸根結底,劇本的高深立意和昇華才是關鍵。“女人的愛恨情仇興衰榮辱都難以自主,被牢牢鎖在封建帝製的枷鎖之上。”這一層立意讓《甄嬛傳》一躍成為曆史言情劇中的佼佼者。

但說起曆史言情劇,《甄嬛傳》雖然精彩,卻難免略遜一籌,因為在二十年前,這一類型的鼻祖已經早早地站在了巔峰之上。

這就是2002年首播便風靡全國的《孝莊秘史》。

《孝莊秘史》劇照《孝莊秘史》劇照

作為電視劇里的佼佼者,《甄嬛傳》確實引領了一個潮流,這個潮流叫做:大女主。(雖然它本身並不是典型的大女主,且無意引領這個潮流)。在此之後,大女主的劇作層出不窮。

但是,這些劇作無一不是高開低走,傾力製作然後全力撲街。歸根結底,它們沒有搞懂什麼是“大女主”。

而在20年前,《孝莊秘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孝莊秘史》完全以孝莊為絕對主角,從天真爛漫的荳蔻少女,到捲入命運的青年歲月,再到手握大權輔佐皇帝的壯年,所有的事件都圍繞著她。就像片頭曲裡唱的那樣:“你站在萬人中央,感受那萬丈榮光。”

《孝莊秘史》劇照《孝莊秘史》劇照

從大玉兒到莊妃,再到孝莊,這幾個形象的服裝造型甚至也是其他角色無法比擬的。甚至在一集之中,大玉兒要換數套衣服配飾。

連飾演大玉兒的寧靜在接這個角色之前,都要吐槽一下這個角色的台詞之多,造型之繁複。

似乎所有的焦點都集中在了大玉兒身上。這樣的大女主,理所應當要讓劇情圍著她而轉動。她要跟天下第一說客謀臣交朋友,她要解決所有人所不能解決的事,她要在劇里如魚得水。

可是,我在《孝莊秘史》里,並沒有看到這些。

大玉兒的一生,寫滿了無奈。

《孝莊秘史》劇照《孝莊秘史》劇照

她想要嫁給心愛的多爾袞,多爾袞卻被人陷害而死;她忍辱嫁給皇太極,要為戀人報仇,多爾袞卻在成婚那一天死裡逃生。

她準備接受命運愛上皇太極,皇太極卻因為她與多爾袞的往事,對她愛恨交加;她要拋棄愛情,恬靜自娛,皇太極卻要倚仗她的聰明才智,利用她做違心之事。

等到她擺脫了皇太極,終於可以跟年少時的戀人多爾袞脈脈相對,二人的身份卻早已將他們套上了無數的枷鎖。二人空懷一片真心,卻只能以權謀、心計、爭鬥來相見。

《孝莊秘史》劇照《孝莊秘史》劇照

她並沒有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住日月旋轉,相反,她卻被所有的事推動、旋轉,不得自主。

空有大女主的戲份,卻無大女主的爽點。

但正是這樣一部劇,當年收視長虹,諸多觀眾為之流淚。

因為,它真正拍出了大女主劇的真諦。

這個真諦就是:哪有什麼大女主,不過是捲入曆史潮流之中身如浮萍的人。

《孝莊秘史》的故事主線集中在清朝入關前直到康熙皇帝登基這一段時期,正值國朝初創,波雲詭譎的時期,國家民族的命運尚且無法測度,更何況小小的一個人。無論他富貴還是貧賤,勇猛還是懦弱,聰慧還是愚鈍,在曆史的變幻之下,都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

《孝莊秘史》劇照《孝莊秘史》劇照

《孝莊秘史》正是以這樣的視角來展開的。孝莊的戲份雖多,卻是夾雜在家國大事之中。曆史的些微變動,就足以讓她的世界天翻地覆。

無奈是所有大女主劇摒棄的,但無奈卻恰恰讓大玉兒這個角色極度飽滿了起來。

無奈二字,揭開了大玉兒身上重重的曆史面紗,讓所有觀眾對大玉兒的命運感同身受。

與此同時,大玉兒身處曆史浮沉的無奈,也讓其他角色極度飽滿起來。《孝莊秘史》雖然叫做秘史,卻是按照正劇的氣魄來拍的。皇太極的雄心壯誌與兒女情長,多爾袞的忍辱負重與癡情付出,無一不是附在曆史的脈絡上起伏。

《孝莊秘史》劇照《孝莊秘史》劇照

甚至裡面的各個配角,也都飽滿異常。哲哲皇后與皇太極的夫妻情深,蘇沫兒的古靈精怪和深情,就連脾氣火爆的多鐸也有真情流露,因思念母親而涕淚橫流。甚至戲份不多的禮親王代善,在大義滅親之際,也表現出了老態龍鍾、心喪若死的深度。

《孝莊秘史》對於裡面每一個人的刻畫,都用足了心思。既在情節上下功夫,又在服裝妝造上費心費力。

《孝莊秘史》的服裝化妝,在當時可謂是非常大膽,不僅還原,還做了大量創新的設計,力求貼合人物狀態。例如多爾袞的軍裝造型,便有很多種變化。這些造型在現在看來,也不顯得過時。

2002年前後極其流行藍眼影,這在劇中也有體現。為了凸顯蘇沫兒的性格,幾乎全程給她畫上這個眼影。這種眼影只在大玉兒臉上出現過幾次,只是在展現她少女情態時出現。

《孝莊秘史》劇照《孝莊秘史》劇照

《孝莊秘史》在所有人物刻畫上的用心,使得這部劇變得群芳爭豔,反而越發突顯出主角大玉兒的魅力。

而這些人物又跟大玉兒相同,雖然他們可能是大玉兒不幸的締造者,可他們也同樣是無奈的曆史浮萍。大家在潮水中互相碰撞,這才導致了諸多不幸的發生。

其中,皇太極臨死之前策馬狂奔時的內心獨白,可以說將本劇的意境再度拔高。在那一刻,他不再是個帝王,而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讓人望之感慨。

《孝莊秘史》劇照《孝莊秘史》劇照

《孝莊秘史》充滿了悲憫。這種悲憫並不是主角或者作者賜予其他配角的,更像是曆史給予主角和每個人的。無論帝王將相、主子奴婢、得意失意,在這裏都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充滿了無奈與漂浮。

只不過,這次的視線恰好集中在了孝莊-大玉兒身上而已。

這樣的境界,是任何一部為了爽感而架空曆史的大女主劇無法比擬的。甚至連《甄嬛傳》都難以與之較量。

同是叔嫂戀情,甄嬛與果郡王,跟大玉兒與多爾袞有天壤之別。

正是有這樣的珠玉在前,我在看《甄嬛傳》時,總是難以堅持到後半部。

另外再囉嗦一點。

上世紀90年代到00年代初期,是兩岸影視合作的高峰期,很多佳作都是在這一時間內誕生。但合作失敗的例子居多,因為兩岸的理念、風格都相差太多,難以調和。

《孝莊秘史》當時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作為男女主角的寧靜和馬景濤在表演風格上大相逕庭,很難湊到一起去,因此也爆發出很多矛盾。

但不得不說,馬景濤雖然以咆哮教主著稱,但他的表演功力卻是他人無可比擬的。在庭院外景,現場收聲的情況下,馬教主隔著收聲筒十幾米遠,聲音依然能做到洪亮清晰。

《孝莊秘史》劇照《孝莊秘史》劇照

其他演員跟他相比,就有點跟不上腳步。馬景濤在跟小玉兒對戲時,甚至要刻意壓低聲音。因為飾演小玉兒的演員氣力不足,傳達感情有些為難。馬景濤如果用力太猛,就要變成“家暴現場”了。

除了馬景濤,其餘的演員也都是頂級配置。劉德凱、鄔倩倩這樣的頂流都來做配,甚至何賽飛老師也貢獻了“絕藝三哭”的絕技。

在這樣的黃金陣容之下,一般很難有人招架得住,要把女主演得豔壓群芳,更是難上加難。

但是,這樣的陣容遇到了寧靜。當時的寧靜前幾年剛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驚豔四方,那時已年近三十,卻能將大玉兒的少女、青年、壯年時期展現得各具特色,且不輸於馬景濤等一干老戲骨。

《孝莊秘史》劇照《孝莊秘史》劇照

但也因為兩地的風格不同,拍攝遇到困難。導演便突發奇想,先拍大玉兒與多爾袞二人有矛盾的情節,等到演員磨合到位,才開始拍情意綿綿。

風格不合的尷尬,反倒成了拍攝的情感助力。兩岸的理念碰撞,恰恰將劇中曆史浮沉,人如浮萍互相碰撞擠壓的狀態展現得淋漓盡致。假如換個境遇換個組合,未必會有類似的效果。

因此,《孝莊秘史》的經典,除了諸多努力,也有很多美妙的巧合催動,曇花一現,再難複製。

其他的經典,又何嚐不是如此。如飲老酒,愈飲愈少,愈飲愈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