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偏見,標準先行下的遊戲陪玩正駛入正軌

隨著電子遊戲從小部分人的愛好變成Z世代的社交貨幣,電子遊戲正在推動更多產業蓬勃發展,這其中也促進了其衍生產業——遊戲陪玩的發展。

2022年上半年,中國電競產業收入達764.97億元,用戶規模達4.87億人,這也讓遊戲陪玩走進公眾視野。遊戲陪玩,是指為網絡遊戲玩家提供的遊戲陪伴服務,具體內容包括組隊刷副本、做任務、打裝備等,通常分為線上、線下兩種形式。從誕生至今的短短幾年內,遊戲陪玩已經從野蠻生長走上了規範化的“正規軍”道路。

1.0時代:野蠻生長

遊戲陪玩依靠電子遊戲市場和用戶需求,一直被市場看好。2018年通常被視為“遊戲陪玩元年”,湧現了一批相關創業創新企業。艾瑞諮詢曾預測,遊戲陪玩市場預計在2018年-2022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72.8%,細分市場占比將從2018年的24.7%上升到2022年的37.9%。市場上的陪玩軟件更是層出不窮。

但是,因為遊戲陪玩行業門檻低、受眾廣、強社交等屬性,也曾一度讓網絡黑產見縫插針,野蠻生長的背後是軟色情、詐騙等負面影響。這不僅讓正規的行業從業者背負汙名,也讓整個產業陷入低迷。

灰色地帶的出現是遊戲陪玩行業野蠻生長的結果,但背後的原因是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以及監管困難缺乏統一標準。

上海電競協會秘書長朱沁沁曾解釋過這一原因出現的原因,遊戲陪玩從業人員的基數很大,他們又都處在靈活就業的狀態,一部分是專職,另一部分是兼職,本身都是素人。有別於傳統行業,過去沒有一個明確的管理規範,沒有相關培訓和管理的模式來予以約束。“正因為這個群體的龐大,一旦出現問題,產生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

2.0時代:成為“正規軍”

2020年12月,電競獲批入選杭州亞運會正式項目,一時間行業內外積極聲大增。作為電競產業生態鏈上重要的一環,陪玩行業的形象也影響著電競行業的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積極佈局,一場大刀闊斧的整頓開始了。

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行業門檻低的問題。2022年5月,“中國通信工業協會電子競技分會‘遊戲服務師’職業技能團體標準終審會”在長沙舉行,目的是“立足行業,製定標準,促進遊戲產業規範、健康、綠色、可持續發展”。

另一方面,行業管理需建立。同年6月,上海市電子競技運動協會領導並起草發佈《電子競技指導員管理規範》及《電子競技指導員服務能級評價導則》,明確了“電子競技指導員”的具體定義。這兩項標準無疑將為行業發展提供更為清晰明確的定義、指引和考核規範,通過專業考核,將從思想政治、表達規範、個人認識、時事要聞、法律常識、行業概況、專業技術等方面對從業者進行全方位培養和引導,提升從業人員整體水準和整個行業的服務水平。

在規則先行的大方向下,隨著行業進一步規範化,在企業、政府、及其他行業深度參與者的共同努力下,遊戲陪玩或將釋放出更大的潛能。

行業重啟

在遊戲行業合規化浪潮下,去年曾配合行業整頓的遊戲陪玩軟件也於今年中旬陸續重新上架,這標誌著一個嶄新的規範的遊戲陪玩賽道正式重啟。

政府、企業和行業之所以投入大量精力去推動陪玩行業走向規範化,而不是直接取締,是因為遊戲陪玩行業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並存。

目前,海外的遊戲陪玩行業正蓬勃發展。日、韓、加、澳等多個國家紛紛加快佈局電子遊戲產業,承認遊戲在經濟、文化、科技等多個領域的價值。美國專業電競指導平台PROGUIDE註冊用戶已超100萬,遊戲語音聊天社區Discord於2021年9月估值為150億美元。

11月12日,歐洲議會全會高票通過重視發展電子遊戲產業的決議,呼籲歐洲製定長期發展戰略,支持歐盟電子遊戲領域的初創企業發展。業內分析認為,這項決議對遊戲陪玩行業也是重大利好。

國內電競行業正面的發展也與海外電子遊戲行業釋放的積極信號相互呼應。市場調研機構Newzoo發佈的《2022年全球電子競技和直播市場報告》顯示,預計全球電競行業在2022年底將產生13.8億美元的收入,中國市場份額將占1/3之多。其中,遊戲陪玩是電競產業中除遊戲、直播、賽事之外的第四賽道。

以上數據顯示,無論是用戶規模還是營收貢獻,中國電競行業發展蓬勃,國內遊戲陪玩行業目前已經標準先行,合規化後的陪玩行業將以更強勁的生命力推動電競行業的發展。

“蓄水池”“降落傘”,遊戲陪玩社會價值凸顯

除了產業價值,遊戲陪玩的社會價值也不容小覷。近年來,數字化經濟的發展,使得靈活就業的內涵和外延不斷被改寫。據人社部公佈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靈活就業人員已經達到了2億人左右,已成為我國勞動力市場的重要就業方式。

遊戲陪玩則是靈活就業的蓄水池,幫助這部分人群度過就業空窗期、掙取額外收入、或是選擇成為全職人員。疫情期間,線下兼職工作被迫停滯的小芊,就通過

19元/局的收入,月入6000元,這也讓她萌生了成為全職人員的想法。而對於一般兼職人員來說,每個月2000元左右的收入,對日常開銷也是相當可觀的補貼。同時,對於頭頂“24歲退役魔咒”的職業電競選手而言,電子競技指導員是他們退役後的降落傘,是除了遊戲主播外的另一職業選擇。

遊戲陪玩曾走過彎路,但隨著行業的規範,其背後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也不容忽視。業內分析人士指出,隨著電競入校,相關標準的全面落地,像遊戲陪玩這樣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行業,有望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目前,遊戲陪玩雖然仍承受著部分偏見,但規範先行下,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並舉的積極一面已被越來越多人看到,一個對從業者友好的道路已然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