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旗下互聯網小貸牌照再增資,去年小貸行業ABS發行規模九成來自這四家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李覽青、實習生楊蕾 上海報導

各大廠旗下互聯網小貸牌照持續增資。

1月11日,啟信寶數據顯示,京東旗下重慶京東盛際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盛際小貸”)完成新一輪增資,註冊資本由50億元增至55億元。

同時,京東盛際小貸本次增資引入新股東京東拓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拓宏”)。京東拓宏為京東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控股的子公司。在股權穿透後,京東盛際小貸依然是京東科技實際控股的網絡小貸公司。 

2021年來,京東盛際小貸共經曆3輪增資,逐漸從16億元增至55億元,累計增資額達到39億元。在京東盛際小貸增資前,京東科技已完成牌照整合任務。京東科技在2022年先後註銷了另外3家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分別是北京京彙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上海京彙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和重慶京東同盈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對此,京東科技曾向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公司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整合同類型地方金融牌照,小貸公司牌照主體最終僅保留一家。

京東網絡小貸增資是近年來平台小貸牌照整改的一個縮影。

一方面,包括小貸牌照在內,各大廠旗下金融牌照的整合與清退持續加速。2022年12月29日,啟信寶數據顯示,重慶市小米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企業名稱變更為“重慶融渝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經營範圍也變更為“信息諮詢服務、技術服務、技術開發等”。去年9月,平安普惠旗下最後一張小貸牌照展業範圍收縮,平安普惠旗下所有互聯網小貸牌照也完成清退整合工作。

2020年11月,中國銀保監會發佈《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網絡小貸新規”)規定“同一投資人及其關聯方、一致行動人作為主要股東參股跨省級行政區域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2家,或控股跨省級行政區域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1家”。特別是對於擁有多張金融牌照的平台企業而言,小貸牌照的地位正在邊緣化。

例如在2021年4月13日,阿里巴巴集團發佈公告稱,螞蟻集團將整體申設金融控股公司,實現金融業務全部納入監管。將花唄、借唄全部納入消費金融公司,依法合規開展消費金融業務,而此前花唄、借唄產品背後是重慶市螞蟻小微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重慶市螞蟻商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這意味著未來螞蟻旗下小貸業務也將被逐步轉移至消費金融牌照下。

另一方面,在小貸牌照杠杆率要求趨嚴的背景下,互聯網小貸牌照頭部分化加劇,頭部平台機構頻繁增資。就在1月5日,深圳市財付通網絡金融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完成第五次增資,註冊資本由100億增至105.26億元。目前,字節跳動旗下深圳市中融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已增至90億元人民幣;重慶度小滿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增至70億元人民幣;美團三快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增至50億元人民幣;攜程旗下重慶攜程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增至50億元。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據Wind數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全年小額貸款機構合計發行ABS規模約736.89億元,其中美團三快小貸累計發行284億元,三六零網絡小貸累計發行26億元,度小滿小貸累計發行197億元,京東盛際小貸累計發行148.9億元。

前述四家頭部互聯網小貸公司2022年全年發行的ABS規模達到655.9億元,占所有小額貸款機構ABS發行規模的比重達到89.01%。

(作者:李覽青,楊蕾 編輯:周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