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日商在川新建榨菜工廠火熱試生產中 投產後年出口榨菜一千噸

封面新聞記者 劉旭強

1月17日上午,四川資陽雁江區中和鎮現代食品產業園,在桃屋四川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桃屋四川”)的涼曬場上,只見數十位工人們蹲在成堆的菜頭前,進行榨菜生產第一步——穿菜處理。

涼曬場上 一串串菜頭佈滿鐵架

1月16日,一則“日本食品商桃屋在四川新設榨菜工廠”的消息傳出,引起網友熱議。桃屋四川廠長夏永勝回應封面新聞記者,上述工廠即桃屋四川資陽工廠,選址主因是當地豐富、高品質的榨菜原料。當前工廠已經全面竣工,正在緊張忙碌的試生產環節,預計今年6月正式投產,屆時每年會向日本出口1千噸成品。對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四川榨菜在上遊種植環節優勢突出,與外資合作有利於進一步出海。

桃屋四川榨菜工廠中 工人正在處理榨菜原料

為滿足國際化需求 桃屋四川榨菜工廠火熱試生產中

1月17日上午,桃屋四川資陽工廠,上百名工人在進行榨菜試生產,他們每天都要處理完50噸-60噸的榨菜原料。

“現在已經是第二輪風乾了,首批500噸風乾好的薺菜都收起來了,今天下午將要拿上產線。”廠長夏永勝指著涼曬場上空置的風乾架說道。“總部催得很急,我們正在加緊趕工,盡快完成試生產,這種忙碌的狀態會一直持續到除夕前一天。”他說。

這個默默生產中的工廠,最近在網上引起了廣泛關注。據日經中文網16日報導,日本食品商桃屋在四川新設榨菜工廠。該工廠將生產桃屋公司的“味付榨菜”,應對擴大的需求。新工廠占地面積2萬1297平方米,建成後,將改變桃屋公司從重慶工廠加工原料、運送廣東裝瓶的現狀,實現從材料加工到裝瓶的一條龍生產。

桃屋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計劃面向日本國內市場生產,如果產能有賸餘,將考慮在中國銷售”。

夏永勝告訴記者,工廠設計有生產廠房、壇裝榨菜原料倉庫、鹽漬池、風乾榨菜涼曬場地及辦公樓等附屬設施,面積比重慶工廠更大。目前建設已全面竣工,處於試生產階段。

他透露,工廠預計在今年6月正式投產,屆時每年會向日本出口1千噸成品。預計可實現年產值5000萬元,利稅800萬元,為當地提供就業崗位約60-80個。

公司:選址資陽是因為當地榨菜原料豐富、品質高

桃屋的新工廠為何選址四川資陽?

夏永勝表示,農產品原料豐富是原因之一。“資陽是榨菜的主產地之一,能提供豐富的原材料,這是日本產商所欠缺的。我們工廠所在中和鎮周邊就有很多榨菜種植戶,種出的榨菜原料也符合我們公司品質、規格的要求。”

另一方面,工廠採用的生產工藝對風力條件有要求。

夏永勝介紹,桃屋四川工廠採用傳統技藝,跟現代工藝榨菜中最大的不同點就是風脫水。傳統技藝即為自然風乾,鮮菜頭穿成串後,掛在枝架上任風吹乾,再取下放在醃菜池里鹽漬,是大自然的產物,講究天時地利。而現代工藝則是快速壓縮,通過醃漬池來完成風乾,這樣做出來的榨菜是不被公司認可的。而資陽中和鎮現代食品產業園風力條件好,符合公司傳統製菜的需求。

綜合兩點,公司選擇落址資陽中和鎮。

專家:四川榨菜上遊種植環節優勢突出 與外資合作有利於進一步出海

記者注意到,中國榨菜正在火熱出海,滿足國際需求。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2年1-8月中國榨菜出口量為15101噸,出口金額為12875.1萬元。其中,向日本的出口量第一,其次為韓國。

對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包括四川在內的中國榨菜在海外銷售非常不錯,類似於韓國泡菜的國際影響力。具體來說,優勢集中在上遊種植環節,具有非常好的種植空間、品種優勢和規模優勢。同時,國內榨菜整體產業鏈完整度還不足,特別是在工藝流程、設備上與日本存在差距。

他認為,彼此互補是榨菜國際市場的發展趨勢,專業分工也會更加精準。而四川榨菜要進一步參與國際化,關鍵在於滿足國外在防腐、品質等方面的一系列指標要求,這一過程需要攻關很多難題。因此,與日資企業合作,有利於提高四川榨菜的品質、防腐和整體工藝,提升整體產業結構,也是未來四川榨菜整合資源、出海、創新升級的好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