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突然辭職震驚新西蘭,發佈會現場動情告白

“對我來說,是時候了。”當地時間19日,新西蘭總理阿德恩在參加工黨黨團會議時,突然宣佈辭去新西蘭總理職務,並表示最晚將於2月7日卸任。阿德恩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女性政府領導人之一,2017年首次出任新西蘭總理時僅37歲。目前,她正處於自己的第二任期。今年是新西蘭的大選年,且阿德恩在任期間一直較受歡迎,帶領新西蘭度過了新冠疫情、克賴斯特徹奇槍擊案和懷特島火山噴發等危機,她突然宣佈辭職立即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新西蘭廣播電台19日形容稱,阿德恩的辭職有如“拋下一顆重磅炸彈”。

“克拉克,我們結婚吧”

據《新西蘭先驅報》19日報導,阿德恩當天強忍淚水宣佈了辭職消息。她在講話中稱,“經過整個夏天(新西蘭正值夏季)的反思,我清楚自己不再有足夠的能量來做這份工作,就這麼簡單”。她表示,擔任總理這項擁有“特權”的職務意味著責任,“包括瞭解自己何時是合適的領導人選,何時不再合適”。阿德恩說,自己在擔任總理期間“付出了一切”,同時也“失去了很多”。她還強調,離開“不是因為認為工黨無法贏得今年的大選;恰恰相反,正是因為相信工黨有能力而且將會贏得大選”。

阿德恩19日在記者會上哽嚥回憶近6年經曆。(視覺中國)阿德恩19日在記者會上哽嚥回憶近6年經曆。(視覺中國)

作為連任兩屆的總理,阿德恩稱,這是她“生命中最充實的五年半”,同時,她也坦承遇到不小的挑戰。在談到辭職原因時,阿德恩表示,沒有“秘密”或“醜聞”,唯一的原因在於“我是人”。阿德恩提到,她的決定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在記者會上,阿德恩毫不掩飾地表達出對家庭生活的憧憬,“內芙(阿德恩的女兒),媽媽期待在你今年開學時能在場”,對於未婚伴侶,阿德恩表白道,“克拉克,我們結婚吧”。

據新西蘭媒體報導,阿德恩在19日上午將這一消息告知了新西蘭總督。她說,自己告訴工黨核心小組成員將辭職時,大家都感到“震驚”,但隨後對她的決定表示理解。阿德恩同時表示,自己將繼續擔任國會議員直到今年4月,以避免進行補選。阿德恩還宣佈,新西蘭大選定於10月14日舉行。

在被問及希望新西蘭人以怎樣的方式記住她時,阿德恩說:“一個總是嚐試與人為善的人。”阿德恩宣佈辭職後,新西蘭國內外均予以廣泛關注。據路透社報導,新西蘭主要反對黨國家黨領袖克里斯托弗·盧克森表示,“感謝她為新西蘭所作的貢獻。”新西蘭外交部長馬胡塔評價稱,阿德恩在國家面臨諸多挑戰時,為確保新西蘭更加具有包容性作出了貢獻,“她的領導方式優雅、善良且果斷”。新西蘭綠黨聯合領袖詹姆斯·肖稱,阿德恩是一位“果斷而不知疲倦”的領導人。

澳州總理阿爾巴尼斯第一時間表態稱,阿德恩“向世界展示了如何以智慧和力量進行領導。她證明了同理心和洞察力是強有力的領導特質”。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社交媒體發文稱,“感謝你的友誼,以及你富有同理心、充滿善意、堅強而穩定的領導力”。

“現在是提出辭職的合適時機”

美國廣播公司19日以“阿德恩,許多人的偶像”為題報導稱,阿德恩因在任內“善解人意”地處理該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克賴斯特徹奇槍擊案以及提出“以健康為導向”的新冠疫情應對策略而受到讚譽。英國廣播公司也讚歎稱,“帶領國家度過和平時期是一回事,帶領國家度過危機又是另一回事”。

不過,這些無法掩蓋阿德恩正面臨逐漸多起來的批評。新西蘭通脹持續高企、經濟陷入衰退、犯罪率持續攀升等問題導致工黨和阿德恩的支持率在最近一次民調中跌入穀底,這很可能是“壓倒她的最後一根稻草”。英國《衛報》此前報導稱,去年12月初公佈的民調顯示,工黨和阿德恩的支持率均跌至2017年上台後的最低點。其中,工黨支持率已經低於國家黨及其右翼聯盟。阿德恩儘管仍是“最受歡迎的總理人選”,但個人支持率降至29%;國家黨領袖盧克森的支持率上升至23%,繼續縮小與阿德恩的差距。阿德恩宣佈辭職後,《新西蘭先驅報》進行的民調顯示,高達76%的網友認為“現在是阿德恩提出辭職的合適時機”,僅有16%的人認為她應該堅持到大選。

華東師範大學新西蘭研究中心主任陳弘1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此前就有傳聞稱阿德恩計劃辭職,但外界沒有想到她會這麼快宣佈。陳弘從新西蘭國內政治的視角分析認為,阿德恩在開啟第二任期後,支持率一直呈下降趨勢,其在經濟、就業、教育等方面的政策均存在爭議。此外,工黨內部對阿德恩的支持率有所下降。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於鐳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則從國際層面分析認為,由於阿德恩政府在美國利用“印太戰略”圍堵中國的計劃中,沒有作出讓美國滿意的行動,尤其是與澳州形成鮮明對比。因此,阿德恩可能也受到來自美國的壓力。

西方國家中的“一股清流”

阿德恩擔任新西蘭總理期間,中新關係得到穩定發展。陳弘1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新西蘭是西方國家,也是“五眼聯盟”成員,但阿德恩在對華政策上保持的獨立性難能可貴,沒有像莫里森執政時的澳州那樣盲目跟隨美國。尤其是在美西方對中國的圍堵愈演愈烈之際,阿德恩保持了積極、穩健的外交作風,堪稱西方國家中的“一股清流”。於鐳也認為,阿德恩認識到不同國家間的利益分歧,但仍然強調理解、溝通與合作,令中新關係保持穩定,並推動了兩國經貿往來穩步向前。

阿德恩卸任會否對中新關係產生影響?新西蘭前國會議員楊健1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兩國關係不會有大的變化,因為“維護穩定的新中關係”是新西蘭工黨和國家黨兩黨共識,符合新西蘭國家利益。陳弘也表示,此前國家黨執政期間,中新關係整體上保持了正常態勢。因此,無論是哪個黨執政,中新關係穩中有進的發展勢頭應該都不會發生巨大變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9日表示,新西蘭總理宣佈辭職是新西蘭內政,中方不做評論。他同時說,中國和新西蘭互為重要合作夥伴,建交50年來,中新關係保持健康穩定發展。中方願同新方一道,秉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贏原則,加強溝通,增進互信,拓展交流,推進合作,推動中新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不斷向前邁進。

阿德恩宣佈辭職後誰將成為新西蘭下任總理?媒體猜測

阿德恩宣佈辭職後,“誰將接任總理?什麼時間?”成為新西蘭媒體關注焦點。不少分析認為,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羅伯遜、教育部長克里斯·希普金斯是最有可能的人選。但不排除有意外情況發生。

據新西蘭廣播電台19日報導,阿德恩表示,她辭職後,工黨核心小組將在7天內決定是否有候選人能夠獲得小組2/3以上(65票中的44票)的支持。如果有,該候選人即可成為新的工黨領袖,併成為新的總理,於下週上任。如果沒有人能夠獲得足夠支持,就需要在更廣泛的工黨黨員(40%)、黨團成員(40%)和工會支持者(20%)範圍內進行投票。據稱,工黨核心小組成員將在本週日進行投票。

新西蘭媒體稱,羅伯遜目前呼聲最高,但他已明確表示不會參與工黨領袖和總理的競爭,“2014年我就說過不想當總理,目前一切都沒變”。

克里斯·希普金斯是另一位熱門人選。新西蘭“Stuff”新聞網認為,希普金斯是工黨在國會中經驗最豐富的成員之一,並以善於解決問題著稱,被稱作“修理先生”。在新冠疫情期間,希普金斯被任命為疫情應對部長,在新西蘭贏得一定知名度。關於繼任總理一事,希普金斯表示“現在不打算討論”,但他並未排除參與競爭的可能性,“在適當的時候,我需要和同事們談談”。新西蘭政治分析人士認為,希普金斯親和力強且不乏幽默感,但不足是可能被黨內的批評者視為守舊派的一員。

交通部長邁克爾·伍德也被認為是有力競爭者。伍德在國會中的表現可圈可點,以引入具有工黨鮮明色彩的公平薪酬協議政策享有較高聲譽,甚至在國會內部被冠以“拿破崙”的綽號。伍德目前不排除競選新任工黨領袖和新總理的可能性。

此外,新西蘭媒分析認為,住房部長梅根·伍茲、外交部長馬胡塔和司法部長基里·艾倫等人也是可能的人選。

就在阿德恩宣佈辭職的同時,新西蘭主要反對黨國家黨在距離工黨黨團會議會場僅2公里的地方舉行黨團會議。國家黨領袖盧克森公佈了他的改組計劃,重新對影子內閣進行人事改組。可以看出,隨著新西蘭大選的臨近,兩黨均已開始進行人事佈局,以期取得優勢。

環球時報-環球網 王淼 趙覺珵 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