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拜 年

文/楊安民

客家人有一句口頭禪:大人盼種田,小孩盼過年。新年到了,孩子們不但可以吃上大魚大肉,還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更加可以通過拜年討得大人的歡心,領取到一定數量的紅包。於是乎,春節里,整個山村飄溢著美酒鮮肉的芳香,飄蕩著人們的歡聲笑語,這般的日子對於處在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的人們來說,過年確實是一個美好的期盼、美好的享受。

過年拜年,不僅僅是一項源遠流長的傳統習俗,還是小孩子們心馳神往的事兒,更加是情感的溝通,是中華文明的傳承。

歐陽修之後裔元代史學家、文學家歐陽玄(1274—1358年),曾經在其作品《漁家傲》中云:“繡榖雕鞍來往鬧,閑馳驟,拜年直過燒燈後。” 歐陽玄認為,春節從初一到十五,是拜年的最佳時段;其實,我們客家人的春節風俗也正是如此。

大年初一,天剛剛拂曉,還在夢會周公的時候,家家戶戶就頻頻燒起了鞭炮,劈劈啪啪的炮竹聲此起彼伏,由遠及近,由近及遠,震得山野轟鳴,為沉靜的山村平添了幾分熱鬧。我們兄弟三人一躍而起,一番梳洗,穿上父母準備的漂亮衣服和嶄新鞋子,高高興興地去給父母、爺爺、伯父等長輩拜年,嘴巴如同抹上了蜜糖般,祝福長輩們健康長壽、萬事大吉,長輩們少不了要對我們兄弟三人進行思想教育,不斷重複著“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等話語,無非就是希望我們要樹立遠大理想,專心致誌地讀書。然後,父親掏出預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我們,那時候生活困難,領到三五元“壓歲錢”便萬分高興了。接著,我們雀躍般穿梭於鄉村間,向村中的其他長輩拜年。

給長輩拜年完畢的時候,父母也準備好了給先人拜年的供品。父親手捧著供品,我們興致勃勃地提著鞭炮、金銀紙寶等,來到供放著列祖列宗神牌的家廟弘農堂。除夕晚我們已經將弘農堂清洗一新,張貼上賀歲春聯,弘農堂此時顯得更加肅穆莊嚴,古樸大方。拜年開始,我們首先要一絲不苟地將弘農堂的茶杯酒杯洗乾淨,然後盛上白米飯、雞、豬肉、年糕等供品,再恭恭敬敬地為先人添茶敬酒,接著父親要親自點燃香火、寶燭,虔誠地插在祖宗的神牌位前上,等待香火、寶燭快要燃燒完的時候,又將金銀紙寶放在香爐上焚燒,緊接著就燒鞭炮。燒完鞭炮,參加拜年的人們要向祖宗神牌鞠躬行禮。給祖宗拜年之後,我們才能夠吃飯。

大年初二,父母親便要帶著我們三兄弟往外公外婆的家裡拜年。每年的那時候,外婆總是帶著表姐表妹表弟,老早地來到村頭徘徊著等候,老遠看見我們,她們就眉開眼笑。到外婆家,是母親最開心的時候了!她格外珍惜這段探親的時光,總是先和外公外婆舅父舅母拉家常、訴說相思之情,再與其他回娘家探親的好姐妹會見。外公外婆忙著燒水、洗米、宰雞等,忙忙碌碌地張羅著為我們準備飯菜,即使他們的活兒再忙,也不願意讓我們插手。吃飯的時候,外婆家的八仙桌上,雖然沒有山珍海味,但總是擺滿了一桌子可口的鄉土菜。

漸漸地,我已長大,參加工作,結婚生孩子。現在,每年的正月初二,我都和妻子帶著兒子到嶽父嶽母家拜年,親人間的這份真情,一路演繹著…

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文征明在其大作《拜年》中云: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文征明的詩意為:希望通過拜帖來問候,我也隨潮流向他人投送拜帖,世人們只會認為這樣更簡易,但不會認為這是空虛的禮節。文征明詩句里所說的帖,大概就是現代的明信片、賀卡之類吧。

朋友,你投帖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