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買票找李靜”

“聽眾朋友們,今年起鐵路部門對兒童票優惠不再按身高,改成按年齡了……”春節臨近,太原南火車站售票廳的“李靜導購台”熱鬧非常,李靜一會兒錄視頻,一會兒接電話,一會兒發微信,一會兒解答旅客諮詢,忙得不亦樂乎。

李靜是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太原(南)站客運車間副主任,從事客運服務30年。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李靜導購台”是太原局集團公司“黨字號”優質客運服務品牌。從窗口面對面,到售票線對線,李靜經曆了鐵路售票服務的迭代升級,更見證了中國鐵路的飛速發展。

“今年新發佈的鐵路旅客運輸規程,對購票、補票辦法都有了新規定,我得趕快把這些新服務告訴大家。”忙裡偷閑,李靜抬起頭向記者解釋,現在鐵路售票服務變化太大了,真是進入了“無票時代”。

對鐵路車票的變化,李靜感慨良多。她剛到鐵路工作時,“硬板票”還沒退出曆史舞台。售票時,售票員一邊從票箱子抽票,一邊用機器扣打日期,一邊用算盤算賬,出一張票最快也要近1分鍾,售票廳里總是人山人海。1997年推行電腦售票,粉色軟紙票逐漸取代“硬板票”。

“我2006年當售票員時,鐵路已全部實現電腦售票,但售票廳依然是車站最熱鬧的地方。”李靜說,她剛剛上崗時,面對窗口外長長的購票隊伍和一張張焦急的面孔,總是出錯,引來不少埋怨。為了提高售票速度和準確性,她背列車時刻、車站代碼,練盲打字、盲找零,和女兒比賽心算速算,很快就成為售票能手。2011年春運期間,李靜以平均21秒售出一張車票,春運40天共售出40254張車票、票款總額191.7萬元的驕人成績,成為“售票狀元”。

2011年,鐵路12306系統上線,電話訂票、網絡訂票全面開啟。為了更好地服務旅客,次年5月,太原站成立了以李靜名字命名的“李靜導購台”,她的服務從窗口後走到了窗口前。當時,很多旅客不會網上購票,李靜就為旅客提供票務信息查詢、旅程規劃、車票寄存、微博發佈等服務項目,滿足旅客個性化購票需求。

2014年隨著大西高鐵開通,“李靜導購台”遷移至太原南站,她根據高鐵新服務,提出了“旅客有出行需求,我們有導購服務”和“要買票找李靜”的莊嚴承諾。並將服務由站內延伸到站外,流動售票車進景區、進校園、進廠礦,定聯繫點、聯絡人,掌握人口密度、出行需求。

2019年開始實行電子客票後,李靜的導購服務開始從線下走到線上,推出視頻微導購、電子微錦囊、智行微規劃、暢行微措施等服務,讓旅客體驗到了“互聯網+導購”的新服務。李靜還聯合太原的6家交通類媒體,每天3次播報車站餘票和出行提示,累計發佈5萬餘條信息。常年與山西交通廣播合作開闢“李靜說票”專題連線,累計連線3000餘次,實現了售票空中服務定製化。

“免費乘車兒童,您在12306手機客戶端就能申請,不用在窗口排隊。”看到一位帶孩子的旅客要到售票窗口排隊,李靜急忙趕上去,邊幫旅客抱孩子,邊教她在手機上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