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牙集采正式開標!

缺牙後,種植牙是缺牙修復治療的一種重要方式,其通過咀嚼效果好、使用壽命高、與天然牙功能、結構及美觀效果類似的修復效果等優點,讓種植牙備受眾多患者的青睞,同時也被稱為“人類的第三副牙齒”。

但是其高昂的價格,也常讓人望而生畏。如今,不少關於醫用耗材的國家集中帶量採購政策紛紛落地,降價效果明顯。昂貴的種植牙價格自然也被不少老百姓駐足觀望,期待通過集采降低的呼聲越來越高。

種植牙費用貴在哪裡?集采能否快速推動種植牙價格下調?種牙費用整體降低還需要哪些政策支持?價格下降後是否會影響種植牙的質量?……圍繞著這些問題,知名口腔疑難種植專家——魏兵進行了深度解析。

種一顆牙為啥那麼貴?

在口腔診療項目中,種植牙作為“四高”項目,有著種牙技術難度高、治療費用高、後期維護成本高、質保難度高等特點。魏兵解釋道,“種植牙聽起來簡單,但其實過程不亞於一個小手術,如果過程中出現問題,就容易引起牙疼、牙齒敏感、牙齒鬆動等問題,所以需要專業且有經驗的醫生,要求的技術含量非常高。另外也可能伴隨著其他的口腔問題因素,種植過程中有時要用到一些特殊的手術器械,加上每個患者的口腔情況、骨質情況、需要修復的牙齒不同,可能在種植前還需要進行牙周治療、植骨等,費用也就隨之節節升高。種植牙雖然貴,但使用壽命也相對較長,具體使用壽命長短主要取決於日常的保養。”

除此以外,可能還與機構所處的市場規模、等級、地理位置等因素有關。

如何看待種植牙集采正式落地後面臨大幅度降價,對於口腔行業的影響?

按照國家醫保局發佈的《關於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直接對口腔服務機構的效率優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項政策綜合考慮了人民群眾對種植牙價廉物美的訴求,不同地區經濟水平不一等現實情況,提出了技耗分離的收費方式、對牙齒種植的全流程計費進行了統一標準化的規定,對口腔行業規範化進程有很大促進作用與指導意義,對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也無疑是積極的。

同時,市場競爭要求企業不斷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這是商業以人為本的核心。商業以人為本,讓看牙更安心、更便捷、更實惠。

降低醫療服務費後現有的收費標準會如何改變?如何保證降價但是不降質?

2022年9月,國家醫療保障局發佈《國家醫療保障局關於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回應民生關切,開展全面覆蓋公立和民營醫療機構的口腔種植價格專項治理工作。隨著種植牙集采的逐步實施,種植牙項目價格會進一步優化和降低,民眾對於降價開心之餘也伴隨著一些“降價也降質”的擔憂。

牙齒種植手術有一定的複雜性與個體的差異化,依賴醫生的臨床技術與經驗,因此,統一劃定服務費區間,確實對口腔醫療機構來說是新的挑戰。

“對比單獨的牙齒種植,培養患者‘預防大於治療’的口腔健康意識更為重要,進行主動性的健康管理成本會大幅降低,使得患者受益。在‘保險+醫療’模式中,健康水平和控費水平成正比。喚醒大眾愛牙意識,將會從源頭上讓老百姓花更少的錢來確保口腔健康。”魏兵這樣總結道。

口腔醫療未來的良性發展,仍需多方支持與發力!

伴隨著國內人口結構變化“長壽時代”已經到來,如何讓中老年缺失牙客群安心種牙、恢復口福,中老年口腔健康已是不可迴避的問題了,能否讓人們長壽、健康、富足,建設長壽時代大民生的工程,仍需多方支持與努力。

魏兵

知名齒科疑難種植總監

口腔健康管理專家

美國羅馬琳達大學種植臨床碩士

ICOI國際種植專科醫師學會會員

中華口腔醫學會會員

多檔電視節目特邀口腔專家

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