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東坡家族守墓40年 農民“土專家”把三蘇文章變成白話文

封面新聞記者 李慶 王越欣 陳光旭

眉山市東坡區富牛鎮永光村,這裏是蘇氏墓地,當地人稱為蘇墳山。這是陶宗勤在這裏守護的第40個年頭。

40年,他從風華正茂的年輕小夥,變成年過花甲的老人;從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變成小有名氣的蘇學“土專家”。

蘇學專家賴正和收他為徒,著名作家徐康為他的新書寫序,文管所長變身“助理”為他打印材料。他還是“眉山好人”、“四川十大文物誌願者”……

2月4日,封面新聞正式啟動“尋路東坡——大型人文採訪活動”,九路記者重走蘇軾人生足跡,尋訪北宋年間的明月清風與東坡故事,完整還原真實的、豐滿的蘇東坡一生。

圖為陶宗勤。圖為陶宗勤。

蘇洵墓旁成長

老祖母教他念碑文

出眉山城,沿岷江二橋向東再向北,行駛大約10分鍾,便走進一片寂靜的密林。這裏鬆濤陣陣,蟬聲鳴鳴。順著一條蜿蜒的小徑往下,便見一個寫有“景行行止”的牌坊。牌坊左右兩側,分別是不同字體的兩對楹聯:百代文章驚廣宇,四時香火慰老泉;詩如山文如水古今誰人匹,氣似虹節似玉中外誰個同。穿過牌坊,幾座碩大的墳墓映入眼簾,這便是蘇洵家族墓地。人們把墓地所在的這片山稱為蘇墳山。

蘇墳山位於東坡區富牛鎮永光村,與彭山區接壤。這裏除了有蘇洵及其夫人程氏、蘇軾髮妻王弗的墓地外,還有蘇軾、蘇轍的衣冠塚。

陶宗勤的老家,就與這裏相鄰。他的記憶里,老祖母牽著自己在墓地玩耍,指著碑文教他認字,告訴他:“這是我們眉山名人三蘇的墓。”

雖然成績不錯,考上了眉山一中,但由於曆史原因,陶宗勤沒讀完初中就回家了。彼時,墓地也一度遭到破壞。“每每看到有牛在這裏活動,吃草拉屎,我就去趕。然後把牛糞清理掉。”

1984年,蘇洵夫婦墓和蘇軾夫人王弗的墓重修,並增修了蘇軾、蘇轍的衣冠墓,形成蘇洵家族墓地。陶宗勤家的山地、果園就在墓地對面的山頭上,早上出工或晚上收工時,他總會情不自禁多走幾步,轉到墓地去看看:封土是否有垮塌,剛立的墓碑是否有損壞。如果墓地四周髒了,他就要去清掃一遍。

三蘇祠感念這個守墓人,開始給他發報酬。“最早是5塊錢一個月。”2004年,東坡區文管所正式聘用陶宗勤為蘇氏墓地兼職管理員。“現在800塊一個月。”

圖為陶宗勤夫人打掃墓地。圖為陶宗勤夫人打掃墓地。

祭拜遊人常發問

他一邊種田一邊研究

隨著墓地舊貌換親顏,慕名而來朝拜、憑弔的遊人一天天增多。“來的人多人,有時就問我這邊的事,我就開始給他們講。有時候講著講著,發現很多不懂,內心很慚愧。”

“我看到好多人來這裏祭拜三蘇,外省、外國的都有,覺得很神奇。三蘇父子究竟有啥令人著迷的?”陶宗勤說,為瞭解三蘇、走進三蘇,他開始勤奮學習。白天,他在田間幹農活,晚上,就閱讀《蘇東坡傳》。對每一塊墓碑上的碑文,他努力學深、學透。遇上墓碑上風化的字或一些晦澀難懂的詞語,他就翻字典、查資料。空閑時間,他就拜訪蘇墳山周圍的村民,聆聽他們代代傳下來的關於三蘇的故事。

陶宗勤說,由於自己學曆有限,還有是很多問題,靠自己解決不了。“我壯著膽子,去請教資深的蘇學專家賴正和先生,沒想到先生不僅悉心指導,還收我為徒。”

圖為墓地一旁的短鬆岡。圖為墓地一旁的短鬆岡。

2月2日,蘇氏墓地裡,王弗墓前,陶宗勤在墓前拿著一張紙說道:“你看這是江城子,蘇東坡悼念王弗的,來祭拜的人很多,拿什麼的都有。”

墓碑上寫著“宋贈通義郡君蘇軾夫人王弗之墓。”有遊客不解其意,陶宗勤開始解釋:“宋贈通義郡君,是王弗死後朝廷給她封的,有郡君,還有國君、府君、縣君,代表不同的級別。”

從老翁井經老翁亭到一個青石板鋪成的平台,陶宗勤指著一側的石碑說,上面的《老翁井銘和重修老翁井記》是著名書法家伍中一的書法。站在牌坊前,他又介紹,牌坊前面的楹聯是眉山文化名人耐正和先生、徐康先生寫的。牌坊背面的楹聯是劉川眉、王晉川寫的……

每一塊碑,每一處景,每一個字,陶宗勤如數家珍。“這塊蘇洵墓碑,是嘉慶五年立的,就是公元1800年。曾經一度被毀,被放進麵廠當案板,1984年重修時又找回來了。”

研究三蘇40年

他自費出書

來墓地的人越來越多,陶宗勤深深覺得,這裏碑文、銘記、楹聯比比皆是,文字寓意高深,內涵極為深刻。“但很多遊客都看不懂,我就在想能不能用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語言譯讀成白話文,再編輯成一本書給大家看。”陶宗勤說,“有了這個想法,卻又很忐忑,我在心裡問自己:你面對的是頂峰的文學大家,你敢在他們面前班門弄斧嗎?”

在猶豫之際,陶宗勤壯著膽子,把蘇洵回鄉安葬程夫人的《老翁井銘》譯成白話文,送到了賴正和先生面前。老先生很支持他的想法,提供了相關資料,還鼓勵陶宗勤放開寫,不拘泥於一字一句,把譯文寫成大意,寫得靈活生動一點。

寫作過程中,中國作協會員、國家一級作家、四川省作協名譽副主席徐康,中國蘇軾研究學會理事、著名作家劉川眉,蘇學專家熊朝東等為陶宗勤提供了資料,徐康還親自為陶宗勤的新作《蘇氏墓地史話》作序。“陶宗勤用大半生的經曆投身於看護和管理蘇氏墓地,並終於完成了該書。其情可感,其誌可嘉。”

在手稿完成後,東坡區文管所所長楊宇春,變身陶宗勤的“助理”,將文字全部完成了電腦打印。

2021年6月,由陶宗勤編著的《蘇氏墓地史話》付印。蘇洵第37代孫蘇喜亮為該書題寫書名。

“很感謝這些老師,不嫌棄我是個農民。也要感謝三蘇,因為給他們守墓,我才有機會不斷學習,完成了出書的夢想。”陶宗勤說,“我雖然已經過了退休年齡,但為蘇氏家族守墓,我感到很榮幸。我會一直堅持下去,直到幹不動為止。”陶宗勤說。

>>關於蘇墳山

眉山地方誌記載,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三月,蘇軾、蘇轍兄弟倆同榜考中進士,不久傳來噩耗,其母程夫人於4月7日在眉山去世。他倆立刻隨父親蘇洵趕回眉山,並與風水先生一起,尋到了彭山縣安鎮鄉可龍里(今東坡區富牛鎮永光村)的柳溝上,選中了這塊“風水寶地”。蘇洵將程夫人安葬於此,墓室距老翁井幾米遠是雙槨墓,蘇洵的意思是待他過世後與妻同墓。

治平二年(1055年)五月二十八日,蘇軾髮妻王弗在京去世。次年,四月二十五日蘇洵在京去世。治平四年四月,蘇軾、蘇轍扶柩回到眉山,於當年六月,將王弗安葬在距程夫人墓西北4米的地方;是年十月二十七日,按蘇洵生前遺願,將父親與母親合葬。兄弟倆把這塊墓垣叫做“東塋”,並在墓地周圍種鬆樹數萬株。

蘇東坡有詩:“老翁山下玉淵回,手植青鬆三萬栽。”蘇軾、蘇轍服喪期滿,於熙寧元年(1068年)的冬天離眉赴京。這一走,兄弟倆再也沒有回過家鄉。走時,委託堂兄弟蘇子安和鄉親楊濟甫照看東塋,日久,當地人就把這個“東塋”通俗地稱做“蘇墳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