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氧丙烷企業危中尋機 逆勢擴張搶市場

本報記者 陳家運 北京報導

受原材料成本上漲、下遊需求疲軟影響,2022年環氧丙烷企業業績承壓。

其中,濱化股份(601678.SH)2022年實現營業總收入88.92億元,同比下降4.06%;淨利潤11.7億元,同比下降28.03%。此外,航錦科技(000818.SZ)、紅寶麗(002165.SZ)等公司的業績也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金聯創分析師孫珊珊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環氧丙烷下遊產品主要為聚醚多元醇,與冰箱、床墊、汽車、房地產等行業相關。近幾年這些行業景氣度較低,導致需求端跟進略顯疲態。同時,聚醚多元醇擴能速度明顯低於環氧丙烷,對環氧丙烷的消耗力度進一步削弱,供需失衡是導致環氧丙烷價格寬幅下跌的主要原因。

雖然低迷的市場環境給企業帶來不小的壓力,但也讓部分龍頭企業危中尋機,逆勢擴張搶占市場。今年以來,包括濱化股份、紅寶麗等多家行業上市公司的環氧丙烷項目持續推進。

利潤下滑

環氧丙烷作為重要的化工原料,是丙烯衍生物中產量僅次於聚丙烯和丙烯腈的第三大有機化工產品。可用於生產聚醚多元醇,進而生產聚氨酯,廣泛用於丙二醇及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油田破乳劑、阻燃劑、農藥乳化劑、傢俱、汽車、建築和工業絕熱等領域。

2月17日,濱化股份發佈業績快報,2022年實現營業總收入88.92億元,同比下降4.06%;淨利潤11.7億元,同比下降28.03%。 此外,紅寶麗發佈的2022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億~24億元;歸母淨利潤虧損6500萬~9000萬元。航錦科技預計2022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00億~2.80億,淨利潤同比下降72.69%~61.76%。

濱化股份方面表示,業績下滑主要是因為原材料原鹽、原煤價格上漲,同時公司主要產品環氧丙烷價格較上年下滑較大,導致毛利減少。

金聯創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環氧丙烷山東市場均價為10163元/噸,2021年均價為16607元/噸,相較2021年寬幅下跌6444元/噸,跌幅38.80%。

“造成環氧丙烷價格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國內市場供需逐漸飽和。”孫珊珊認為,前幾年,國內環氧丙烷市場供小於需,一些缺口需要進口補給,但是近幾年國內環氧丙烷集中擴能,產能體量躍升。

據金聯創統計,截至2022年年底,我國環氧丙烷總產能達490.2萬噸/年,較2019年年底328.7萬噸,增加161.5萬噸,增幅49.13%。

孫珊珊表示,環氧丙烷主力消耗為下遊的聚醚多元醇,多是與冰箱、床墊、汽車等相關的耐用品,且相關行業多與房地產、汽車、冰箱等相關,近幾年這些行業景氣度較低,導致需求端跟進略顯疲態。同時,聚醚多元醇擴能速度明顯低於環氧丙烷,2022年與2019年相比,產能增幅為40.41%,且我國聚醚多元醇處於一個相對過剩的狀態,行業開工率不足,對環氧丙烷的消耗力度進一步削弱。供需失衡是導致環氧丙烷價格寬幅下跌的主要原因。

“國內外大環境也是影響環氧丙烷價格難以走高的重要原因,比如地緣政治衝突、此前的國內疫情管控等。”孫珊珊認為,環氧丙烷受製於工藝限制及缺少海外佈局,短期難以走出去。內需方面,2022年年初及年末,兩次範圍較大的疫情管控,讓本就疲軟的內需雪上加霜。

短期易漲難跌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7日,環氧丙烷價格出現異動。當日,環氧丙烷現貨已漲至9550元/噸,漲幅0.35%,周跌幅0.87%,月漲幅4.37%。

2月20日,隆眾資訊分析師陳曉涵分析稱,自春節假期開始,國內環氧丙烷市場價格呈現震盪上行走勢,其間偶有僵持小落行情,但徘徊過後,仍以偏強上行為主,此輪行情相對持續時間較長,為2022年“金九銀十”過後較持續的一輪漲勢,價格也陸續推高至9800~9900元/噸,且在短線成本及供應端仍存支撐下,預計環氧丙烷市場保持易漲難跌格局。

陳曉涵表示,從中長線來看,3月終端製品行業消費或緩慢恢復,適度向上傳導,環氧丙烷需求端窄幅上行。

孫珊珊則表示,經濟錯位下行週期,疊加國內環氧丙烷處於產能擴張陣痛期,預計2023年,我國環氧丙烷市場難有明顯起色,價格震盪區間預計在8000~11000元/噸,年內最高價出現在第三季度,年內最低價出現在第二季度。

在孫珊珊看來,2023年,新增產能體量相對龐大,且部分新增產能並無配套下遊,這些將以現貨或合約的形式直接進入市場,對市場的衝擊力較為明顯。2023年是環氧丙烷繼續產能消化的第三年,處於存量市場,成本比拚將是一大看點,同時如何快速搶奪市場份額站穩腳跟,也是後續新增產能的重點關注點,因此預計2023年環氧丙烷市場仍保持上下震盪,如無突發意外利好,難有高價或者大漲大跌的市場行情。

逆勢擴張

雖然低迷的市場環境給企業帶來不小的壓力,但也讓部分龍頭企業危中尋機,逆勢擴張搶占市場,積極打造業績新增長點。

公告顯示,濱化股份擬定增募資不超20億元事項,已於2023年1月11日獲證監會受理。該融資金額主要用於24/74.2萬噸/年環氧丙烷/甲基叔丁基醚(PO/MTBE)項目、新能源化學品10萬噸/年甲胺裝置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2023年1月,紅寶麗年產16萬噸環氧丙烷(PO)技術改造項目,進行環評一次公示。另外,2022年7月,維遠股份(600955.SH)公告稱,擬投資建設30萬噸/年直接氧化法環氧丙烷項目,本項目預計總投資35.3億元。

據金聯創統計,2023年,我國約有188.8萬噸/年環氧丙烷新增產能計劃投產,也就是說理想狀態下,到2023年年底,我國環氧丙烷產能體量將達600萬噸/年。

對此,孫珊珊表示,隨著供應的階梯式走高,預計環氧丙烷市場格局也逐漸轉變。首先市場話語權,預計逐漸向下遊傾斜,下遊及終端產品對環氧丙烷價格漲跌的影響將越來越明顯;其次在成本比拚下,預計一些產能體量小、環保壓力大、上下遊產業鏈不完善的產能將逐漸退出市場競爭,環氧丙烷產業將會向更加環保、更加科學的狀態發展;再者就是定價模式將會更加靈活多變,國內貨物流向預計逐漸南北互通,傳統的北貨南下的套利模式逐漸被取代。

中研普華研究員王毅博告訴記者,隨著新增產能不斷投入,市場供需不斷變化,存在競爭加劇風險,可能會導致產品價格波動,行業盈利狀況不佳的情形。但是,龍頭公司將充分利用基礎原料自給的產業鏈一體化優勢,降低製造成本;同時,龍頭企業不斷開拓占領市場份額後,也能有效防範市場風險。

目前,濱化股份環氧丙烷產能達28萬噸。濱化股份方面表示,其定增募資不超過20億元新建年產24萬噸環氧丙烷項目,投產後可進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產品產能,提高公司市場占有率。同時,有利於公司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充分利用現有公用輔助設施及原材料,延長公司產業鏈,提升公司的整體盈利水平及抗風險能力。

此外,維遠股份(600955.SH)方面表示,30萬噸/年直接氧化法環氧丙烷項目作為公司重要的延鏈工程,以公司自有丙烷脫氫裝置生產的丙烯、氫氣為原料,能夠最大限度實現原料、產品、能源的互供互用,為公司“建鏈、延鏈、補鏈、強鏈”的項目開發原則上的又一舉措,加強了裝置間循環物料和熱能的綜合利用,可實現產業鏈條上下遊延伸,進一步增強產業鏈韌性,提升公司整體產業鏈水平和競爭力。

(編輯:董曙光 校對: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