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將重陽節納入法定節假日”

澎湃新聞記者 邱海鴻 通訊員 寧人宣

根據國際通行標準,我國已處於深度老齡化社會的邊緣。針對這一趨勢,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固城湖青鬆水產專業合作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邢青鬆向正在召開的2023年全國兩會提交建議,將重陽節納入法定假日,並將重陽節確定為“全國敬老日”,弘揚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營造養老孝老愛老的社會氛圍。

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5歲以上人口為1.91億,占比達13.50%。按國際通行的劃分標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7%以上,即進入到老齡化社會;達到14%,進入深度老齡化。“這意味著我國已經處於深度老齡化社會的邊緣。”邢青鬆表示,老年人將成為社會重要的組成部分,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中國社會,老年人被認為是社會的財富,是知識的寶庫、智慧的鑰匙。

“我們也應該看到,傳統的尊老敬老愛老美德正在被現代社會漸漸‘遺忘’,尤其是在農村地區,隨著大批中青年外出打工,‘留守’老人成了村里的主要居民,一年到頭也盼不到幾次年輕人回來團圓。”邢青鬆認為,如果有一個法定的日子,大家都想起回家和老人相聚,將進一步促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得以延續和弘揚。

邢青鬆建議,將重陽節這一天設定為法定節假日,從而讓子女有更多時間關注老年人的陪伴需求。同時,將重陽節這一天定為“全國敬老日”,呼籲全社會民眾都來尊敬老人、孝敬長輩。另外,政府有關部門應在“全國敬老日”當天,組織對60歲以上的老人開展形式多樣的節日慰問;鼓勵社會各界提供為老助老公益誌願服務,從而進一步營造尊敬老人、關愛老人、贍養老人的良好社會氛圍。

本期資深編輯 邢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