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愛滋病知多少?暴露後仍可能阻斷,感染後這樣治療

愛滋病又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AIDS),是由於機體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亦稱愛滋病病毒,而引發的全身性疾病。

愛滋病病毒感染可導致人體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缺陷,未經治療的感染者在疾病晚期易於併發各種嚴重感染和惡性腫瘤,最終導致死亡。目前,愛滋病不可治癒、亦無疫苗可預防,常常讓人望而生畏,談“艾”色變。也正因如此,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到愛滋病預防控製中來,瞭解和掌握預防愛滋病的基本知識。

什麼是愛滋病(AIDS)?

AIDS是機體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引起的以CD4+T淋巴細胞減少為特徵的進行性免疫功能缺陷疾病。自AIDS流行以來,全球已有7500多萬人感染,3200多萬人死於AIDS相關疾病。

AIDS至今都無法被徹底治癒。HIV侵入人體後不斷破壞人體免疫功能,令感染者逐漸喪失抵抗各種疾病的能力,晚期可繼發各種機會性感染,併發惡性腫瘤和中樞神經系統疾患等,最終導致死亡;AIDS患者在社會生活中還可能受到各種歧視、排擠等,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同時,AIDS流行還會導致人均期望壽命下降,產生大量愛滋病致孤兒童及老人,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報告,截至2021年底,全球仍有3840萬人攜帶HIV,人類抗擊AIDS形勢仍然十分嚴峻。為終結全球AIDS對人類健康的威脅,UNAIDS設定了適用於所有人群的2025年目標,旨在提供更好預防、診斷和治療HIV感染的服務:95%有HIV感染風險的人群能優先獲得適宜的、有效的綜合預防;95%HIV感染者知曉自己的HIV病毒狀況;95%HIV感染者在知曉自己狀況後開始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95%接受抗HIV病毒治療者達到病毒抑製的效果。

愛滋病是如何傳染的?

AIDS的傳染源是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主要有三種傳播途徑:性接觸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全世界約有3/4的HIV感染是通過性接觸傳播的。HIV離開人體後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弱,因此病毒不會通過馬桶圈、電話機、餐飲具、臥具、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設施傳播;日常生活接觸、咳嗽、打噴嚏、蚊蟲叮咬也不傳播愛滋病。

如何預防AIDS?

1.性行為全程正確和持續使用安全套(男用和女用避孕套)和潤滑劑;

2.延遲性行為發生的年齡,同時注意男男性行為;

3.預防性暴力和基於性別的暴力;

4.固定一個性伴侶,不賣淫嫖娼、不聚眾淫亂;

5.男性自願醫療包皮環切術;

6.不與他人共用針頭、針管、紗布、藥棉等用具;

7.不去消毒不嚴格的醫療機構或其他場所打針、拔牙、穿耳、紋身、紋眉、針灸或手術等;

8.避免在日常救護時沾上受傷者的血液;

9.必須使用血液或血製品時,要求醫院提供經愛滋病病毒檢測合格的血液和血製品;

10.不與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膚的用具,如牙刷、刮臉刀和電動剃鬚刀等;

11.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12.AIDS孕婦要提前進行規範的抗病毒治療,服用抗病毒藥物以阻斷母嬰傳播;

13.AIDS產婦行剖腹產時避免側切,且在嬰兒出生後避免採用人工喂養的方式等。

檢測即干預——愛滋病病毒自檢

正如定期體檢有助於提升群體自我健康管理意識一樣,HIV檢測也是一種增強人們防範意識的干預方法,也就是常說的“檢測即干預”。世衛組織自2016年起建議將愛滋病病毒自檢(HIVST)作為HIV檢測方法之一,人們可以通過採集自己的標本(通常是口腔黏膜滲出液、尿液或指刺全血)簡單快速的初步檢測是否感染HIV。對於有高危性行為等風險人群而言,HIVST可以儘早發現感染狀況、並儘早開始抗病毒治療,對個人而言,可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對群體而言,可以降低傳播風險,具有重要的公共衛生意義。

愛滋病病毒暴露前後預防

雖然HIVST有助於儘早發現HIV感染,但並不是AIDS的唯一有效預防措施,因此作為安全套的“後備軍”,瞭解HIV暴露前後的合理預防尤為重要。

1.暴露前預防(PrEP):是指未感染HIV的人群在接觸HIV之前,服用抗病毒藥物來降低感染HIV的風險。根據2021版《中國愛滋病診療指南》,PrEP適用人群包括男男性行為者、不使用安全套的男性、跨性別者、性工作者、多性伴者、性傳播感染病患者、共用針具或注射器者等。是否服用以及是否停用PrEP藥物,都應在遵循世衛組織《愛滋病病毒檢測服務綜合指南》進行測試後,由專業人員來判斷。PrEP不能預防其他經血、經性途徑傳播的細菌和病毒。因此,使用PrEP期間仍應堅持使用安全套,避免感染其他疾病。服用PrEP藥物的方式主要有每日服藥和按需服藥兩種,藥物主要包含替諾福韋酯和恩曲他濱。雖然按處方服用PrEP時感染HIV的風險很低,但當暴露於以替諾福韋酯(TDF)為基礎的口服PrEP的人感染HIV時,抗體反應可能出現延遲,因此建議在服用PrEP的同時定期進行HIV檢測(例如每三個月進行一次)。

2.暴露後預防(PEP):沒有感染HIV的人員在發生了可能具有高HIV感染風險的行為後,72小時內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藥物,且連續服用28天,這種事後緊急阻斷以降低感染HIV風險的方法叫暴露後預防。這一預防措施適用於HIV高危行為發生次數較少或頻率較低的人群。世界衛生組織在《為預防愛滋病感染病毒採取暴露後預防治療》中指出,如果在可能出現HIV感染的高危行為後,2小時內服用阻斷藥成功率高達99%。PEP用藥不可長時間使用,建議一年服用PEP兩次以上的人群轉為PrEP。

治療即預防—感染AIDS後治療

如果不慎感染HIV,則可接受抗反轉錄病毒治療(ART)。有效的ART能夠將AIDS患者血漿中HIV-RNA水平持續抑製且維持在50拷貝/mL以下,可防止HIV傳染給性伴侶。對於與患者有血液交叉的人而言,由於血漿中病毒載量得到了有效抑製,極大地降低了通過血液感染他人的可能性,亦發揮了預防和阻斷的作用。使用ART預防HIV傳播時,被稱為“治療即預防”。

總之,愛滋病到目前為止雖然不可治癒,但可防可控。近年來中國大力開展AIDS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對所有至HIV快檢點尋求自願諮詢檢測服務的人員實行免費檢測政策,及早發現HIV感染者;對生活困難的AIDS患者國家將按照相關規定給予必要的生活救濟,避免因“艾”致貧。因此對於每個公民而言,主動瞭解愛滋病相關知識很有必要。只有提高個人防範意識,儘可能地預防感染HIV,才能遠離AIDS帶來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