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業態熱門賽道“遊戲陪玩” :“規範化高質量”是共識

轉自:中國網財經

  無論你是否玩“遊戲”,都無可否認,遊戲在當今生活中的存在感越來越強。疲憊的工作之後,與三五好友一起打一局王者榮耀,組團開黑上分,已經是很多年輕人的日常,與遊戲產業相關的諸多領域也被應用在生活、娛樂的方方面面。

  伴隨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熱門電競遊戲的崛起,電競遊戲從小部分人的愛好變成Z世代的社交貨幣,越來越多的玩家們對遊戲技能水平提高和遊戲體驗提升的需求被激發。基於此,“遊戲陪玩”作為遊戲產業鏈中新型服務業態應運而生。他們為遊戲玩家提供包括組隊刷副本、做任務、打裝備等遊戲策略指導、服務,在當下,已經是娛樂技能社交領域的關鍵環節之一,體現了“遊戲技能社交”的價值。

 1.熱門賽道 需求藍海

  2023年3月2日,伽馬數據發佈了《2023年1月遊戲產業報告》。報告顯示:今年1月,中國遊戲市場規模為240.52億元,環比增長23.62%。移動遊戲市場環比增長,且增速保持在26%。

  依託遊戲市場的繁榮和用戶量的快速增長,遊戲陪玩的需求早就被摁下了加速鍵。資料顯示,我國2020年遊戲技能社交行業規模達到了266億元,同比增長52%。華經產業研究院的報告也指出,我國陪玩行業用戶每月在陪玩領域消費超過200元的占比超過50%,人均消費更是達到了453.6元/月。在艾瑞的統計中,2021年,國內遊戲陪玩市場規模超過140億元,是電競產業中除遊戲、直播、賽事之外的第四賽道。

  另外,像日、韓、加、澳等多個國家已紛紛加快佈局電子遊戲產業,承認遊戲在經濟、文化、科技等多個領域的價值。去年11月12日,歐洲議會全會高票通過重視發展電子遊戲產業的決議,呼籲歐洲製定長期發展戰略,支持歐盟電子遊戲領域的初創企業發展。業內分析認為,這項決議對遊戲陪玩行業也是重大利好。重慶電競協會餘博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曾表示,遊戲陪玩在未來一定是剛需。

  “按照目前市場數據的統計,去年上半年電競用戶規模已經有4.87億人,未來,受亞運會等世界級賽事的影響和號召,勢必將迎來更多玩家的湧入,相應的對遊戲陪練師的需求也將持續釋放。”一位遊戲產業分析師表示。在他看來,在部分團體協作類遊戲中,需要有經驗的玩家作為補充,以提高遊戲體驗。除此以外,部分遊戲社區不平衡的性別比例,導致遊戲氛圍不和諧,遊戲陪玩的加入可以有效改善此類情況。

  2.著力高質量發展 規範先行

  在海外,基於“遊戲陪練+技能分享”雙重屬性的遊戲陪玩已經是“掘金”熱門賽道。據不完全統計,在海外陪玩平台,普通玩家對“陪練”的付費意願超過60%,每十小時支付金額接近49美元,約合每小時34.2元人民幣。

  前《魔獸世界》職業遊戲玩家 Alex Belyankin 創立的遊戲陪練平台 Legionfarm,已經獲得多輪融資。在東南亞市場,遊戲陪玩APP Lita,註冊用戶已突破五百萬,其創始人曾對媒體表示,即便是月薪不足4000元人民幣的印尼用戶,平均每月都會拿出約230元用於尋找遊戲夥伴。

  海外遊戲陪玩商業化發展火熱,在規範建立上卻多有不足。反觀國內,在精準切入用戶需求的同時,遊戲陪玩領域參與者,也在積極促進規則規範的建立,致力於遊戲陪玩行業得以長期穩定、高質量發展。

  2019年,中國通信工業協會電子競技分會發佈《中國電子競技陪練師標準》,從多個維度對遊戲陪玩從業者進行規範。2022年5月,該協會又針對“遊戲服務師”職業技能團體標準進行討論,旨在促進遊戲陪玩行業可持續發展。

  政策出台,樹立規範紅綠燈,表明了國內政府、企業及遊戲陪玩領域的深度參與者們,在兼顧商業價值的同時,更強調行業的良性健康發展,“在國外遊戲陪玩蒙眼狂奔,有諸多被詬病的問題,我們應該避免,將規則規範前置,國內的遊戲陪玩只有通過高質量發展,才能實現產業更大潛能的釋放。”上述分析師表示。

 3.新業態帶動靈活新就業

  “你可能很難想像,遊戲陪練這類新職業,僅靠兼職月收入就能達到三千至六千元,這對一個小鎮青年來說,是一筆不少的收入。”一位電競產業專家表示,除了產業價值,遊戲陪玩在促進靈活就業方面也在積極發揮蓄水池作用。像 “遊戲陪玩師”等這類新業態下的靈活就業模式,正在成為很多青年勞動參與者就業增收的重要渠道。

  “遊戲陪玩可以通過全職和兼職的方式參與,這意味著更大的就業空間和價值可以被釋放出來。”一位遊戲產業專家表示,各地都在積極出台政策促進電競產業的發展,以2022年為例,超10個省市發佈了近30條與電競產業相關的政策文件,多地將電競產業寫入年度工作報告,這背後對就業的帶動力量不容忽視。在他看來,未來遊戲陪玩行業的從業基數將會繼續擴大,有望形成百萬以上的規模。在他看來,“遊戲陪練”或將為行業相關領域帶來約50萬—100萬的就業崗位,陪玩或將成為電競板塊靈活就業最生動、直觀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