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條溫暖視頻,告訴人們“白髮校長”為何被孩子“霸氣投喂”

轉自:紫牛新聞

近日,一名小男孩“霸氣”投喂自己老師的視頻感動網友。視頻中,一名白髮老師和學生們圍坐在一起,其中一個小男孩將手中的水果一股腦兒地塞進白髮老師的嘴裡,並大聲說:“你誰也別給,你自己吃!”校長和學生們親密無間的關係讓千萬網友感到溫暖,眾多網友留言:“小朋友的一句話,讓我瞬間淚崩。”視頻中的白髮老師叫張鵬程,1982年出生,是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二郎廟小學的校長。2021年4月,揚子晚報紫牛頭條等媒體報導了這位白髮校長和孩子們的故事。時隔近兩年,張鵬程欣喜地告訴記者:“現在的學校已大變樣,不僅新建了宿舍樓、食堂和洗澡間,學生數量也接近320人,很多家長主動送孩子來我們這兒上學。”他還將自家毛坯房改造成教師宿舍,不收房租,“留住了年輕老師,才能留住了孩子的未來!”

男孩霸氣“投喂”白髮老師

“你誰也別給,你自己吃!”

“你誰也別給,你自己吃!”近日,一位男孩霸氣“投喂”白髮老師的視頻感動網友。這位白髮老師和學生們圍坐在一起吃飯,一個小男孩拿著一塊鳳梨強塞到白髮老師口中。白髮老師右手剛接過鳳梨,面前的小朋友又硬塞了一顆冬棗到他嘴裡。白髮老師不停地說:“好,好……”見到白髮老師剛咬了一口冬棗,小朋友再次迫不及待地把牛奶的吸管送到白髮老師嘴裡,並霸氣地說道:“你再喝一口,這個也是你的!”

白髮校長被孩子們喂鳳梨和冬棗

紫牛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段45秒的視頻發到短視頻平台後引來16萬網友點讚,1130萬網友瀏覽。有網友留言:“瞬間淚目,懂事的孩子,暖心的老師!”還有網友說:“我敢說校長退休後,他家逢年過節是最熱鬧的一戶!”視頻中的白髮老師,名叫張鵬程,1982年出生,是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二郎廟小學的校長。

張鵬程在學校幹農活

張鵬程告訴紫牛新聞記者,視頻中的事情發生在3月7日午間,當時所有的學生都吃完了飯,他開始自己吃午飯。張鵬程笑著說:“剛好這個小朋友沒有喝牛奶,也沒有吃水果,就直接把他的水果給我了。他又怕我給身旁的其他同學,就硬塞給我,讓我挨個嚐一口後才放到一邊。他覺得我嚐過後就不好意思再給其他同學了。”

張鵬程說,自己每次都是等學生吃完飯後才開始吃飯,這時食堂里只有飯菜,沒有水果和牛奶了。這次被孩子“霸氣投喂”,張鵬程感到很暖心,又覺得不好意思,“非常心疼孩子們,他們都挺懂事的。”

80後的白髮“校長爸爸”

守護留守孩子有了260萬粉絲

2021年4月14日,揚子晚報紫牛頭條曾報導過張鵬程和孩子們的故事。(詳情請戳《白髮“校長爺爺”竟是80後,三年住在學校照顧140多個娃》)他在本要撤並的鄉村小學里,三年時間沒回家,守護著140多個留守孩子。因為過度操勞,剛過40歲的他早已頭髮花白,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校長爺爺”。

經過揚子晚報紫牛新聞等媒體報導後,張鵬程和他所在的二郎廟小學受到全國網友關注,張鵬程在短視頻平台上的粉絲增長到260多萬。紫牛新聞記者看到,張鵬程短視頻賬號發佈了400多條視頻,記錄了他和孩子們在校園里的點點滴滴,很多鏡頭記錄下他和孩子們親密無間的相處方式,這種親密無間的師生關係,讓網友直呼:最暖心的校長,不是孩子們的親人,卻勝似親人。

記者在一條視頻中看到,張鵬程拿著飯碗坐在操場上吃飯,一旁正在玩耍的孩子們,一溜小跑圍到張鵬程身邊,像平常在家索要爸爸媽媽筷子下的飯菜一樣,問張鵬程要碗裡的黃瓜。張校長就讓孩子們排著隊,給他們一人夾了一塊,還有一個小男孩在吃了一塊黃瓜之後,親熱地摟著張校長的脖子親了一口。張校長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眼裡滿是溫柔。

張鵬程說,因為自己頭髮很早就白了,所以年紀比較小的學生會喊他“校長爺爺”,但其實,更為熟悉他的學生會親熱地喊他為“爸爸”,挽著他的時候,就像親生兒子在挽著爸爸。“實際上,可能‘校長爸爸’這個稱呼更妥當吧!”張鵬程笑著說。

去年,曾經溫暖全網的“留蝦女孩”張笑笑,也是張鵬程校長的學生。當時張笑笑的媽媽剛做完手術,所以孩子每次吃飯時,都會把蝦或者牛奶留下來帶回家給媽媽吃。笑笑的懂事讓張鵬程十分心疼,所以張鵬程總是儘量把學校里的水果、牛奶等留給孩子們。張鵬程每次就吃簡單的飯菜,也是因為如此,當孩子們看到“校長爸爸”又把零食分給大家了,就會自發地在吃飯的時候夾起一塊肉或者一個魷魚圈“投喂”校長,這是孩子們表達愛的方式。在這些視頻里,孩子們眨巴著大眼睛,給校長溫暖投喂,有愛互動,讓很多遠方的網友感受到了這位校長是真心實意地愛孩子們。

張鵬程告訴紫牛新聞記者:“粉絲中,絕大多數人都愛看孩子們吃飯吃得很香的視頻,也有一些網友想看我們鄉村學校最近幾年的變化,我就會直播給他們看。”有一次一位家長正好在張鵬程的直播間看到了自己的女兒,張鵬程特意把鏡頭給了她女兒幾分鍾的畫面,這個家長很開心。張鵬程也逐漸感覺到直播的意義所在,“她不是在我們視頻中看到,而是在直播間里看到孩子,那種心情肯定是不一樣的。”

學生們在教室里上課

“自從我們被網友關注後,學校的條件有了很大改善。”張鵬程稱,目前學校每週都會收到愛心人士的捐贈,不過他也拒絕了很多捐贈,“很多人給我們捐贈服裝、書包等,都被我們拒絕了。以書包為例,我們一學年給學生發一個書包就夠了,發多了也是浪費。”不過日常生活中,張鵬程和學校老師還是會接受大家捐贈的米面糧油、水果雞蛋等,這些食品用來改善孩子們的夥食。

如今的二郎廟小學已大變樣

他把自己家改成了老師宿舍

“學校和兩年前相比已經大變樣!”談起如今的二郎廟小學,張鵬程倍感自豪。他說,以前的學生宿舍是大教室改造成的通鋪,只能為四五十個孩子提供住宿,“以前沒有專門的洗澡間,只有一個很小的多功能間,房間里有六個淋浴頭,還放著洗衣機。”2022年9月,二郎廟小學新建了400多平方米的宿舍樓,可以為80多名學生提供住宿。

學校以前的大通鋪

如今的學生宿舍可以容納80多名學生

“孩子的年齡在7歲到12歲,他們的精力旺盛,自控能力比較差,因此需要時刻照看著。”隨著住宿學生增多,老師的工作量也隨之增加。據張鵬程介紹,二郎廟小學的學生已經從當初的140多人增長至近320名學生。好在學校又引進了一批年輕的老師,老師的數量增加至19位。他說:“我們的基礎設施好了,老師也夠了,大家就比較信任我們,想把孩子送到我們學校讀書。”

張鵬程和學生、家長的合影

張鵬程的家離學校只有100米,站在學校大門口就可以看到他家。他家的房子是農村常見的兩層樓房,只粉刷了牆面。因為學校沒有多餘的宿舍,張鵬程便把自家的房子改造成教師宿舍,並為每個房間安裝了空調。

以前的學校基礎設施簡陋

學校的教學樓變得煥然一新

張鵬程家中目前住了7位老師,有3位老師是外縣的,另外4位本地老師的家離學校較遠。去年疫情期間,這些老師住在張鵬程家中長達三個月。在張鵬程看來,只有留住年輕老師,才能留住孩子的未來。他免費為老師提供住宿,自己交電費,他想為老師們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

家在二郎廟的馬老師參與了教師宿舍的改造過程。她告訴紫牛新聞記者:“新來的老師都沒地方住了,他家的房子正好是一個毛坯房,就改成了宿舍。配套設施挺齊全的,因為女老師多,浴室、洗手池、梳妝台、沙發等都有。”

40歲的陳老師是二郎廟小學的輪崗教師,她從2022年9月來到二郎廟小學,擔任六年級的語文老師。她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我以前在短視頻平台刷到過張校長的視頻,也從新聞上看到過他的報導,對這個校長特別崇拜,所以就想來這個學校工作。到了這個地方了之後,我真實地感覺到了校長受歡迎的程度,他是真的喜歡孩子們,甚至能叫出每一個孩子的名字。”

陳老師家距離二郎廟小學有30里的路程,她目前和兩個孩子一起住在張鵬程家中,兩個孩子也都在二郎廟小學讀書。她對現在的生活感到很滿意,“目前生活挺好的,我也特別感謝張校長,他是我們老師的榜樣。”(揚子晚報)

責任編輯:劉琰(EN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