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連續7個月“原地踏步” 專家稱短期內下調必要性不高

轉自:證券日報

  最新一期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出爐。據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佈數據,3月20日,1年期LPR為3.65%,5年期以上LPR為4.3%。兩個品種均維持前值不變,至此LPR已經連續7個月“原地踏步”。

  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分析人士看來,LPR保持不變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且短期內下調LPR的必要性不高。

 降準幅度

  不足以推動LPR下調

  央行在3月15日開展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時利率保持不變,這也意味著當月LPR報價基礎保持穩定,在很大程度上預示了本月LPR將保持不變。

  同時,由於近期銀行邊際資金成本有所上升,報價行壓縮LPR報價加點動力不足。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受年初貸款高增、經濟回暖預期升溫等因素影響,近一段時間市場利率上行較快。這意味著近期銀行邊際資金成本上升,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報價行壓縮LPR報價加點的動力。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談到,年初以來市場利率快速上行,銀行負債成本走高,使得LPR加點下調受限。資負兩端疊加作用下,銀行淨息差進一步承壓,LPR繼續調降的空間和動力不足。央行超預期宣佈降準,也意在釋放低成本中長期流動性,緩解銀行負債端壓力。但此次降準幅度偏小,節約的資金成本相對有限,暫不足以推動LPR下調。

  德邦證券研報中表示,以“各項存款餘額-財政存款餘額”作為準備金繳存基數測算,截至2月底有大約263萬億元存款需要繳準,3月份降準大約釋放5250億元準備金。從“降準”對成本節約的角度測算,“降準”釋放的大約5250億元準備金可直接為銀行體系節約57.75億元成本;如果從“降準”推升貨幣乘數派生貸款的角度測算,“降準”0.25個百分點或可為銀行體系節約大約135億元。兩項合計等同於貸款餘額大約0.85個基點,即便加上2022年的兩次全面降準,也難以達到觸發LPR報價直接下調的最小步長5個基點。

  “當前國內基本面企穩向好、‘寬信用’加快推進,在企業融資意願增強、房地產業築底企穩的背景下,短期內降息和調降LPR的必要性不高。”溫彬說。

 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有望保持低位

  雖然LPR連續7個月“原地踏步”,但專家認為,在降準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有望保持低位。

  “當前經濟轉入回升階段,但基礎仍不牢固,短期內仍需將企業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保持在低位,為經濟修復創造有利的貨幣金融環境。這也是近期央行持續實施較大規模逆回購、加量續作MLF,以及3月份實施全面降準的重要原因。”王青說,儘管3月份LPR報價保持穩定,且年初兩個月信貸投放規模大幅多增,但在去年12月份及今年3月份央行連續降準,以及去年9月份以來存款利率普遍下調推動下,今年上半年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仍有望保持在低位。

  展望後續LPR的調整,溫彬表示,央行認為當前的實際利率水平已較為合適,短期繼續引導LPR下降的空間相對有限。但通過差異化的“定向降息”,支持實體經濟重要領域和薄弱環節,仍是政策引導方向。

  王青表示,央行此次降準疊加去年12月份降準、以及去年9月份銀行啟動新一輪存款利率下調過程,有望抵消近期市場利率上行帶來的影響,為報價行在必要時壓縮LPR報價加點積累動能。

  “央行此次全面降準能夠降低銀行負債成本。接下來需要進一步引導金融機構充分利用存款利率市場化調節機制,進一步挖掘LPR改革潛力等,拓寬讓利實體經濟空間。”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