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田文雄突訪烏克蘭的三大原因

楊丹誌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國家安全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當地時間3月22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結束了對烏克蘭的速訪。岸田文雄此訪一直保密到最後一分鍾才宣佈。岸田此行也屬於鮮見的破例之舉。按照1958年日本第30屆國會以來的慣例,日本首相和內閣大臣在國會開會期間出國訪問,需要事先向參眾兩院報告並獲批準。但此前日本朝野已有共識,即為了確保訪問烏克蘭的安全,信息安全和保密應放在第一位,而且允許事後報告。

自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日本一直採取堅決支持烏克蘭的立場,原因有三方面:首先,日本作為美國的忠實盟友,西方陣營的一員,需要與以美國為首的整個西方陣營步調保持高度一致,這體現在其配合美國加入多輪針對俄羅斯的製裁,以及向烏克蘭提供各種形式的援助上。

其次,出於未來解決俄日之間存在的北方四島問題的考慮。過去,日本曾希望俄日關係改善能有助於此問題的解決。但隨著國際和地區安全局勢的變化,特別是俄美對抗的加劇,通過支持烏克蘭遏製和削弱俄羅斯,以期收回北方四島,可能成為日本新的戰略選項。

第三,日本將自己置於反對俄羅斯的前沿,藉此站在所謂“國際道義”製高點上。營造日本維護國際秩序,主持“正義”的國際形象,藉機擴大國際影響。從長遠看,此舉還有助於為日本謀求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造勢。

自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被稱為“發達國傢俱樂部”的G7首腦紛紛訪問烏克蘭,以示對烏克蘭的堅決支持。英國前首相約翰遜在擔任首相期間,曾先後三次訪問烏克蘭。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朔爾茲及意大利總理德拉吉都對烏克蘭進行了訪問。在美國總統拜登對烏克蘭進行訪問後,岸田文雄實則成為七國集團中唯一一個沒有在烏克蘭危機爆發後訪問過烏克蘭的首腦。其他西方國家首腦力挺烏克蘭,不可避免地會促使日本岸田政府在此問題上也採取更“積極”的舉措。岸田此次打破常規的烏克蘭之行,充分表明了日方的急切心態。

日本是本屆西方七國首腦會議的輪值主席國,岸田文雄的家鄉廣島將承辦2023年西方七國首腦會議。據報導,日本還將邀請韓國、澳州、越南和印度參加。會議如能如期舉辦,無疑有利於鞏固岸田政府的執政基礎,也有助於擴大日本的國際影響力。並且,烏克蘭局勢和“動搖的國際秩序”可能會被日方列入會議議題。日本此舉,正是為了塑造其“國際秩序捍衛者”的形象。岸田文雄此次速訪烏克蘭實地“考察”以及與澤連斯基會晤,實則也是為即將舉行的G7峰會作前期預熱和鋪墊。

在訪問基輔期間,岸田文雄在與澤連斯基舉行的聯合新聞發佈會上,重申了對烏克蘭的支持,並宣佈日本將通過北約的基金提供3000萬美元以幫助烏克蘭購買非致命性裝備。日方的一系列舉動得到了烏克蘭方面的高度評價。澤連斯基稱岸田文雄是“國際秩序真正強大的捍衛者,烏克蘭的長期朋友”。

總體上看,岸田政府近期在外交領域擺出全方位出擊的姿態。其主要體現在加強與英國及德國等歐洲國家的安全合作,以及在實現韓日關係所謂“曆史性大和解”的同時,出於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的雙重考量,在南太平洋、東南亞、南亞等多個區域不斷投入外交資源,作出一系列新的政策安排。

對於日本而言,下一步如切實兌現了援烏承諾,將使己方贏得來自烏克蘭和西方陣營內部的信任和尊重,日本可以藉此獲得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方面的雙重利好。風險則是日本將會越來越深地捲入烏克蘭危機難以脫身。日本在此方面的投入持續加大,也可能成為己方經濟發展的負擔,日俄關係將不可避免地進一步弱化和倒退。日本在東北亞與中國、俄羅斯及朝鮮的雙邊關係一旦全面受損,對於日本的經濟振興和國家安全無疑是不利的。

(責任編輯:安然 樂水 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