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那些熱愛文學的年輕人

活動現場活動現場

這幾天的上海,春寒料峭。如果出門時不多添幾件衣物,撲面而來的大風還會讓人感覺有些刺骨。寒冷的天氣下,華東師範大學的行政樓前卻是一派熱氣騰騰的景象——許多年輕人湧向這裏,只為獲得“現實與傳奇:王安憶餘華對談”活動的一張入場券。

有同學為此建了“餘華老師追星失敗群”,有同學發現票價在某網站炒到了一萬,還有更多同學連夜排隊,甚至把寢室里的被縟拿出來取暖。數據顯示,對談活動的直播僅前一個小時就吸引了16萬人在線觀看,一個小時後數據又飆升到40萬人。

同學們的熱情從何而來?這當然源於王安憶和餘華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但他們蜂擁而至,絕不只是為了一睹兩位作家的風采。正如王安憶所言,文學創作終究需要從現實生活中截取素材,年輕人關心作家和文學,歸根結底就是在關心文字背後的現實生活,追尋文學承載的人生意義。

華東師大閔行校區排票現場。華東師大閔行校區排票現場。

在對談中餘華提到,有一次他和王安憶一起去台灣,在機場時王安憶說了一句“餘華你現在的小說讓我看到人了”。這件事之所以讓餘華印象很深,是因為他領悟到,“我之前作品中的人可能更多是以符號的形象出現,而之後的是以人的形象出現。”

確實,真正優秀的文學作品一定不是觀念的集合,不是符號的堆積,而是在關注人的命運,在挖掘生活的價值。閱讀文學、熱愛文學,絕不是將自己封閉在一個虛擬的空間里,正相反,與文學的親密接觸能夠讓年輕人從自己的“小世界”里走出來,關心身邊的人和事,感受時代的脈搏、世界的律動。同學們對文學的熱情背後,正是年輕人走向更廣闊天地的理想和願望。

活動現場活動現場

文學和如今的年輕人一樣,都在接受時代的衝擊。活動現場台上台下的活躍氣氛,讓“文學已死”的論調不攻自破,但文學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文學在當代又有何作為,這些問題依然需要得到解答。

王安憶不相信人工智能能代替自己,因為寫小說就是寫生活,而“生活是不按常理出牌的。”餘華也認為人工智能只能“寫出中庸的小說,但寫不出個性的小說”。兩位作家的樂觀與幽默不僅講透了文學創作的特點,也點出了技術時代的本質——技術強調的永遠是不出錯,但人的使命在於挑戰世界的乏味,人的高貴之處就在於不甘平庸。

年輕人熱愛文學,正因為他們有理想、有追求,不願意過著隨波逐流的生活,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在庸庸碌碌中度過。為了一場文學對談活動連夜排隊,目的不是“追星”,不是趕時尚,而是在思想的碰撞中產生火花,在智慧的交流中尋找方向——究竟什麼樣的生活才是值得過的,什麼樣的目標才是值得追求的。這些年輕人的熱情里,燃燒著的正是認真生活、上下求索的人生態度。

王安憶與餘華對談的主題為“現實與傳奇”,但兩者並非對立的關係,因為日常生活中就充滿傳奇性。《資治通鑒》和《史記》記錄的不過是古代的日常生活,但作品里的大部分故事現在看來就充滿了傳奇性。正如王安憶所言,“有些東西貌似傳奇,但它底下還是我們普通的日常生活。”

如果說文學里的傳奇性是被時間拉長後顯示出來的,那麼這也意味著,如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必將受到曆史和時間的審視。今天的年輕人會不會在每一天的生活中不負光陰,有沒有樹立起正確的人生目標,有沒有為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夢想拚盡全力,這些現實生活里看似平常的細節,最終會共同構成被後人記錄的當代“傳奇”。

王安憶在活動中回憶往事,由衷地感慨作家們一見面就聊文學的時代很美好。其實,那些純粹的美好、理想的光輝從未消逝,它們已經在寒風中排起的長龍里薪火傳承、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