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為留住年輕人,日本京都要開徵“空房稅”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宋毅 崔瑾玥】據日本《讀賣新聞》26日報導,日本京都市政府近日宣佈,將從2026年度起對京都市的空房和別墅徵收“非居住住宅利活促進稅”(即“空房稅”)。報導認為,設立“空房稅”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年輕人外流。由於景觀保護等原因,京都市對建築物限高,導致住宅供應量受限,推高房產價格。很多年輕人買房難而離開京都。京都市政府認為,設置“空房稅”可鼓勵人們出售或出租空置房屋,在避免被徵收“空房稅”的同時盤活存量房源、提升房屋供給量。

“空房稅”由日本地方政府獨立徵收。京都市內共有約1.5萬棟空房將成為“空房稅”的徵收對象,徵稅的額度將根據房產價值和位置來決定。例如,位於京都市中心的有5年房齡的高層公寓最頂層(約100平方米),預計年徵稅額約94萬日元(約合5萬元人民幣),而位於京都市郊區的有20年房齡的獨立式住宅,則預計年徵稅額約3萬日元。計劃出租或出售的房產,可免一年的“空房稅”。《朝日新聞》分析認為,日本空房率上升已成為全國性問題。根據日本總務省的一份調查,2018年日本的存量空房約為850萬,較30年前增加了至少兩倍。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北京市房地產法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秀池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空房稅從理論上將有利於逼出空置房出租或出售,達到增加市場供應並降低年輕人的居住成本的目的。但空房能否出租或出售成功,要看市場的接納程度,涉及房價、房租水平,消費者與房主的意願、周邊配套等因素等。

當前日本人口分佈集中在三大都市圈,非核心城市的青年人口流失成為大問題,降低房屋空置率問題是否就抓住瞭解決問題的關鍵?對此趙秀池表示,儘管人口流失是住房空置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從源頭上解決非一線城市的人口流失問題,需要想辦法打造二三線城市的支柱產業。“讓這些城市宜居、宜業、宜遊,才能達到留住人口、人才和大城市溢出的養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