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參訪的南嶽忠烈祠,見證了抗日陣亡將士的奮勇抗爭
4月1日,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大陸行的第6天,來到了位於湖南省衡陽市的南嶽忠烈祠。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4月1日,馬英九到訪南嶽忠烈祠。南嶽忠烈祠坐落於五嶽之一的南嶽衡山,為紀念在抗日戰爭中陣亡的將士修造。享堂是忠烈祠最大建築物,內供奉有“抗日陣亡將士總神位”,馬英九向神位獻花鞠躬。
報導稱,馬英九在參訪時引用英國學者對抗日戰爭的評價“這場仗是在毫無勝算情況下的殊死搏鬥”,以此讚頌抗日陣亡將士為國捐軀、視死如歸的忠烈精神。
南嶽忠烈祠。本文圖均來自於國家圖書館網站
南嶽忠烈祠是我國建築最早、規模最大的抗日戰爭紀念地,由國民政府設立中華民族陣亡將士總神位於此。祠內烈士無涉黨派主義,但凡抗日英烈,都是中華民族的精英,都是中華民族的英雄。
公開資料顯示,抗日戰爭中,無數愛國將士為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血灑中華大地。為收殮陣亡將士屍骨,紀念英烈,國民政府決定在南嶽山香爐峰修建公墓。南嶽忠烈祠於1938年籌建,1940年9月破土動工,1943年6月全部竣工。1943年7月7日,南嶽忠烈祠舉行落成大典,奉抗戰以來的陣亡將士入祠。
南嶽忠烈祠的規劃建造仿照南京中山陵,整座祠宇占地面積14400多平方米,坐西北朝東南,依山而建。祠內的花崗岩石板大道和276級石磴銜接,將中軸線上的牌坊、七·七紀念塔、紀念堂、致敬碑、享堂從下而上連成一體。
七·七紀念塔
其中,七·七紀念塔造型頗為獨特。塔座中間鑲嵌“七·七”銘文的青石碑,象徵1937年7月7日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開始;塔身為一大四小五顆炮彈直指藍天,寓意漢、滿、蒙、回、藏等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堅決抗戰。
享堂
享堂位於忠烈祠最高處,也是祠內最大的建築物。雙面浮雕三拱的漢白玉正門之上高懸金色橫匾,上題“忠烈祠”三字,為蔣介石所書。堂內設有祭壇,供奉石刻“抗日陣亡將士總神位”。神位左右為入祠的抗日英烈名單。享堂大廳後牆壁上,嵌著三十六塊漢白玉石碑,上面鐫刻愛國詩詞。
抗日將士的墓葬分佈在忠烈祠四周,既有孫明瑾、鄭作民、彭士量等將軍的個人墓葬,也有國民黨第九戰區抗日陣亡將士的集體公墓。
新中國成立後,南嶽忠烈祠於1983年10月被列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被中宣部公佈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11年被列入全國重點紅色經典旅遊景區名錄,並作為全國免費開放的紀念場所,2014年被列為首批入選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