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史籍中說的“複道”是什麼?

【編者按】

《秦漢名物叢考》一書是王子今教授在秦漢史領域耕耘三十餘年所得,其考證對象包括秦漢百姓日常飲食之醬、豉、鹽菜、酒、脯、餅、蜜、豆、棗、乳,衣飾之赤幘、繈褓、胡粉、香囊、手巾,行居之行囊、行縢、偪脛、馬甲、掌蹄、鹿車、流馬方囊、木罌缻等等,可視為一部秦漢社會日常生活小百科。本文摘編自該書,澎湃新聞經新星出版社授權發佈。

1.秦漢宮廷“複道”

秦漢史籍多處說到“複道”。秦始皇大治宮室,曾“為複道,自阿房渡渭,屬之鹹陽”,又“令鹹陽之旁二百里內宮觀二百七十複道、甬道相連”。西漢長安“桂宮周匝十里,內有複道,橫北渡,西至神明台”,“北宮有紫房複道通未央宮”,漢哀帝祖母傅太后“從複道朝夕至帝所”,由於往來方便,以致經常幹擾最高行政事務,“使上不得直道行”。

複道作為一種特殊的交通道路,或可長達數十里。梁孝王經營睢陽城,“大治宮室,為複道,自宮連屬於平台三十餘里。”

秦漢時代宮禁甚嚴,省中事不得外泄。漢成帝時孔光為尚書,“沭日歸休,兄弟妻子燕語,終不及朝省政事。或問光:‘溫室省中樹皆何木也?’光嘿不應,更答以它語。其不泄如是” 。正因如此,對於宮廷複道的具體情況曆史文獻記載不多,至今難以確知。但是我們將文獻中的片斷記載結合秦漢文物材料進行分析,也可大致瞭解其概況。

2.有關“複道”的文物資料

《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記述漢初劉邦採納張良建議及時封功臣事,涉及雒陽南宮的“複道”:

(漢六年)上已封大功臣二十餘人,其餘日夜爭功不決,未得行封。上在雒陽南宮,從複道望見諸將往往相與坐沙中語。上曰:“此何語?”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謀反耳。”

劉邦於是從張良計,先封“平生所憎”之雍齒以示群臣,平息了不安定情緒。這裏所謂“複道”,裴駰《集解》引如淳曰:“上下有道,故謂之複道。”看來,複道是類似陸上高架橋式的空中道路,因而劉邦可以居高臨下窺見諸將偶語。

江蘇徐州漢畫像石有表現人似乎循屋頂行走於兩座樓閣之間的畫面,大概可以說明複道的形式,與宮殿建築比較,這當然是極其苟簡的複道結構。

武威雷台漢墓出土綠釉陶樓閣所見複道武威雷台漢墓出土綠釉陶樓閣所見複道

1969年甘肅武威雷台漢墓出土的陶樓,四隅角樓以及門樓之間有道淩空相通,這種建築形式,或稱“飛橋”“天橋”,提供了“複道”的實體模型。

甘肅敦煌第148窟壁畫所表現的唐代佛教寺院建築中,可以看到“複道”的形式。不相毗連的高層閣樓借用這種高架建築結構互相溝通。從山西大同華嚴寺薄伽教藏殿壁藏西面立面,可以看到兩組藏經的壁櫥間“做成天宮樓閣五間,飛越窗上,以圜橋與左右壁櫥相連接” 。秦漢宮殿區繁綺華貴的“複道”形式,亦當大略如此。

3.“複道”與“橋”

“複道”是相對的亭樓之間相與連通的空中道路,行人因此得以“度”。

漢文帝行中渭橋,曾有人從橋下走出,驚乘輿馬。王莽時灞橋失火被焚燬,據說火災起因是橋下所寄居的貧民取暖用火不慎。看來,秦漢橋樑建築已包括平闊灘地上長長的引橋。複道之出現,可以理解為引橋在陸上的延長。有的學者稱這種建築形式為“飛橋”或“天橋”,顯然注意到“複道”設計的最初起由是受到橋樑建築的啟發。而秦始皇“為複道,自阿房渡渭”,西漢桂宮“內有複道,橫北渡”的文字記載中所謂“渡”與《說文》所謂“度”同樣,可以證實這一推論。

4.“複道”立體交叉形式

一般認為,複道,即上下有道,尊貴者行複道上,有利於保證安全,然而,這樣的理解仍不足以完整地說明複道的作用。應當看到,複道淩空而行,並不必與下邊的道路方向一致。因此,在行人車馬繁錯擁雜的地段,複道的出現,也顯然起到便利交通的作用。

《史記》卷九九《劉敬叔孫通列傳》說到漢惠帝在長安城中經營“複道”的經過:

孝惠帝為東朝長樂宮,及間往,數蹕煩人,乃作複道,方築武庫南。叔孫生奏事,因請間曰:“陛下何自築複道?高寢衣冠月出遊高廟,高廟,漢太祖,奈何令後世子孫乘宗廟道上行哉?”孝惠帝大懼,曰:“急壞之。”叔孫生曰:“人主無過舉。今已作,百姓皆知之,今壞此,則示有過舉。願陛下為原廟渭北,衣冠月出遊之,益廣多宗廟,大孝之本也。”上乃詔有司立原廟。原廟起,以複道故。

這一段複道,用於“東朝長樂宮”,設計出發點在於避免“數蹕煩人”,不再動輒清道戒嚴,影響交通,顯然是一種立體交叉形式。討論秦漢時代的複道,當然不能忽視它作為我國早期立體交叉道路的意義。

5.馬王堆帛書《駐軍圖》中的“複道”

“複道”不僅僅是宮室建築形式,又是軍事防禦系統中的有效結構之一。《墨子·號令》:“守宮三雜(匝),外環,隅為之樓。內環為樓,樓入葆宮丈五尺,為複道。”《墨子·雜守》:“閣通守舍,相錯穿室:治複道,為築墉,墉善其上。”

這種複道應如所規定的“守樓”的形式,“令下無見上,上見下,下無知上有人無人”,以利於軍事防禦。

馬王堆帛書地圖所見“複道”馬王堆帛書地圖所見“複道”

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書《駐軍圖》中標識有“箭道”二字的城堡上,可看到有道路蜿蜒折下,道路旁標有“複道”二字,說明漢代城防工事中包括“複道”形式,以俯視、控製周圍地面,並以此與城外其他防務設施相聯繫。《駐軍圖》中三角形城堡設置“複道”的一面與其他兩面比較,正缺少崛起的亭樓,“複道”本身應可作為補充。“複道”中段的四邊形符號當為墩台,“複道”通向河邊,營造目的似為控製渡口,以與對岸的“周都尉軍”接應。

6.“複道”“閣道”

東漢時,高台建築逐漸減少,隨著建築工藝的進步,多層樓閣大量增加,複道這種建築形式更興盛一時,東漢宮殿中“複道”建築得到進一步發展。《後漢書》卷一上《光武帝紀上》:“車駕入洛陽,幸南宮卻非殿,遂定都焉。”李賢注引蔡質《漢典職儀》說:“南宮至北宮,中央作大屋,複道,三道行,天子從中道,從官夾左右,十步一衛,兩宮相去七里。” 是南北宮間有劃分三條分行帶的“複道”規模至於長達七里。

《後漢書》卷六九《竇武傳》記載,王甫與鄭颯“共劫太后,奪璽書,令中謁者守南宮,閉門,絕複道”。控製“複道”,是發起宮廷政變的重要措施。

據《續漢書·百官誌四》記載,當時宮廷中甚至專門設置稱為“複道丞”的職官:

中宮署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中宮清署天子數。女騎六人,丞、複道丞各一人。本注曰:宦者。複道丞主中閣道。

焦作出土七層彩繪連閣陶倉樓複道結構焦作出土七層彩繪連閣陶倉樓複道結構

“複道丞主中閣道”的說法值得注意。“複道”與“閣道”有密切關係。《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為複道,自阿房渡渭,屬之鹹陽,以象天極閣道絕漢抵營室也。”司馬貞《索隱》:“謂為複道,渡渭屬鹹陽,象天文閣道絕漢抵營室也。常考《天官書》曰‘天極紫宮後十七星絕漢抵營室,曰閣道’。” 《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言“複道”,裴駰《集解》:“韋昭:‘閣道’。”“閣道”實際是“複道”的一種變化形式,可能是上有頂,側有壁的空中樓廊。東漢宮中“複道”多為“閣道”。《後漢書》卷六九《何進傳》記載:

(張)讓等入白太后,言大將軍兵反,燒宮,攻尚書闥,因將太后、天子及陳留王,又劫省內官屬,從複道走北宮。尚書盧植執戈於閣道窗下,仰數段珪。段珪等懼,乃釋太后。太后投閣得免。

漢明帝東巡郡國,留馮魴宿衛南宮。《太平禦覽》卷六九九引《東觀漢記》:

永平中上行幸諸國,敕魴車駕發後將緹騎宿玄武門複道上。詔:南宮複道,多惡風寒,老人居之,且病痱苦,內者多取帷帳,東西竟塞諸窗,望令緻密。

“複道”有“窗”,當為“閣道”,“窗”有南向及東西向者,知此“複道”走向曲折。

“閣道”很可能是宮廷“複道”的高等級形式。秦阿房宮“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秦鹹陽宮“南臨渭,自雍門以東至涇、渭,殿屋複道周閣相屬”。阿房宮“規恢三百餘里,離宮別館,彌山跨穀,輦道相屬。閣道通驪山八十餘里”。遺憾的是遺存至今的秦漢畫像中看不到明確表現閣道的畫面。徐州漢代畫像所見樓廊可能接近“閣道”的形式。我們還可以通過後代一些樓殿、亭橋、廊橋,大致瞭解“閣道”的概貌。

《秦漢名物叢考(增訂版)》,王子今著,新星出版社202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