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許願《離地半尺》:解碼曾經的香港流行音樂

2022年,港樂音樂綜藝《聲生不息》讓沉寂許久的香港流行音樂再度回到大眾視野,掀起懷舊浪潮。除了林子祥、葉蒨文、楊千嬅、李克勤等16組歌手之外,《聲生不息》也請到音樂人許願作為節目高級音樂顧問。

《離地半尺》書封。

最近,許願的新書《離地半尺》出版,關於這本書,許願介紹:“我以歌手導師和音樂顧問的身份參與到《聲生不息港樂季》的製作,將我熱愛一生的港樂,捧在觀眾眼前,但十二期的體量怎麼能容納完長達幾十年的經典歲月和細枝末節。因此我寫了這本《離地半尺》,一本講述港樂故事的書,一本愛意之書。”

許願是一位資深音樂人和作曲家,他製作音樂專輯30多張,一半以上超白金銷量,超八十首上榜歌曲。在《離地半尺》中,他帶領讀者回到20世紀七、八十年代。書中第一部分,許願講述了自己對於彼時紅極一時的粵語歌曲,包括《千千闕歌》、《海闊天空》、《萬水千山總是情》等的觀感和創作故事;第二部分中是作者對於港樂的一些總體性觀察,講述港樂怎樣崛起、走向巔峰、進入超越的年代,又遇到了怎樣的阻礙…… 

許願許願

從“英雄類型”講起

在《離地半尺》中,許願用書寫的方式記錄港樂的細節故事。

他引用黃霑所寫的一段內容來標識粵語歌曲的被發現與接受:“幾乎所有論者都一致認為,1974年,無線電視劇主題曲《啼笑因緣》的出現,是香港社會各階層普遍接受粵語流行曲的開始……(這首歌)是香港流行音樂的分水嶺。此曲面世之後,香港人不再歧視粵語歌曲。接下來,一串作品湧現,香港音樂找到了自己的獨特聲音。”

時間來到1977年,粵語流行歌曲已經變成了全世界華人的潮流,再沒有人歧視粵語歌曲了,這不只是主流文化的改變,還是音樂曆史的改寫。從1977年到1983年,香港樂壇熱鬧非常,歌手們紛紛來到香港發展成歌壇新秀。

許願介紹,這一時期主要有四類歌手,第一類就是像甄妮一樣從台灣省過來的歌手;第二類是本來唱粵語時代曲的一群人,最成功的當屬汪明荃和鄭少秋,他們是TVB電視劇的當家花旦和小生;第三類是唱國語時代曲的香港歌手,這一類最後成功轉型的不多,最有代表性的是徐小鳳;最主要的是第四類,從唱英語歌曲轉型過來的歌手,這一類型歌手的轉型最成功,人數也是最多的。這也許反映了西方文化對粵語流行音樂文化的影響力。

這一時期隨著眾多武俠主題的電視劇的播出,“英雄類型”的歌曲也崛起。

在新書《離地半尺》中,許願分享了自己年輕時聽到羅文的《滿江紅》這首歌的感受,他說這首歌對他產生重大影響,讓他執著於“尋根”,讓他擁有了自己的文化認同感。許願認為,包括《滿江紅》《萬水千山縱橫》等在內的“英雄類型”歌曲的熱風吹過了整個20世紀八十年代。

到了20世紀九十年代,《男兒當自強》、《滄海一聲笑》像是要為英雄類型做一個總結一樣橫空而出。

之後羅大佑寫給梅豔芳的《女人心》、劉德華的《一起走過的日子》,以及陳小春的《戰無不勝》《亂世巨星》和鄭伊健的《友情歲月》在創作上都有了新的曲風、編曲、性格和角度,“反英雄”主義出現了,“英雄”這個文化母題在音樂上不停地進化,但到了今天,“英雄”已經不再是中文流行音樂的主流題材了。

與那些熠熠生輝的人的合作

許願是地道的中國香港人,他在九歲生日時收到哥哥送的《萬世巨星》雙黑膠唱片,便埋下了音樂的種子。少年留學海外時,得到音樂劇大師 Grace Macdonald 的啟蒙,後成為專業舞台劇演員,並一直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和香港流行音樂的滋養,那時的許願是港樂的旁觀者。

回到香港後,許願被TVB錄用,踏入風頭正盛的香港樂壇。他參與了數以百計的演唱會和大型綜合性節目的製作,並和年少的偶像們如許冠傑、羅文、林子祥、汪明荃、鄭少秋、蘇芮等合作,並且許願第一位合作的藝人便是張國榮。

許願在書中以親曆者的身份講述了他與這些熠熠生輝的人的交往,他介紹,1988年,張國榮的地位更上一層樓,但是他遭受的事情也更多:

“我記得有一次,我們兩人在一家高級食府吃飯,他跟我說起那幾年他的生活有多難。他舉了一個例子:之前,就是在這家食府,他坐在我們當時坐的同一個位置,突然莫名地被旁邊的一個客人——一個譚詠麟的粉絲罵了整整兩小時,那人罵的話句句都很難聽,充滿了人身攻擊,但那人並不是直接對張國榮說的,而是用張國榮能聽到的音量,假裝‘教導’他身邊一個年幼的女孩,說一些類似‘某人耍手段、名不副實’之類的刻薄話語。聽到這裏,我驚問張國榮當時為什麼不離開,他說如果他離開了就代表他輸了,他不能讓這樣沒有品德的人贏。可是,有品德的他,一句話都沒有反擊。”

除了個人交往,許願談了更多與這些音樂人在音樂製作領域的合作。許願分享,對自己而言,“創造偶像,在於發掘他們的光環去閃爍時代。”也正是抱著這一理念,他為張國榮作曲《今生今世》;幫助正處於迷茫的林憶蓮找到定位,為她製作《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 為港星打開了中國台灣市場,更以《都市觸覺III 之Faces & Places》專輯打破了當年香港樂壇最年輕的紀錄,取得了“最佳唱片監製”大獎。

許願在書中也寫下許多對行業的觀察,他回憶,1990年比起1980年,香港的音樂人才不只是數量上的雙倍之增,而且才華的精彩度也上升得一樣高,但卻讓音樂人們產生一種悲觀情緒,究其原因,是因為“身處行業內的我們就好像在熱鍋裡,很清楚在進入20世紀90年代沒多久,香港音樂就已經被幾個音樂獎項、某些唱片公司高層和某些媒體操縱。1989年,張國榮封麥和退出樂壇事件其實已經告訴我們很多關於當時行業內的不理想狀態,我們不願多提起,就當作張國榮是因為自己的私人原因退出樂壇,這樣把事情帶過了。之後沒多久,舞台上王者之風的梅豔芳也突然宣佈不再開演唱會了。透過種種蛛絲馬跡,你會發現雖然當時的唱片工業在商業上是前所未見的好,演唱會也場場滿座,但維護好音樂的人實在太少。”

關於當下的音樂行業,許願談道:“去年的某一天,我的一個朋友給我發來某平台的一個視頻,內容是兩位不知名的視頻博主在談流行音樂。為了所謂的流量,這兩個人在自己並不懂的專業上隨意發揮。如今這個時代,任何人都可以自己製作視頻,這是好事。不過因此產生大量沒有內涵也沒有人理、自以為權威卻沒有營養、似是而非的東西,這就是壞事了。”

關於這一段港樂的發展曆史,許願談道:“故事實在太多,已然是沒有辦法盡錄,但希望能把能粵語流行音樂的前十幾年——它的開始和發展,好好梳理。這樣總比大家靠猜測去瞭解這段曆史來得更好一些吧,這也是我寫這本書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