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訂機票遭遇“一分鍾內三次變價”,春秋航空:實時價格變動正常

近日,消費者張女士向澎湃質量觀投訴平台(https://tousu.thepaper.cn)反映, 3月21日,她在旅行平台購買上海到西寧的機票,不料一分鍾內機票價格發生三次變化,從945元漲到959元後又漲到了1120元。

對此,旅行平台回覆澎湃新聞稱,“機票定價權在航司。平台如實展示航司的價格,為客人提供預訂服務”。春秋航空公司則表示,“旅行平台顯示的機票價格,在旅客購票時會從春秋再進行抓取,所以實時價格變動是正常的”。

消費者投訴:

張女士介紹,3月21日,她通過一家旅行平台預訂了一張春秋航空9C6833次機票,準備從上海到西寧,“價格當時是945元。我通過訂票窗口點進去,支付密碼輸完了之後,顯示交易失敗”。

“後面我重新搜索這趟航班,航班的界面、時間都沒改變,點進去也是同一個鏈接,但價格變成了959元。”張女士說,因為急於購買加上漲幅不太高,於是她再次下單。

“但是又遇上同樣的操作,我已經輸入完支付密碼,結果平台提醒說交易失敗,讓我返回重新查詢。”張女士介紹,當她再點進9C6833次這趟航班的鏈接,價格卻變成了1120元。

“整個過程大概也就在一分鍾。” 最終,張女士以1120元購買了機票。不過對一分鍾內機票變價三次,她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

“我輸完了支付密碼,表示消費過程在我這裏就已經結束了。最終沒有買成機票,責任在旅行平台。”事後,張女士通過旅行平台投訴渠道聯繫到相關工作人員,“平台那邊說,兩次的錢都沒有支付成功,所以不能算數”。

張女士稱,她與旅行平台就機票“一分鍾內變價三次”進行了兩天的交涉,但對方從始至終沒能給予她一個滿意的答覆。

企業回應:

就此糾紛,涉事旅行平台回應澎湃新聞稱,“平台的機票價格與航司直連,受供需關係影響,價格波動是正常情況”。

對於張女士兩次支付遭遇訂單失敗的問題,平台回應,這也是價格波動導致的。“支付後平台會嚐試出票,出票失敗就是價格發生變化,”旅行平台相關人員說,“消費者在支付環節中,平台核實到航司變價,所以及時攔截了訂單”。

“航司的不同座位價格不同。這種情況一般是消費者買票時候,有其他用戶先於其完成了支付,買走了這個價格的艙位。”相關人員進一步解釋。

當記者詢問一分鍾內機票價格為何三次變化,相關人員回覆,“是可能出現的。航司按艙位售賣,隨定隨售。平台會儘可能縮短價格更新的時間,但上遊變價不可避免”。

春秋航空公司在回覆澎湃新聞時則表示,“旅行平台顯示的機票價格,在旅客購票時會從春秋再進行抓取,所以實時價格變動是正常的”。

“像是前一個艙位價格售罄,就會自動跳到第二檔。這個事情也並不罕見。”春秋航空相關人員說。

張女士表示,“能夠接受春秋航空的相關解釋”。但對旅行平台的回應,她仍持懷疑態度,“我沒有看到平台顯示餘票數量有所變動,二次購買依然失敗就說明平台的購買過程是有問題的”。

張女士希望旅行平台能出示相關訂單,以證明他人在相近時間點購買了同次航班。對此,平台回覆稱,航司接入平台不僅有這一家旅行平台,且出於信息安全,無法出示他人購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