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園”包子 90年前就玩起了“饑餓營銷”

“九園”在民國報紙上登的廣告 “九園”在民國報紙上登的廣告

□陳小林

1931年,“九園”在重慶較場口附近的魚市街開業。1933年,“九園”被收入城市黃頁,列為特色名店,後又多次列入民國時期的《重慶指南》。到了2014年,九園包子製作技藝被納入“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5年“九園”被認定為“重慶老字號”。“九園”這個90年前創立的品牌,經曆了多年風霜雨雪的反複捶打,直到今天依然受到食客們的追捧,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半路入行,蘇澤九敗走西三街

要說“九園”,得從其第一任老闆蘇澤九說起。

蘇澤九是四川內江人,原為四川督軍熊克武的副官,參加過北伐。1928年複員回到內江做起了食品買賣。不久,由於生意虧本,只得在哥老會混飯吃。後因打點沒到位,被駐軍的一個團長惦記上了。俗話說,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雖然蘇澤九也是丘八出身,但那已經是過去式了,落魄的鳳凰不如雞,惹不起,咱就躲吧!於是遠走重慶求財。

經朋友幫助,蘇澤九在重慶西三街開了一間中餐館,取名“浦德食店”。蘇澤九生性好吃,有收集菜譜的嗜好。自以為懂吃,開餐館是手到擒來的事,哪曉得卻踩虛了腳。西三街位於重慶下半城商業場,當年這裏是重慶商業中心,商賈雲集,行人如織,酒樓食肆林立,名菜名點多了去了,西餐俄菜、日韓料理紛紛登陸。餐飲市場異常繁榮。

做餐飲生意最講究天地人和,“浦德食店”占有天時地利,獨缺人和,蘇老闆雖略知食事,畢竟隔行如隔山,外無人脈關係,內無烹調高手,沒有一群忠實顧客,開始時生意尚可,後來每況愈下,只得交學費走人。

一炮打響,包子鋪開饑餓營銷先河

西三街铩羽而歸,讓蘇澤九鬱悶不已,做夢都想東山再起。於是,1931年用公孫長治資助的2000塊大洋,在較場口魚市街租賃了一幢二樓一底的小樓房另起爐灶,取名“九園”。

關於這個店名,還有一段龍門陣可擺:新店開張,肯定不能再用老招牌。用啥子店名好?這可難住了蘇老闆。於是他向書畫家公孫長治討教,公孫曾在熊克武手下任參謀長,是蘇的老長官,以足智多謀和多才多藝而聞名。公孫略一沉思,說就叫“九園”吧!一來嵌進你名字中的“九”字,說明這個館子是你蘇澤九開的;二來“九”是中國數字中最大的,代表多,寓意長久興旺,賺錢多多。蘇澤九聽後連連稱絕,

於是,公孫飽蘸濃墨,在宣紙上用孩兒體寫下了“九園”兩個大字。據說,當年公孫長治題寫招牌時,剛寫完最後一筆,窗外傳來巴縣衙門放午時炮的聲響,公孫擱筆笑曰“此乃大發之兆也”。

蘇澤九重開餐館,避開了競爭激烈的中餐,專營特色小吃,從內江請來名廚鄭均林主理廚政。鄭大廚不僅長於紅白二案,且還會西餐。蘇、鄭二人合計後,先推出青菠面、鯽魚麵、鱔魚麵、稀滷麵、脆臊面等十餘種葷素麵條,一經上市,迎來如潮好評。試水成功讓蘇老闆信心滿滿,決定開發新品種。鄭大廚又以內江名小吃“一品點心”為基礎,博采眾長,在製皮、調味、做工上花了大量心思,研發出具有獨特風味的鹹包和甜包。

鹹包為醬肉餡,甜包為玫瑰附油餡。在製作包子皮時,麵粉內加入飴糖、牛奶反複搓揉,蒸出的包子潔白鬆泡,花紋清晰。鹹包細嫩醬香,口感豐富;甜包甘甜油潤,爽口不膩。包子不以個出售,而是以客出售,一客兩個,甜鹹各一,統稱“九園包子”。

“九園”的包子選料上乘,做工精細,現做現賣,每天只做500客。上午10點開門,售完為止,絕不多做。即使豪強霸道、上司大人、熟人後門來了,沒有就是沒有,要吃,請明天早點來排隊!在90年前就採用定時限量的經營方式,算不算“饑餓營銷”的鼻祖?

面對蘇澤九這種“裝腔作勢”的經營作風,顧客反而服氣得很。一時間饕餮食客、達官巨賈蜂擁而至,爭相購買。店裡為方便客人攜帶,用竹簍包裝出堂,供車船旅客途中食用或餽贈親友。

1934年,蘇澤九又從內江請來閔祖槐等一眾大廚,“九園”如虎添翼,再增炒菜、涼菜系列,發展成一家中型綜合性餐館。不僅包子出名,其他麵食和炒菜也大受歡迎。

生意火爆,八園十園來打“巴壁”

“九園”生意做得“水翻河翻”,讓同行眼紅,於是有自稱蘇老闆兒子的人在小什字開了一家小食店,取名“十園”,意思是“九園”之後。後來又有人在天官街模仿“十園”也開了一家小食店,取名“八園”,表示自己是和“九園”扯得上關係的。總之,好多人都在想方設法打“九園”的“巴壁”。

產品、技術是餐飲製勝核心,“九園”大廚鄭均林、閔祖槐、羅俊之、關玉祥個個都是川中名廚,人人皆有拿手絕活,從中隨便拉出一個,就可把“八園”“十園”的草台班子甩幾條街。看見別人做得順順噹噹,自己摸到起卻是棍棍棒棒,“八園”包子、“十園”包子出籠後,終因火候不夠、底氣不足而曇花一現。

有位富家小少爺,家裡不乏西式早點,三明治、比薩、甜品、水果沙拉應有盡有。但他卻對“九園”包子情有獨鍾,每天必吃。由於店家每天定時限量供應,家中傭人一次去晚了沒買到,又怕小少爺“不依教”,趕緊去天官街“八園”買包子,想“麻麻雜雜”地矇混過關。哪曉得包子買回家,小少爺還未吃就皺起了眉頭,只咬了一口就把兩個包子給扔了。傭人再也不敢懈怠,每天準時去“九園”排隊買包子。

正當“九園”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時,不知是想功成身退,還是看破紅塵,蘇澤九皈依佛門,1935年以20兩黃金將“九園”轉讓給傅文彬經營。傅是蘇的姨妹夫,當時在楊森部下任團長。在傅文彬的打理下,“九園”生意到了鼎盛時期。1939年“五三”“五四”重慶遭日機轟炸後,傅文彬將“九園”轉給南京人孫伯清經營。1945年孫伯清又轉給張壁成。其間,該店先後遷至關廟街、縣廟街、磁器街、新生市場、五四路、道門口、打銅街、中正路等處經營。

1948年末,時局動盪,經濟蕭條,大小餐館紛紛倒閉,“九園”難以為繼被迫關門歇業,由一家叫“益林小餐”的餐館接手,“九園”廚師也全部轉入“益林小餐”,一年後“益林小餐”也黯然謝幕。

1949年重慶解放,在川鹽銀行工作的申治華離開了銀行,申家原是“九園”股東,對“九園”有特殊情結,於是申治華、王成玉夫妻二人決定召集舊部重開“九園”。1950年初,“九園”在打銅街重新開業,王成玉成為老“九園”的最後一任老闆,直到公私合營。

20世紀80年代,重慶有兩家“九園”,民族路(小什字羅漢寺斜對面)、上清寺(中山四路人民小學對面)各一家。

九園之路,故事裡面還有故事

“九園”包子名聲在外,一提起“九園”,很多人以為是包子專賣店,其實這是一家綜合性餐飲店,包子好吃,麵條和冷菜也相當精彩。民族路“九園”傳承了老九園的經營特色,以供應包子為主。中晚餐則供應抄手、鱔魚麵、雞絲麵、陳皮牛肉等。

“九園”的伊府面,製作頗為考究。保持了清代的基本製法,外焦里嫩,香而不膩,備受顧客稱道。有些老顧客至今談起,仍津津樂道;而三鮮燴面則是用雞肉、火腿、玉蘭片及奶湯燴製的中高檔麵食,由鄭均林的大徒弟羅俊之製作,曾盛極一時,食者絡繹不絕,老年尤甚。現仍有老顧客唸唸不忘。可惜,到20世紀末,“九園”與眾多老字號一樣流離失所,淡出市民的視線。重慶老饕望眼欲穿,何日再聞“九園”飄香?

2011年10月,“九園”復出,在上清寺重裝開業,老顧客奔走相告,新食客躍躍欲試,每天門前都排起買包子的長龍,重慶各大媒體爭相報導。此時,文前提到的那位小少爺已是耄耋老人,從國外回重慶省親,看到“九園”門前排隊買包子的人群,立刻被一種溫馨熱烈的氛圍所沁潤,激起了多年未曾有過的衝動,馬上加入隊列之中……當他拿到曾伴隨自己度過童年時代和少年歲月的“九園”包子時,眼睛濕潤了,留下了“狗不理南翔,鼎泰豐奶黃,包點王中王,當數九園香”的感言。天津狗不理、上海南翔、台灣鼎泰豐、廣州奶黃包號稱中國包子中的四大頂級品牌,老先生對“九園”包子讚譽超過了四大名包,真是對“九園”包子一往情深。

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糖、高脂肪的九園甜包(玫瑰附油包子)由於少有人問津,已漸漸淡出食壇,“九園”包子也就由過去的成雙成對,變成了現在的“貴州的鴨兒——單放”。如今“單放的鴨兒”口味似乎已沒了最初的感覺。有人說,包子沒變,是吃包子的人變了!一隻鴨子“灰呱了(飛走了)”,剩下的這隻“單放”的鴨子會不會也“灰呱了”,恐怕要看“養鴨人”有多少留住這隻“鴨子”的道法了!

(作者退休前系重慶渝中商業發展公司調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