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利率迎新考核 存款利率還有下行空間嗎

轉自:澎湃新聞

  進入4月以來,河南、湖北、廣東多家中小銀行下調存款利率引發關注。與此同時,澎湃新聞也發現,4月10日,利率自律機制發佈《合格審慎評估實施辦法(2023年修訂版)》(下稱2023版)。

  與《合格審慎評估實施辦法(2022年修訂版)》相比,2023版在“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的評估指標及標準”中增添了一項內容,即“存款利率市場化定價情況(扣分項)”。有機構認為,這或許成為近期部分中小銀行下調存款利率的原因之一。

  在2022年4月,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也曾召開會議,鼓勵中小銀行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下調10個基點(BP)左右;這一要求應並非強製,但做出調整的銀行或將對其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有利。

  “就部分銀行降低存款利息落地情況看,此次存款利率下調可能與2022年4月的情況類似,即中小銀行依據利率自律機制,下調存款利率上限。”開源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陳曦指出。

  相較於2022版,2023版將存款利率市場化定價情況作為“定價行為”中的扣分項,也為定量指標。

  2023版指出,存款利率市場化定價情況,主要考察銀行按照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要求,落實存款利率合意調整幅度的情況。若銀行各關鍵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利率季度月均值較上年第二季度月均值調整幅度低於合意調整幅度的,在“定價行為”得分(總分100分)基礎上扣分。評分標準為:1年、2年、3年、5年期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加權平均利率降幅低於合意調整幅度的,每個期限扣5分。各期限加分累加計算,最多扣20分。

  近年來,存款利率是政策部門主要關注點之一,政策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規範存款市場行為。有銀行業內人士向澎湃新聞指出,目前還不理解2023版“合意調整幅度”具體指什麼,但對銀行來說肯定多了考核指標,具體落實還需要研究。

  也有銀行業內人士告訴澎湃新聞,其所在的支行大額存單額度已經非常缺了,很久沒有分到過大額存單額度了,特別是在理財產品淨值化背景下,銀行存款需求一直走高,存款利率或還有進一步下行空間。

  中信證券近期研報指出,從監管趨勢來看,存款利率下調是央行推動實體融資降成本的改革必經之路。回顧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並結合當前銀行經營情況和經濟修復節奏來看,存款市場利率確實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