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銀行下調存款利率 未來還會再調嗎

中國商報(記者 王彤旭)繼六大行集體下調存款掛牌利率後,多家全國性股份製銀行紛紛跟進下調存款利率。

6月12日,包括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等在內的11家全國性股份製商業銀行宣佈,從當日起下調部分人民幣存款利率。

總體來看,此次活期、定期存款利率均有所下調,下調幅度普遍為5—15個基點。調整後,上述股份製銀行人民幣活期存款年化利率為0.2%,與六大行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加上此次下調,全國性銀行已經進行了四輪降息,全國性銀行存款產品掛牌利率已全面轉入“2時代”。

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的福建省工商銀行閩都支行智慧大廳內,稅務和銀行部門的工作人員正在向市民宣傳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圖片由CNSPHOTO提供)

下調5—15個基點

在定期存款的調整方面,上述11家銀行兩年、三年、五年的中長期定期存款下調幅度比活期存款更大,為10—15個基點。

具體來看,三個月、六個月、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各檔定期存款,除招商銀行與六大行利率保持一致外,其他股份製銀行利率基本均略高於六大行。此外,與六大行類似,各家股份製銀行的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均沒有調整。

其中,在今年5月剛剛進行過一次利率調整的三家股份製銀行——渤海銀行、恒豐銀行、浙商銀行目前存款掛牌利率在股份製銀行中最高:渤海銀行、恒豐銀行二年、三年、五年期定存利率由2.4%、2.95%、2.95%調整為2.3%、2.8%、2.8%,浙商銀行由2.4%、2.9%、2.95%調整為2.3%、2.75%、2.8%。

對於多家銀行集體調降存款利率的原因,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一方面是由於銀行面臨較大淨息差下降壓力,需要降低負債成本穩定淨息差;另一方面是由於下調存款利率的銀行存款利率相對較高或者前期沒有下調;還有,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對存款利率市場化定價進行考核也是存款利率下調的推動因素。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存款利率下調,銀行資金成本下行,有利於為貸款報價利率(LPR)的進一步下行預留空間,從而利好企業和個人融資成本的進一步下降。

為什麼要下調利率

銀行下調存款利率並非新鮮事,其中,調節負債成本、穩定息差水平被業內人士視為是重要原因。

淨息差,即銀行淨利息收入和銀行全部生息資產的比值。因為利息淨收入是國內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所以淨息差也是衡量各類銀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淨息差越高,銀行盈利能力越強。但目前,銀行淨息差已跌至曆史新低。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的數據顯示,銀行業2023年一季度淨息差為1.74%,較2022年四季度的1.91%下降0.17個百分點,再創曆史新低。

“淨息差整體下行是行業趨勢。”財通證券在研報中稱,面對淨息差收窄的壓力,上市銀行通過調整資產負債結構和下調存款掛牌利率多項舉措壓降負債端成本。

淨息差怎樣才算合理?或可作為參考的是,1.8%被普遍視為銀行維持合理利潤的淨息差參考線。

根據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今年4月發佈的《合格審慎評估實施辦法(2023年修訂版)》,將淨息差的評分標準設定為:“不低於1.8%(含)”為100分,否則將被扣分。

當前,銀行業到了迫切需要打響“息差保衛戰”的時刻。

為了進一步降低負債成本,國有行、股份製銀行本次調降利率涉及的存款類型集中於二年、三年、五年的定期存款,利率相對較高的長期性存款成為重點下調對象。

以招商銀行為例,此次整存整取兩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人民幣定期存款利率分別降至2.05%、2.45%和2.50%,此前分別為2.15%、2.60%和2.65%,分別下調10個基點、15個基點和15個基點。

存款利率到“底”了嗎?

未來銀行存款利率還會繼續下調嗎?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答案是肯定的。

中金公司研報認為,未來1—2年存款平均利率仍有約20個基點的進一步降息空間(不包括此次降息),主要邏輯基於2020年以來銀行貸款利率已下行超過2017年的低點,而存款利率2020年基本持平,仍高於2017年水平約40個基點;其中約15個基點為存款定期化的影響,25個基點為存款利率上行導致。

此番11家股份製銀行下調存款利率後,預計還會有許多中小銀行陸續跟進。

“之前我一直把錢存在四大行,因為利率越來越低,去年底到期後就一直沒有再存。前兩天去本地銀行打聽,得到的回覆是現在還沒調,但不久後肯定會下調,我就趕緊存上了。”江蘇人小萌告訴記者。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趙廷辰此前表示,淨息差收窄對中小銀行的壓力更大,中小銀行對降低存款利率、穩定淨息差的訴求更為迫切。去年9月國有大行調降存款掛牌利率後,股份製銀行、中小銀行紛紛跟隨下調了存款利率。預計本次大行降息後,股份行、中小銀行也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陸續跟進。

多家銀行存款利率下調,儲戶儲蓄意願如何?

“其實存款的根本目的還不是為了利息,而是為了在需要用錢的時候能有底氣,所以除非本金有風險,否則還是要存銀行。”小萌說。

“在我還未找到比存款收益更安全穩健的理財、投資渠道之前,我還是會存錢。”山東濰坊人小舟說。

就存款利率下調對儲戶的影響,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表示,目前,存款利率下調並未影響居民對存款產品的態度。經濟增長速度決定了無風險收益水平,不應期待很高的無風險收益水平。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從中長期看,市場無風險利率下降是大勢所趨。因此,對於居民來說,一定要平衡好風險和收益來綜合進行資產配置。如果要追求高收益,那麼必須承受高風險;如果要追求穩健的收益,可以在存款之外,適當配置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貨幣基金,以及儲蓄國債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