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失慘重,全部平倉!

作 者丨陳植

編 輯丨李玉敏

圖 源丨圖蟲

美國散戶再度狙擊專業投資機構,但這次是中國私募基金“認栽”。

近日,深圳善道投資總經理楊群勇發佈《給持有人的一封信》表示,他終於做出一個決定,平倉所有的美股空頭,結束這個纏繞大家兩個多月的夢魘。

楊群勇表示,經曆了去年上半年中概的回撤,開始引入了Long-Short對衝模式,在下半年成功地將產品拉出了泥潭。這個短暫的成功,讓公司一度認為自己找到了一個最好的模式,能夠依靠自己的選股眼光,既創造阿爾法,也控製回撤。

“但是,今年卻栽了。沒有想到在這麼高利率下,美股居然跑出這麼大的牛市,雖然公司買中了美股今年漲幅最大的 AI 和算力,然而用來保護多頭的美股垃圾空頭個股的漲幅遠遠高於多頭,完全吃掉了多頭的收益,尤其最近,美股散戶以逼空的名義,瘋狂的炒作垃圾股,越臭越香,更令產品損失慘重,初步估算,已經給產品淨值帶來了超過 15%的淨損失。”他指出。這迫使他最終決定平倉所有的美股空頭。

令市場頗感好奇的是,到底是哪些美股垃圾股令善道投資“折戟沉沙”。

一位國內私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目前他們也不知道善道投資到底“踩雷”了哪些美股垃圾股。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今年以來Riot Platforms、Carvana Co與Upstart Holdings Inc等不被華爾街專業投資機構看好的散戶抱團股股價持續大漲,可能是迫使善道投資清倉美股空頭止損的重要原因。

在他看來,在經曆去年散戶追捧AMC、GameStop等績差股令華爾街投資機構沽空策略遭遇巨虧後,眾多華爾街對衝基金已紛紛撤出“Long-short”投資策略。究其原因,是他們發現不少績差股在散戶狂熱追捧下,其股價走勢變得難以預測且波動幅度急劇擴大,令沽空策略存在極大的失敗風險。

“事實上,不只是善道投資,不少華爾街對衝基金也遭遇多次踩雷,不敢再涉足散戶抱團股的沽空套利。”這位國內私募基金經理向記者強調說。

這背後,是美股正呈現奇特的兩極分化趨勢,一是特斯拉、英偉達等AI、新能源汽車行業績優股持續受到專業投資機構“眾星捧月”而股價大漲,二是一些新能源汽車、移動互聯網行業績差股即便存在業績大幅下滑與債務違約風險,在散戶追捧下同樣出現股價大幅上漲。

他直言,其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是Reddit等社交平台的活躍,令美股不再是機構主導市場,越來越多的散戶入場令美股某些板塊同樣存在極高的散戶市場特徵,令專業投資機構同樣容易“踩雷”。

散戶力量讓Long-Short策略“敗走麥城”

在私募業內人士看來,善道投資屬於“成也Long-short,敗也Long-Short”。

所謂Long-Short,是華爾基相當流行的一種風險對衝投資策略,Long就是買漲某個行業績優股,Short則是沽空這個行業績差股。換言之,Long-Short是指投資機構在買漲某個行業績優股同時,沽空這個行業績差股。

其投資獲利邏輯主要來自資本的“理性”——更多資本會流向績優股而遠離績差股,此舉導致績優股股價持續上漲,績差股股價跌跌不休,令Long-Short策略不但降低了投資風險,還有望獲得超額高回報。

楊群勇在《給持有人的一封信》表示,經曆了去年上半年中概的回撤,開始引入了Long-Short 對衝模式,在下半年成功地將產品拉出了泥潭。

一位華爾街對衝基金經理向記者分析說,這種做法在去年下半年中概股市場的確“行之有效”。究其原因,在經曆退市風波、美股科技股估值大幅回落、中國防疫措施優化令經濟重新複蘇等因素的共振下,華爾街投資機構對中概股做了大幅度調倉——將更多資金投向績優中概股同時,持續削減績差中概股持倉,令前者股價明顯回升,後者股價持續探底,有助於Long-Short策略實現較高回報率。

“但是,若將Long-Short策略擴展到其他美股板塊,未必能取得成功。”他直言。究其原因,儘管特斯拉、英偉達等績優股受機構追捧而股價上漲,但相關行業績差股也因為散戶追捧炒作而股價漲幅不亞於前者,令投資機構在Short方面的虧損額可能遠遠超過Long的利潤,最終引發Long-Short策略虧損收場。

在他看來,不排除善道投資在過去兩個月沽空散戶抱團股指數Solactive Roundhill Meme里的權重股,儘管這些權重股普遍存在業務燒錢、業務模式不清晰、業務可持續性爭議較大、短期內無法盈利、債務違約風險較高等問題,但只要美國散戶執意追捧買漲,這些股票股價漲幅極其驚人,比如Carvana Co、Riot Platforms與Upstart Holdings Inc股價都實現翻倍上漲,導致善道投資在Short方面的虧損遠遠超過其風控承受力,最終只能以平倉空頭認賠離場“告終”。

善道投資緣何“倒在黎明前”

值得注意的是,楊群勇之所以決定清倉美股空頭敗走Long-Short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其私募產品淨值經不起如此劇烈波動。

楊群勇在《給持有人的一封信》指出:“已經記不清多少個夜晚,我熬夜看盤,多少次指尖駐在鍵盤上就要發出指令平掉空頭。然而,看著這幾隻從沒有實現盈利,更從沒有創造過現金流,只有不斷融資,甚至年內就可能無法支付債務利息而破產的垃圾個股,我想再堅持一下,我們的研究員不斷勸我止損,渠道領導也給我忠告,但我太怕倒在黎明的黑暗了,太怕過幾個月看到這些垃圾股崩盤後自己後悔莫及。

“現在,我終於決定放下,一是現在市場這種瘋狂的情緒我們無法控製,我們可能等不到泡沫破滅的那天,我們先倒下;二是產品運作的過程中,死扛到底,很大可能我們也能扛出來,但這個過程中淨值回撤波動對善道、對投顧、對持有人的持有體驗感非常不好,相比最後我們終於到手的收益,代價或許太大了。” 楊群勇坦言。

上述國內私募基金經理向記者直言,或許未來美股垃圾股泡沫破裂將證明善道投資的預判是正確的。但若產品淨值的回撤幅度過快過大,出資人的問責壓力將無法令楊群勇等到“成功的那一刻”。

他坦言,當私募產品淨值跌幅超過10%,出資人與產品代銷渠道方就會紛紛向私募基金管理人“施壓”,要求他迅速調倉終止此前的投資策略,並尋找新的交易策略務必在短期內將產品淨值回升到1元上方。這背後,是國內高淨值投資者可以容忍私募產品沒賺多少錢,但無法接受投資本金持續虧損。

記者多方瞭解到,當前市場都在打聽善道投資哪款私募產品在美股垃圾股沽空方面遭遇滑鐵盧。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7月7日,今年以來善道投資四款私募產品淨值跌幅接近或超過15%,分別是善道港股通精選1號(-17.43%)、善道港股通精選3號(-16.6%)、善道大中華成長8號(-22.54%)與善道大中華成長18號(-13.12%)。

但就長期業績而言,楊群勇管理的多隻私募產品仍然給投資者帶來可觀的收益,比如善道港股通精選1號自2017年9月21日設立以來的累計收益為159.85%,年化平均收益17.93%;善道港股通精選3號自2018年1月18日設立以來的累計收益為115%,年化平均收益15.04%;善道大中華成長8號自2020年11月5日設立以來的累計收益為22.07%,年化平均收益7.76%。

記者獲悉,不少境內私募基金對楊群勇突然決定清倉美股空頭感到惋惜。因為他們認為善道投資很可能“倒在黎明前”——在美聯儲進一步加息預期升溫、美股垃圾股年中業績大幅回落等因素的影響下,這些一度被散戶瘋狂追捧的績差股將很快遭遇“泡沫破裂”。

比如在財報顯示業績大幅低於預期後,散戶抱團股GameStop股價跌幅一度超過20%,另一隻備受散戶追捧的Bed Bath & Beyond因缺乏業務持續性與盈利能力,如今股價只有散戶抱團瘋狂炒作時期的1%。

“這背後,是私募基金有些投資策略要兌現可觀的超額高回報預期,未必是一帆風順的。它可能需要經曆產品淨值大幅波動,一段時間的淨值較大幅度下跌,以及長時間的等待,外加一些運氣才能迎來收穫季節,因此投資者需要給予足夠的耐心與風險承受力。”前述國內私募基金經理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