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物聯:高速對貨車差異化收費有助於解決運價低迷等問題

封面新聞記者 付文超

近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第四期現代物流智庫論壇暨2023年下半年公路貨運形勢分析會。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賀登才表示,為更好促進公路貨運市場高質量發展,他提出四點建議,一是標準化的供給,如,淘汰違規非標車型,禁止“0”首付銷售新車,規範和縮減市場供給;二是規範化的監管,特別是要保證“監管一張網”、實現“全國一盤棋”;三是人性化的政策,科學製定和調整優化疲勞駕駛等跟貨車司機密切相關的政策,提升司機政策獲得感;四是差異化的收費;例如高速公路對於空車實行優惠,吸引空車“回流”高速。要著力營造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營商環境,培育具有競爭力的規模化集約化貨運企業和更具活力的中小企業。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研究室主任、公路貨運分會秘書長周誌成提出,從公路貨運市場存在運價持續低迷在2023年上半年暴露較多,這其中除了車多貨少之外,策略性的成本運價倒掛依然存在。回程車、回程貨是一個主要問題。但因貨源有區域和季節性因素影響,確實存在這種成本運價倒掛的現象。

他認為,從短期來看,一般不會出現去程和回程價格都明顯低於成本的情況。從長期來看,無論是運輸企業還是個體司機,一般不會出現收益低於成本,特別是剛性成本的情況。但是長期的、持續的運價倒掛仍是市場上的一件影響市場良性發展的不好現象。中物聯此前對定價的結構做過相應調查,排在前面主要的成本就是燃油費、路橋費、員工工資、折舊這些都是主要的成本。因此,高速公路收費仍然是重要的成本項目。實施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對於剛性成本變化有較大影響。

同時,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所工程師趙南希也提出,政策的引導對於行業的影響還是比較敏感。以相關統計數據為例, 2022年四季度免收通行證的利好政策,司機在道路方式的選擇上,都會有一定的傾斜。因為2022年第四季度優惠政策的利好,使高速行駛的占比大幅度提升,遠高於前三季度的均值。高速公路優惠政策使得貨車在高速上行駛的占比明顯增加。

中物聯建議實現差異化收費。包括分時段、路段,分車型、貨種等等,深入推進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對於模塊化汽車列車、新能源貨車、郵政快遞貨車、多式聯運接駁車等實行高速公路通行費長期優惠;對於返空車,罐車、車輛運輸車等特種車輛實行不同優惠政策,吸引貨車回流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