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電2023年半年報:管理費用同比降21.08%,淨利潤同比增11.09%

近日,中國 核電 (7.400, 0.05, 0.68%)再次給出了亮眼的財務數據,2023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2.98 億元,同比(調整後)增加4.99%;歸母淨利潤更是實現了不錯的增長,達到了60.42億元,同比增長11.09%。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58.88 億元,同比(調整後)增加8.62%;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314 元/股,同比(調整後)增加8.65%。其中,2023年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84.04億元,同比增長5.33%,環比增長2.85%,歸母淨利潤30.19億元,同比增長18.20%。

作為國內核能發電龍頭企業,中國核電的經營業績多年來穩步增長。自2015年上市以來,已連續8年實現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雙增長。經營性淨現金流也始終保持穩健。2023 年上半年,公司經營性淨現金流219.44 億元,同比增加1.25%,經營性現金淨流量/淨利潤達2.03。上半年公司期末現金及等價物餘額176.08 億元,相較年初+12.98%,現金流持續保持充沛。

核電核準加速 新能源 發電大幅提升

中國核電盈利主要來自電力(包括核能發電與風、光等非核 清潔能源 發電)銷售業務、核電相關 技術服務 與諮詢業務。

截至2023年6月,23年上半年公司累計發電量1008.27 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長 6.86%;其中,公司核電機組發電量為902.68 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長 2.77%,約占全國運行核電機組發電量的42.60%,核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為 3801 小時;核電上網電量844.7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約1.70%。

新能源發電量105.5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2.01%。其中風電發電量50.69萬千瓦,同比增長74.69%;光伏發電量54.90萬千瓦,同比增長51.83%;新能源上網電量 103.81 億千瓦時,同比增長 61.92%。風電利用小時數為 1005.05 小時,光伏利用小時數為 583.50 小時。

從公司主要參控股子公司看,核能發電業務主要由秦山核電站、田灣核電站、福清核電站、三門核電站等承擔,2023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43.67億元,同比增長10.05%,淨利潤96.99億元,同比增長4.18%。按照全年17次大修的計劃,2023上半年公司所屬運行核電廠完成11次大修,其中10次常規大修平均工期較2022年同期縮短3.35天,實現了曆史最優。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口不斷增加,對能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但與此同時,環境問題日益嚴峻,傳統化石燃料所帶來的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已成為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

核電、風電和光伏等作為技術成熟的低碳、清潔能源,與化石能源相比,不排放二氧化硫、 煙塵、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等物質。2023年上半年,中國核電的發電與燃煤發電相比,相當於減少燃燒標準煤3037.49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7958.23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硫25.82萬噸,減少排放氮氧化物22.48萬噸。

因此,發展核電產業也正在成為解決上述問題的重要手段。

作為國內核電運營主力軍,截至2023年上半年,中國核電控股在運機組25 台,裝機容量達到2375萬千瓦。在此前連續兩年缺電限電背景下核電審批加速,繼2022年合計核準10 台機組後,2023年7月又一次性核準6 台機組。公告顯示,截至目前公司控股13 台在建核電機組,合計裝機容量達到1,513.50萬千瓦。公司新能源裝機容量總計2241.82萬千瓦,其中在運裝機容量1445.21萬千瓦,控股獨立 儲能 電站30.10萬千瓦,在建裝機容量796.61萬千瓦。

新能源產業的高投產助推業績穩步增

中國核電在專注於核能主業的同時,也在發展非核新能源及敏捷端佈局,拓展了新能源渠道,為公司帶來可持續發展和長期穩定回報的新增長極。

於2020年底成為中核集團旗下新能源產業平台的中核彙能,在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6.11億元、淨利潤16.1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9.14%、58.7%。

2023年6月,中國核電計劃通過中核彙能以3.19億元的價格收購三一重能(30.120, -0.37, -1.21%)(688349.SH)持有的通道馳遠新能源100%股權,此收購進一步落實了公司清潔能源的發展戰略,優化資源配置,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數據顯示,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通道馳遠新能源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845.48萬元、3364.07萬元,淨利潤4982.67萬元、1616.66萬元。

中國核電在新能源領域的持續投資和戰略佈局正在取得顯著成果。這不僅有助於公司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長期穩定回報,鞏固其在清潔能源領域的領先地位;還為中國的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強勁的業績增長還得益於管理費用的精細化控製

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淨利率分別為48.54%、29.84%,其中淨利率同比增長4.89%;期間費用率為15.95%,同比下降11.54%。財務費用率為10.71%,同比下降4.29%,主要系公司加強資金管理,利息財務費用同比減少,且利息收入同比增加;管理費用率為5.13%,同比下降24%。尤其在2023年第二季度,單季度的管理費用同比減少了4.89億元,進一步表明公司在成本管理和財務效率方面的卓越表現。

根據中核集團“精細化管理年”專項工作部署,田灣核電開啟一場數字管理化轉型,實現 5G 、 雲計算 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程建設全過程相融合,提高施工安全的管理效率,通過風險點監測和分析,對現場安全隱患、人員違章先知先覺、預警預控,整體提升項目安全管控水平。

另外,8月30日晚間,中國核電公告表示,中國核電擬出資1.53億元與控股股東中核集團共同出資設立中核運維技術有限公司,作為集約化改革所設立的採購中心、大修中心、技術支持中心和設備管理中心依託單位。

根據公告內容顯示,中核運維是中國核電集約化改革的重要舉措,有利於整合內部資源、推動管理標準化、專業化以降低成本、提高運行效率;有利於打造高水平的人才隊伍;有利於為核電新項目輸送有經驗的管理和技術人才,總體上將有利於公司的進一步發展。

緊隨其後的第二條,中國核電繼續發佈公告稱,中國核電、中核資本、新華髮電擬向中核租賃投資18億元,增資完成後,中國核電持有的中核租賃股權比例將從6.46%增加至13.61%,此次增資將推升中核租賃規模,並間接降低中國核電及成員單位的融資成本。根據中核租賃的《2022年ESG報告》顯示,中核租賃在2022年實現營收12.27億元,淨利潤2.7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0.54%、33.66%,為中核集團成員單位年內降本讓利超2.7億元。

中國核電在2023年上半年業績報告中再次證明了其在核能和新能源領域的領先地位。公司不僅保持了核電的穩定增長,更是在新能源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實現了62.01%的同比增長,彰顯了其走在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前沿的決心和努力。同時,中國核電以其堅實的基礎和充沛的現金流展示了其在市場中的強大地位和財務健康。這不僅代表了一個公司的成就,更預示著一個更綠色、更清潔的未來的開始。同時,通過核電和新能源的共舞,中國核電不僅為自身創造了一個璀璨的未來,也為全行業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可能性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