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安基金:市場縮量震盪,創業板50指數估值性價比值得關注
創業板50指數中所涉行業漲跌情況

上週A股市場縮量震盪,大盤圍繞3100點上方位置區間盤整。從主要指數的表現來看,上證指數微漲0.03%,深證成指下跌1.34%,滬深300下跌0.83%,創業板指下跌2.29%,創業板50指數下跌2.98%。全A日均成交額較前期持續縮窄,回落至7300億元左右,北向資金仍為淨流出,一週陸股通資金淨流出152億元。板塊方面,醫藥行業負面影響逐步消退,呈現較強反彈;動力煤港口庫存走低,沙特減產仍在發酵,原油、煤炭價格上漲,煤炭、石油石化等行業漲幅靠前。國防軍工、部分TMT及製造業跌幅較大。
前期地產組合拳、穩增長政策持續釋放,短期提振市場情緒,但目前仍處於政策效果觀察期,市場觀望情緒濃厚,未來是否走出趨勢性行情的關鍵仍看經濟是否企穩回升。經濟方面,重點關注經濟數據的邊際變化。8月CPI同比上漲0.1%,PPI同比下降3%,降幅較前期進一步收窄。從進出口數據來看,儘管出口延續下跌趨勢,但8月進出口的同比跌幅較7月有所收窄,代表進出口項較7月有所改善。此外8月新增社融、人民幣貸款等數據均有改善,經濟數據雖仍處於下行階段,出口、通脹等數據基本確認底部,壓力最大的階段已經過去。再加上地產、消費等穩增長政策組合拳的持續出擊,經濟後續或企穩回升,政策底於市場底先行,加之上週四央行宣佈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緩解了資金緊張的局面,降準向市場投放流動性,對股票市場估值穩定有積極作用。
當前市場主要指數的估值水平處於曆史較低位置。華安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認為,隨著經濟複蘇和政策發力,基本面和情緒面有望逐步改善,包括新能源、醫藥、電子在內的部分低估板塊或迎來估值修復的機會。盈利方面,創業板50指數二季報實現營業收入4988.33億元,同比增長30.93%;歸母淨利潤668.85億元,同比增長20.84%。盈利韌性支撐下,低位板塊估值修復彈性更強,以創業板50指數為代表的創業板核心資產,目前估值性價比較高,值得關注。(數據來源:Wind,深圳證券交易所,截至2023.9.15)。
創業板50指數(399673.SZ)權重行業觀點:
l 電力設備新能源
前期在行業產能過剩和經濟弱複蘇預期下,電新板塊經曆較大調整,市場的悲觀預期和股價跌幅已有比較充分的釋放,產能過剩問題正逐步改善,需求恢復強度上升、供給釋放力度下降。
汽車銷量上,受益於汽車促消費政策及優質新車供給增加,8月淡季不淡,批發銷量創當月曆史新高。8 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 79.8 萬輛,同比增長26%,滲透率達到35.7%。部分電池及材料環節受供需影響,中報業績略有壓力,我們預計下半年及24年盈利企穩後,電池廠預計進入補庫階段;疊加政策支持下,下遊整車需求同比增長的情況下,新能源車產業鏈業績將再現成長性。
光伏方面,主產業鏈中矽料、矽片價格跌幅有所放緩。華安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認為光伏主產業鏈價格將完成探底、企穩,從而帶來更多裝機需求的釋放,三季度光伏行業有望呈現量增價穩的運行態勢。
市場投資情緒有所回暖,以新能源為代表的板塊估值已在低位區域,或受到行情擴散的影響,我們認為具備較高的配置價值。
l 醫藥
近期醫藥負面影響逐步消退,反腐利空情緒階段釋放。資金層面來看,市場對於醫藥的關注度明顯提升。醫藥經曆了兩年多的調整,板塊估值已來到曆史低位,因此華安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認為當下醫藥值得關注。
醫藥上市公司23年上半年醫藥板塊整體收入較22年全年有所放緩,新冠受益板塊增速下滑明顯,中報業績觸底,後續隨著疫情擾動的趨緩與負面事件的出清,板塊業績或將改善。
政策方面,國家政策支持創新藥的方向非常清晰,龍頭公司對創新、研發的投入意願強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醫藥工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會議指出,要著眼醫藥研發創新難度大、週期長、投入高的特點,給予全鏈條支持,鼓勵和引導龍頭醫藥企業發展壯大,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市場競爭力。我們認為,一系列政策推動下,國內創新藥行業有望長期受益,本土龍頭企業的競爭優勢有望持續加強。
作為剛需行業,受益於人口老齡化,在經濟下行階段醫藥的逆週期屬性明顯,持續關注醫藥景氣方向的投資機會。
l 電子
持續看好後續電子板塊的投資機會。一方面,AI人工智能正迅速崛起為全球科技創新浪潮的核心驅動力。算力芯片→算力器件→雲側服務器→端側 AIoT 的技術迭代與產品革新,將是未來 5-10年全球科技硬件創新的最強內核。AI需求拉動GPU芯片及先進封裝需求持續旺盛,電子板塊業績有望改善。
另一方面,受華為新機催化,此前較為疲軟的消費電子市場受到信心提振。加上蘋果新機的發佈,消費電子換機或將提速。從行業發展週期來看,行業週期觸底複蘇預期逐漸清晰,下半年行業有望會重回景氣通道。
創業板50中前十權重股表現情況

風險提示:以上僅為標的指數當前成份股分佈的客觀介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不作為投資收益的保證。指數公司後續可能對指數編製方案進行調整,指數成份股的構成和權重可能會動態變化,請關注部分指數成份股權重較大、集中度較高的風險。本基金屬於股票型基金,屬於較高風險、較高預期收益的基金品種,主要投資於標的指數成份股及備選成份股,其聯接基金主要通過投資目標ETF緊密跟蹤標的指數的表現。本基金預期收益與風險高於貨幣市場基金、債券型基金與混合型基金,具有與標的指數相似的風險收益特徵。基金管理公司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產品收益存在波動風險,投資需謹慎,詳情請認真閱讀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