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戰術?資產配置需要做什麼?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隆中草廬闡述了“三分天下”的戰略構想。此後,劉備占荊州、圖益州,就是按照這個戰略,一步步進行的戰術安排。

在資產配置的領域,也有戰略和戰術之分。戰略資產配置(SAA)指的就是資產組合的長期投資策略,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預期收益目標、風險承受能力等因素,設定投資組合的長期目標權重。

但只設定好這個戰略比例並不夠,還需要搭配戰術資產配置(TAA)。簡單來說,就是根據短期內的市場狀況,對資產配置的權重進行靈活調整,力爭增加組合的獲利機會。

戰術配置的代表性方案之一是美林時鍾。接下來,我們就從瞭解美林時鍾開始,和大家展開說說普通投資者要如何做好資產配置。

你聽說過美林時鍾嗎?

美林投資時鍾由美國投行美林證券於2004年提出,他們對美國市場30多年的數據進行了回測驗證,在經濟週期和資產表現之間建立了直觀的聯繫。

美林時鍾使用CPI和OECD計算的產出缺口這兩個指標分別代表通脹和經濟增長,將經濟週期分為“衰退-複蘇-過熱-滯脹”4個階段。

如下圖所示,一個經典的盛衰週期從左下角的“衰退”階段開始,順時針方向變化,債券、股票、大宗商品和現金這四類資產依次會產生最好的回報。

例如,在經濟衰退階段,GDP增長緩慢,經濟低迷,產能過剩、需求不足,推動通脹下行。企業盈利較差,股票表現一般;央行為了提振經濟可能會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債券受益於市場利率下行,將成為該階段表現最好的資產。

而在複蘇階段,GDP增長加速,但由於過剩產能尚未消耗完畢,通脹仍未提升,債券收益率保持在較低水平;而企業盈利正在快速複蘇,因此這一階段股票的表現優於其他資產。

總的來看,美林時鍾的基本邏輯其實就是基於宏觀經濟週期,進行資產配置的戰術調整。

假設你有一個戰略資產配置為“20%股+80%債”的投資組合,並且你判斷當前經濟處於複蘇階段,股票表現可能更好,那就可以適當提高股票配置比例,降低債券配置比例。

戰術配置,不止需要宏觀經濟分析

但美林時鍾不是萬能的,在實際投資中,想要做出準確的判斷並不簡單。從下圖可以看到,過去10年,股票、債券、商品等各類資產漲跌不一。

宏觀政策、經濟數據、市場情緒等諸多因素都會對資產表現產生影響,且影響的方向、程度都不一樣。

因此,在做戰術配置決策時,除了進行宏觀基本面分析,還要綜合考慮資金、估值等多種因素,審時度勢調整投資組合,才有可能爭取到更高的風險調整後回報。

例如估值方面,可以通過股票市盈率PE的倒數(E/P)和債券收益率,來觀察股票和債券的性價比。

E/P可以理解為股票投資的收益率,20倍的PE可以算出E/P為5%,即相對於當前股價,可以獲得5%的回報率。如果E/P與債券收益率的差值處於曆史高位,則說明股票相對債券未來表現可能更好。

戰術調整是一項複雜且精密的工作,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不妨可以考慮借助專業資產管理機構體系化的多資產投研優勢,以更加省心省力的方式獲取多元策略的超額收益。

以易方達基金的多資產業務為例,在具體操作中會採用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投資研究方法,將團隊對宏觀經濟週期的判斷、對中觀板塊行業輪動的追蹤與微觀個股個券深度研究相互結合,構建一個長期的股債配置中樞比例。

同時,根據經濟基本面、估值、市場情緒等中短期情況積極調整投資組合的權重,爭取超越基準的超額收益。這意味著,投資組合有時可能會超配股票,有時又會超配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