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小微企業緩解資金壓力 今年1-8月重慶稅務部門同28家銀行發放貸款430億元

華龍網訊(記者 伊永軍)9月22日,重慶市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三場)助力民營企業降本增效舉行。針對稅務部門在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方面推出了哪些措施,市稅務局總會計師張雪鬆回答了記者提問。
張雪鬆表示,鼓勵扶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不僅要減輕他們的負擔,還要為他們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在這方面,稅務部門主要從三個方面發力:
攜手工商聯實施六項行動。今年,市稅務局與市工商聯簽訂了《支持和服務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合作協議》,針對民營企業,推出“宣傳輔導”“牽線補鏈”“春雨潤苗”“專精特新”“信用培育”“權益保護”六項行動。在“春雨潤苗”專項行動中,具體實施了“稅惠助益強信心”“實措紓困解難題”“重點護航促成長”3類12條行動措施。其中,針對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市稅務局依託“銀稅互動”項目和工商聯的“助微計劃”,共同幫助小微企業緩解資金壓力。到今年8月,全市稅務部門已同28家銀行推出了43款貸款產品;今年1-8月,累計發放貸款將近18.2萬筆,投放金額達到430億元。有需求的納稅人,可登錄重慶市電子稅務局,在“銀稅互動”模塊瞭解合作銀行及貸款產品,選擇適合自己的融資渠道。
著重量身定製服務舉措。市稅務局現有的服務資源,重點向民營企業傾斜,現行的服務措施,大約有八成是為民營企業製定的。今年,市稅務局聚焦政策落實、重點服務、訴求響應、便捷辦理以及規範執法等方面,接續推出了5批次上百項舉措,是單年推出舉措批次最多的一年。特別是第五批春風行動,是專門針對民營經濟量身定製的。
按需牽線精準紓困解難。部分中小微民營企業,面臨著產銷價信息不對稱、供應斷鏈等問題。為此,市稅務局發揮增值稅發票數據覆蓋面廣、及時性強、顆粒度細的優勢,建立“走訪問需—數據匹配—跟蹤服務”的助企補鏈強鏈閉環服務機制,促成供需匹配的民營企業自行自願、按市場化原則實現有效購銷。今年1—8月,已幫助23戶企業實現購銷對接,成交金額達3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