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傳“缺錢”股價跌超5%,蔚來否認籌資30億美元傳聞:信息不實

蔚來汽車
一則籌資傳聞引發蔚來(NIO.US;09866.HK)股價再度下跌。
9月25日,有傳言稱蔚來汽車考慮向投資者籌集30億美元資金。蔚來汽車方面就此回覆澎湃新聞記者稱“信息不實”。
在中國的造車新勢力中,蔚來一直被認為“不差錢”,雖然一直在“燒錢”,但融資能力也有目共睹。
同在9月25日,蔚來發佈公告宣佈,完成發行本金總額5億美元於2029年到期的可轉換優先債券及本金總額5億美元於2030年到期的可轉換優先債券。
9月19日,蔚來發佈公告稱擬發行10億美元可轉債,並表示公司計劃將部分債券發行所得款項淨額用於回購部分現有債務證券,餘下所得款項淨額主要用於進一步加強資產負債表狀況以及一般公司用途。消息發佈後,蔚來美股股價重挫,大跌17%,公司總市值縮水至150億美元以下。
不久前的7月12日,蔚來公告稱,已完成了來自阿布紮比投資機構CYVN Investments RSC Ltd的7.385億美元戰略股權投資。
實際上,“燒錢”一直是蔚來擺脫不掉的一張標籤。
自研芯片、造手機、打造子品牌,蔚來不斷擴大的攤子拖著盈利的後腿。2023年第二季度,蔚來實現營收87.72億元,同比下滑14.8%,市場預期為91.5億元;淨虧損60.56億元,同比擴大140.2%。
面對外界的質疑,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 李斌一直以“長期主義”作為回應。不過,變得短兵相接的汽車行業正讓蔚來審視著自己的“長期主義”。
9月21日,蔚來舉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創新科技日”,一方面是發佈手機、全景互聯等全新產品,另一方面也在試圖向外界展示一個技術型的、希望不被標籤化的蔚來。
“創新科技日”上,李斌以CTO的身份,一口氣介紹了講解了包括芯片和車載智能硬件、電池系統、電驅系統、車輛工程、操作系統、移動互聯、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能源、智能製造、人工智能和全球數字運營等在內的12個關鍵技術領域,向外界展示了蔚來一年100億元左右的研發費用流向何處。
頂著被認為“亂花錢”的壓力,李斌也展示出了“該省省,該花花”的態度。他在接受澎湃新聞等媒體採訪時談到,“如果是一件長期、中期、短期都有意義的事情,我們堅決投入;如果過於長期,我們兼顧不到只能丟棄。把底層邏輯講清楚,到底給用戶創造什麼價值?給公司長期競爭力打一個什麼基礎?給公司長期的毛利和經營的提升能夠提供什麼樣的貢獻?其實我們希望把這個想清楚。”
“該省的堅決省,該花的不能猶豫,我們有一定資源做這個事情。”李斌說道。
交付數據顯示,蔚來汽車8月交付1.93萬輛,同比增長81%。2023年1-8月,蔚來共交付新車9.44萬輛,曆史累計交付38.39萬輛。
第三季度接近尾聲,蔚來方面預期,今年第三季度蔚來將交付5.5萬輛-5.7萬輛,同比增長74%-80.3%;營收指引為189億元-195.2億元,同比增長45.3%-50.1%,這是蔚來有史以來最高的交付量和營收指引。
25日美股開盤,蔚來跌超5%,截至發稿,蔚來跌5.28%,9月以來,蔚來股價累計跌幅超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