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向好發展 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效應正逐步顯現

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年以來,財稅、金融等宏觀政策密切配合、同向發力,合力鞏固我國經濟回升向好勢頭。

今年以來,積極財政政策持續加力,支持經濟向好發展:截至8月底,中央預算內投資基本下達完畢,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提速,帶動擴大有效投資。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已下達9.55萬億元,為保障地方財政平穩運行提供了有力財力保障。

與此同時,貨幣政策也更加精準有力: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兩次降準共釋放中長期流動性超過1萬億元,兩次降息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明顯,貨幣信貸合理增長。前8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7.44萬億元,為經濟增長提供了穩固、有力的金融支撐。

貸款總量增加的同時,結構持續優化。數據顯示,我國普惠小微貸款、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同比增速分別連續4年高於20%、連續3年高於25%;金融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強。

北京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吳佩芳:公司每年研發投入過億,對資金有著非常大的需求。國家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的政策,包括就是科創貸款利率方面的,給了我們很多的優惠。

中國工商銀行北京中關村分行行長 詹絢偉:我們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創新再貸款的優惠政策,為企業提供了一筆兩億元的信用的流動資金貸款,同時我們也利用再貸款的這個政策,也為企業節省了融資成本。

目前,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的效應正在逐步顯現,8月主要經濟指標回升向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持續回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加快;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速加快;高端製造業、高技術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綠色轉型、數字經濟等正在為產業升級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黃益平:近期我們打了一些政策的組合拳,對於穩定信心、提振信心也是能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