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科技創新可以增強經濟韌性
10月15日,第35次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諮詢會議召開。
開幕式上,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進行主旨發言,聚焦經濟韌性與科技創新之間的關係,探討怎麼通過城市科創中心能力的建設,拓展產業結構的多元性,提高城市支柱產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性、可靠性,保證城市在經曆各種各樣突發事件,甚至對經濟社會發展穩定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後,能夠繼續保持產業經濟社會發展的安全。
薛瀾說,過去有一些例子,匹茲堡市上世紀七十年代原來是鋼鐵城市,由於技術創新沒有跟上,鋼鐵行業徹底垮台。後來經過各方面努力,匹茲堡很快恢復,成為所謂鳳凰涅槃的城市,分析其韌性背後有三大要素,首先是科創基礎,匹茲堡有兩所非常知名的研究型大學,卡耐基大學、匹茲堡大學,在生命科學領域非常知名。另外產業多元性,金融醫療、交通資源等等很豐富。第三,有豐厚的社會資本,有很多基金會,社會資本很豐厚。
“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意義十分重大,可以增強城市活力,增強城市韌性,科創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上海的科創中心建設對國家發展也意義重大。目前上海是全球科創中心建設的創新高地,是引領全球科創中心推動產業變革、應對未來科技挑戰的重大基地。同時,它也是長三角地區的科技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領頭羊,可以說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意義十分重大。”薛瀾指出。
薛瀾提到,從綜合評價來看,過去這幾年上海發展比較快,從去年進入到全球科創中心前十名,今年仍然保持在前十名之內,發展得非常好。
薛瀾也表示,上海在最頂尖的科技人員上有比較明顯的不足。在創新生態、公共服務、創新文化方面,上海有不足的地方。但在創業支持方面,上海創投資金進入全球前十,排全球第四,是創業投資氛圍最活躍的城市,目前情況下上海開放的優勢表現出非常強的韌性。
因此薛瀾提出了幾項建議,首先,逆勢拓展,吸引並留住國際一流人才。怎麼解決具體困難,尤其是構建吸引人才的制度土壤。另外,要建設比較客觀的人才評價系統,建立淘汰晉陞機制,讓真正的人才體現價值。
第二,薛瀾說要多措並舉,深化開放,讓上海國際化更上一層樓,真正讓外資企業外國人能夠覺得在中國科技創新活動、創新創業能力真正得到同等的對待。 支持中國企業出海,現在中國很多企業在全球拓展,讓上海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重要策源地。
上海曆來是外資研發中心的高地,薛瀾透露,在疫情之前,有四五百家外資企業的研發中心佈局上海,怎麼進一步吸引聚集外資研發中心,推動建立數字研發中心,這也是需要下一步努力的。
最後,薛瀾建議優化公共服務和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