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試驗區發展有哪些經驗與瓶頸?這場研討會有探討
2013年9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在上海浦東揭牌,由此開啟了中國自貿試驗區的建設。如今,全國範圍內已設立21個自貿試驗區及海南自由貿易港,在國家層面複製推廣的302項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成果中,近一半源自於上海首創或同步先行先試。
回首十年,上海自貿試驗區有哪些經驗與成效,又面臨怎樣的瓶頸與挑戰?10月19日,中國式現代化與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研討會在浦東新區區委黨校召開,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曉娣分享了《上海自貿區十週年回顧與展望》。
張曉娣將上海自貿試驗區的經驗總結為四點:建立以負面清單管理為核心的投資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與國際通行規則一致的市場準入方式;建立符合高標準貿易便利化規則的貿易監管制度,初步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口岸監管服務模式;建立適應更加開放環境和有防範風險的金融創新制度,初步形成了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聯動機制;建立以規範市場主體行為為重點的事中事後監管制度,初步形成放管服一體化的體系。
以投資管理制度為例,2013年,上海自貿試驗區製定並發佈全國首份外資準入的負面清單,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並初步建立了“法無禁止即可為”的管理理念。到2020年,中國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縮減至30條,同時《海南自由貿易港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規定,自由貿易港外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縮減至27條。
除了負面清單,上海自貿試驗區還先後爭取了2批54項擴大開放特別措施,其中服務業開放措施37項,製造業、建築業等開放措施17項。上海自貿試驗區誕生了很多項“外資第一家”。
在境外投資管理方面,上海自貿試驗區也從原來的核準製改為備案製,辦結時間從原來的3-6個月縮短為3天,大大便利了中國企業“走出去”。2014年9月,上海自貿試驗區設立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境外投資服務平台”。
十年來,上海自貿試驗區取得了豐碩的發展成果,許多經驗在全國複製推廣,但也存在瓶頸和不足。
張曉娣認為,第一,上海自貿試驗區對外開放的廣度、深度和力度仍需提高。服務業領域的開放度還相對不足,在市場準入之後,外資企業在自貿試驗區還面臨“準營”的問題,即“大門已開、小門未開”。金融開放措施落地也不夠,2019年以來,國內外的眾多不確定性使得金融風險防控成為宏觀經濟“三大戰役”之一,在此背景下,自貿試驗區的金融開放受到約束是必然的,但對於未來金融開放後的監管和風險防控也遠遠沒有做好準備。
第二,上海自貿試驗區亟須從便利化向自由化提升。上海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還沒有達到“一線放開”的程度,海關實施的賬冊管理、逐票統計還處在逐漸向自律監管、信息自動彙總過渡的階段,一體化信息管理服務平台還在完善,還未能實現自由進出。此外,還需要爭取國家相關部門支持,探索進一步減少市場準入的禁止和限制性特別管理措施,進一步加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的力度,比如在電信、保險、證券、科研和技術服務、教育、衛生等重點領域,可以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放寬註冊資本、投資方式等限制。
第三,制度創新的系統集成仍需進一步提高。從國務院發佈的進行複製推廣的前幾批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來看,絕大多數都是海關總署、質檢總局、工商總局、稅務總局、交通運輸部等單部門負責,很少有多部門共同負責的複製推廣經驗。雖然單個監管模式的改進、程序或流程的完善,確實經過了上海自貿試驗區和其他自貿試驗區積極的溝通和爭取、反複的協調,突破實屬不易,但仍然只是局部、環節上的改進,仍然只是制度創新的“珍珠”,而非“項鏈”。
針對上述問題,張曉娣提出了上海自貿試驗區持續改革創新發展的主要方向,包括:持續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創造經驗,繼續開展更深層次的改革,實行更高水平的開放;推進制度集成創新和科技創新;協調自貿試驗區發展和其他戰略的關係;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吸引全球優秀企業集聚;建成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深化與“五個中心”發展聯動;全面對接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