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上班,下班上課!各類培訓座無虛席,這屆年輕人為何熱衷“錯峰學習”?

手碟體驗課、書法課、聲樂課、朗誦課、中國舞……各類培訓課程常常座無虛席,夜校成為年輕人熱衷的好去處。今年以來,教育賽道新風強勁,興趣培訓、職業教育迎來供需“雙向奔赴”。新民晚報記者日前走進多個培訓班,去瞭解年輕人們熱衷“錯峰學習”的初衷和願望。

數據

搜索量暴增

“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喘口氣,擁抱下自己喜歡的東西”“避免工作生活單一化”“下班後轉化心情 ”“實實在在想學習新東西”……各式各樣的理由正讓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夜校”和職業培訓的懷抱中來。

來自美團、大眾點評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平台上“夜校”的搜索量同比增長980%,相關筆記評價數同比增長226%。以今年7月為例,研學、民族聲樂、滑板等細分課程的搜索量同比翻倍增長,分別位居增速前三位。

這其中,在全民運動熱潮以及體育政策的助力影響下,體育培訓成為一條熱門賽道,市場需求被喚醒。據美團、大眾點評觀察,受到熱捧的不只是乒乓球、羽毛球、籃球、游泳等大眾體育項目,近年來,網球、擊劍、輪滑、拳擊等小眾運動也越來越受歡迎。

根據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發佈的《2022大眾健身行為與消費研究報告》,越來越多成年人也將參與體育培訓,作為提升自我、學習新技能的生活方式,從普拉提培訓、滑板培訓、游泳培訓的火爆程度可見一斑。供給層面也進一步印證行業處於發展的紅利期。今年7月,在美團、大眾點評活躍的體育培訓類商戶數,同比去年增長236%,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深圳五地熱度最高。

職業培訓同樣風頭正盛。一方面,考研考公熱度高企,另一方面,年輕人考證“充電”、自我提升的需求十分旺盛,推熱了職業培訓市場的發展。美團、大眾點評數據顯示,今年7月,中餐烹飪相關搜索量同比增長近80%,IT相關的前後端開發培訓課程增長分別達60%、40%職業技能培訓有望成為教培行業的新風口

有行業人士表示,以興趣和自我成長為導向的培訓服務火熱興起,正是終身教育高速發展的前奏。

關鍵詞

解壓

手碟是一種能夠讓人內心平靜下來的樂器,幫助人們聆聽內心的聲音,打開自己的感知,用音樂喚醒自己。

近年來這個稍顯小眾的樂器正在收穫越來越多的青睞,對手碟感興趣的年輕人對相關課程需求強烈。

位於靜安區石門路上的壬真手碟冥想館就是一家在互聯網上人氣很高的商戶,無論是企業團建還是個人私教,在線上和到店諮詢的客戶可謂是絡繹不絕。

創始人黃壬真曾是一名鋼琴老師,幾年前偶然接觸到手碟後便一下子入了“坑”,如今不僅是一名手碟演奏者,在上海音樂廳、喜馬拉雅美術館、一見圖書館等舉行過多場音樂會,同時還是一名手碟老師,為更多現代都市人傳授如何通過打手碟舒緩情緒、療愈心靈。

“手碟作為一種小眾的、年輕的打擊樂器,進入中國也就七八年的時間。用手指或手掌在手碟的不同位置進行敲擊,手碟產生震動,會發出空靈的樂聲,讓人感覺安寧、平靜、舒適。”黃壬真介紹道,“聽上去好像有點玄,但其實這背後是有科學依據的——手碟的頻率在432-440赫茲之間,與很多古典樂是同頻的。所以說,手碟是一種能夠讓人內心平靜下來的樂器,幫助人們平衡內在的能量。”

據黃壬真透露,目前,店裡跟著她學打手碟的學員以80後、90後為主。僅僅今年半年多的時間里,店內接受報名的學員人數就已經達到了七、八百人。店內的課程設計分為初級、中級兩門,價格則分別是在3600元和4800元。

“Amon Boogie”就是一名入“坑”不久的手碟愛好者,作為一名獨立的全職音樂人,本身就有一定音樂基礎的她上手很快,學習了一陣子以後,她覺得手碟一定程度上還能給自己的音樂創作帶來了諸多靈感。

“我自己平時的工作主要有兩個特點,一個是生活日夜顛倒,還有一個就是壓力很大,需要不斷推出一些受市場歡迎的音樂作品,兩個方面疊加下來,造成了失眠問題非常嚴重,自己找了各種應對方法,直到聽說手碟課可以就來試了一試,結果效果很好。”“Amon Boogie”告訴新民晚報記者,其實自己對手碟很早就有興趣,但是一直沒有機會去系統地學,後來在小紅書上看到了相關的介紹以後,與老師一拍即合。

“可能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所承受的各方面壓力相對比較大的緣故吧,他們對於這方面的需求更加迫切。尤其是這次疫情,讓許多人的工作狀態和生活狀態都發生了改變,我明顯地感覺到,有幾位學員的狀態都比較緊繃。所以首當其衝的是要讓他們慢下來,聆聽內心的聲音,打開自己的感知,用音樂喚醒自己。” 黃壬真說道,“手碟的外形很像飛碟,當手碟與電音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很未來,很太空,猶如徜徉在宇宙銀河裡,隨之而來的是如星河般耀眼的未來。和宇宙比起來,我們都太渺小了,相比之下,眼前暫時的困難與煩惱,也就不算什麼了。”

關鍵詞 

 技多不壓身

最近幾年,想學廚藝的年輕人多了起來。#廚師#、#廚師培訓#詞條在小紅書上的瀏覽量已累積超過一億。

週末,上海飛航職業技術學校里格外熱鬧。無論是西點還是中式廚房或者是手衝咖啡的教室里都坐滿了前來學藝的人。

對於很多前來學習烹飪的年輕人來說,做飯既是一項不可或缺的生活技能,又能讓他們在煙火氣中短暫逃離腦力勞動,離生活“更近一點”。

廚藝學校內,學員們在學習

烹飪是一項很好的技能,畢竟技多不壓身嘛。”90後張晉輝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美食愛好者,平日裡主要負責IT運維的他多與計算機打交道,現在把業餘時間主要交給了勺子、菜刀和鏟子,從宮保雞丁到白汁鯿魚再到各種點心,如今這些都是張晉輝的拿手菜。

“學習廚藝是因為對一句話觸動挺大,就是說大家都知道健康很重要,但是誰會在年輕的時候去投資自己的健康?我是願意在比較年輕的時候,為自己也為家人,多在健康的方面做一些投資的。”張晉輝說,自己從2021年開始學習廚藝,中式點心、中餐和西餐的初級課程都已經學了,現在在學更高階的課程。

令張晉輝印象深刻的是學校里一名60多歲還來學廚的老人家。他告訴張晉輝,自己一樣從年輕時就很喜歡廚藝,但是由於工作太忙,一直都沒有機會學。退休了以後有大把的時間,學廚可以彌補自己年輕時的遺憾,還可以儘量做到健康飲食,為自己和家人做到控油控鹽控糖。

“人嘛,就應該這樣子活到老學到老,對於我來說還有特別重要的是,掌握了烹飪技巧以後,還讓自己多了一些工作以外的收入。”據張晉輝介紹,自己現在每個週末都會抽出兩個半天的時間來飛航學習,而長年累月的學習讓自己多了一個額外掙錢的手藝。

張晉輝告訴新民晚報記者,自己現在會不定期地給一些企業去上手工課,現場教學一些甜品和點心的做法。每節300元到1000元的課時費收入不僅讓自己這些年在學廚方面的投入回了本,還能覆蓋掉自己日常的生活開銷。

“未來,希望我的技能包里還能再豐富一些,這樣說不定我的腰包也能再鼓一點。”張晉輝的想法很樸實。

關鍵詞 

 社交

“我的朋友圈里畫畫的人越來越多了,看著很羨慕於是也跟著一個朋友去報了名。”在網絡上,有著這樣相同的經曆的人不在少數。

成人美術培訓近年來也逐步火爆起來。

為了學畫畫,陳欣每個週末都要坐上40分鍾的車到離家並不算近的八哥美術,興趣愛好的加持,讓她絲毫不覺得累。新民晚報記者到畫室里時,她正在學習素描速寫。

“作為一名外貿人,我對畫畫可以說是零基礎起步。打動我並讓我堅持做這件事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興趣愛好所致,平時自己很愛看動漫動畫;二是可以通過學畫畫結識到其他領域的朋友。”陳欣告訴新民晚報記者自從自己“入了坑”以後,感覺自己已經深陷進去,很多時候自己在畫室一坐就是六個小時,現在畫畫已經成為自己生活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了。

相對合理的價格也是陳欣能堅持下去的重要因素。據她介紹,店裡平時正常的課程在一百元一節,課時越多價格也就越優惠,給自己帶來的經濟壓力並不大。

成人美術培訓火熱成人美術培訓火熱

陳欣的帶教老師王碩告訴新民晚報記者,與陳欣一樣的不想在週末把自己“宅”在屋子裡而學畫的情況在八哥美術的教室里很普遍。“畫室里的學生都來自不同的行業,除了平常上課,定期的外出寫生課也增進了大家的交流,算是一個很好的社交渠道。”王碩告訴新民晚報記者,培訓班里策劃的一些繪畫+旅遊結合的課,一經推出很快就被搶完了。

“成人學畫都有很強的目的性,例如生活的調劑,工作了一天把素描的工具拿出來,油畫的架子在那擺著,可能盯著看看,或者說畫兩筆,對他來說,一天的疲勞在這一刻就釋放掉了。”王碩表示,成人美術培訓就像“精神健身房”,為不少人減壓提供了場所。

據王碩透露,現在店裡週一到週五的夜校課程已經很難搶到。“例如我的課是從上午10點開始搶,10點10分就沒有了,頂多10分鍾。”

記者手記

對於很多人來說,夜校是一個很遙遠的詞彙。

不同於上世紀的年輕一代鉚足勁兒惡補學習的夜校模式,如今年輕人選擇在夜校繼續學習的背後折射出大家對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有人將其稱之為“一場‘活起來’的文化與年輕人精神需求的雙向奔赴”。

夜校火熱的背後折射出,現在的夜校,一方麵價格親民,帶有公益屬性,另一方面對接了旺盛的精神需求,方便市民“充電”。

新民晚報記者瞭解到,與新民晚報記者此次採訪的一些輔導班課程相比,由群藝館、文化宮等舉辦的帶有普惠性質的“公辦夜校”也越來越多,價格則更便宜,課程也相對輕鬆,成本門檻更低,被熱搶也十分自然。

“這樣的夜校不妨多多推廣”,就像各地網友說的那樣,期待未來讓帶有公共文化屬性的“成人夜校”,能在更多地方再多一些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