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增持潮來襲!

作 者丨楊坪 崔文靜

編 輯丨朱益民

A股市場又一波上市公司增持回購潮來襲。

11月16日晚間至11月17日盤前,近2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最新的股份回購、增持計劃。

中集集團(000039.SZ)擬以自有資金回購公司A股股份,從而提振投資者信心,維護公司和股東利益,擬回購金額不超過3億元,不低於2億元;聯美控股(600167.SH)擬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回購金額不低於1億元且不超2億元,回購價格不超8.7元/股;北路智控(301195.SZ)擬以不低於3000萬元且不超過6000萬元的自有資金回購公司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60元/股……

此外,寒銳鈷業(300618.SZ)、石英股份(603688.SH)、卡萊特(301391.SZ)、峰岹科技(688279.SH)、天嶽先進(688234.SH)、特銳德(300001.SZ)等多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控人也在近期發出了回購股份的提議。芯瑞達等公司的核心高管也發佈了最新的增持計劃。

這隻是當前股份增持回購潮下的一角。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A股市場已有逾1200家上市公司參與股份回購,累計回購股份金額超過748.28億元。

產業資本積極“護盤”

今年8月,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在就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答記者問時明確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優化股份回購制度,支持更多上市公司通過回購股份來穩定、提振股價,維護股東權益,夯實市場平穩運行的基礎。

具體包括加快推進回購規則修訂,放寬上市公司在股價大幅下跌時的回購條件,放寬新上市公司回購限制,放寬回購窗口期的限制條件,提升實施回購的便利性。此外,鼓勵有條件的上市公司積極開展回購,督促已發佈回購方案的上市公司加快實施回購計劃、加大回購力度,及時傳遞積極信號。

在市場環境變化、監管政策支持等多方因素下,上市公司對於股份回購和增持的熱情高漲。

Wind數據顯示,8月以來,229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購進展,其間累計回購金額達到283.4億元。增持方面,8月以來,58家上市公司披露大股東、董監高增持計劃,擬增持金額為41.43億元~64.32億元;102家次上市公司披露大股東、董監高增持進展。

全年來看,牧原股份(002714.SZ)、鹽湖股份(000792.SZ)、韋爾股份(603501.SH)、海康威視(002415.SZ)、榮盛石化(002493.SZ)、海爾智家(600690.SH)等8家企業累計花費的回購金額已超過10億元。其中,牧原股份回購金額超21億元。

回購金額在1億元(含)至10億元之間的也達到了158家,包括上海萊士(002252.SZ)、順豐控股(002352.SZ)、九安醫療(002432.SZ)、溫氏股份(300498.SZ)、徐州機械(000425.SZ)等,回購金額分別達到9.9968億元、9.5985億元、8.9730億元、8.9380億元、8.5194億元。

引導A股價值回升

近年來,隨著股份回購制度持續完善,A股股份回購規模整體呈現向上態勢。

記者統計Wind數據發現,2018年至2022年,A股分別有785家、1032家、897家、985家、1148家企業實施回購計劃,回購金額分別為500億元、1023.59億元、683.72億元、1214.45億元、1029.32億元。

中信建投策略分析師陳果認為,A股市場表現低迷疲軟時,主動式回購往往具備短期“護盤”作用。回購利於企業的實體經濟,以市值管理為目的的主動式回購往往受到政策和經濟環境的影響,而以股權激勵為目標的股份回購在2015年政策放開後逐年增加,“在分析近年來主動式回購對資本市場的影響後,我們發現其在短期內對市場有積極的正向作用。”

從上市公司密集回購、增持的行為來看,此舉不僅有利於完善上市公司的長期激勵機制,更彰顯出企業對於未來發展的信心,引導資本市場價值回歸。

擬回購金額達到3億元至6億元的東方雨虹便在公告坦言,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和對公司長期價值的高度認可,為維護廣大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同時為進一步完善公司的長效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公司管理團隊、核心骨幹及優秀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部分公司已在境內發行的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用於後期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

天風證券分析師劉晨明認為,回購增持熱潮將作為市場預期提升的積極信號,推動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更上一層樓。“首先,上市公司回購增持熱潮有利於向市場傳遞積極向好的情緒,彰顯市場對於經濟複蘇的信心;其次,有利於穩定股價,保護投資者利益。大規模的回購增持作為一種市值管理行為,通過向二級市場釋放積極信號進而起到了一定的穩定股價、防止公司股價過低而偏離公司實際價值的作用。”

市場有望回暖

隨著A股回購力度持續增大,不少受訪人士認為,由於回購、增持計劃發佈到實施存在一定時間差,此番回購增持潮帶來的實際金額顯現還需時間,未來數月的資本市場回購增持金額有望進一步提升。

“無論股份回購還是增持,都是上市公司或其大股東對公司長期投資價值和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有助於股價的上漲和資本市場的回暖。”華南一家中型券商投行部人士認為。

德邦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蘆哲在研報中提到,上市公司的集中回購行為一般發生在市場調整或整體估值偏低的階段,與相關政策的出台環環相扣。

他從曆史回購的角度解釋道,2018年末至2022年末,A股共發生過三輪較大的回購潮。以月度期間預計回購金額觀察,上市公司集中宣佈回購均發生在市場調整或整體估值下行階段,與大盤點位或估值的階段性底部均相距不遠。

在蘆哲看來,“回購潮”與“市場底”存在一定相關性,其本質是“回購效應”對股價形成支撐。具體而言,回購行為可能通過增厚EPS(每股收益)或ROE(淨資產收益率)、改善資本結構、信號傳遞效應等途徑影響股價。

方正證券分析師曹柳龍同樣指出,2010年以來,A股的“回購潮”基本和“市場底”如影隨形;股份回購既能彰顯公司對未來發展的信心,也能提升投資者的情緒,進一步夯實“市場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10月27日召開的2023年境內投資管理人座談會上,參會人士普遍認為A股具備較高配置價值。

會議明確,當前我國權益資產的估值已經處在曆史底部區域,A股進入了長期配置價值的窗口期,要強化逆週期投資思維,主動應對風險挑戰,積極把握資本市場長期投資機會,努力爭取獲得超額收益。

社保基金會理事長劉偉強調,“社保基金會和各家管理人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和戰略定力,充分認識到我國經濟增長的大趨勢沒有改變,必須進一步堅定對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長期向好的信心。加強研究分析,充分發揮機構投資者和長期資金作用,在服務國家戰略實施、助力資本市場穩健發展的同時把握投資機遇。要強化科技賦能,提升投資運營和風險防控能力水平,努力提高中長期收益水平,為夯實應對人口老齡化財富基礎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