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價格是國內24倍?不到一個月三款創新藥獲批,海外如何定價

自10月底以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國內的君實生物(1877.HK;688180.SH)、和黃醫藥(0013.HK)、億帆醫藥(002019)等三家上市藥企的三款國產創新藥已經相繼在美國市場獲批,值得關注的是,此次三款藥在美獲批之前就已在國內上市,部分通過醫保談判已進入國家醫保目錄。

跨國藥企在中國的藥品價格常常提到的一個概念是“全球價格體系”,那麼走向國際市場的中國創新藥又是如何構建自己的價格體系?多位藥企人士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在美國這樣的醫藥市場,國產創新藥的定價通常是參考國外市場類似藥物的價格,而不會受到國內醫保價格的影響。不過,也有藥企負責人指出,在東南亞等市場,國內價格會成為當地定價的參考。

同一款腫瘤藥,國外價格是國內價格的24倍?

11月9日,和黃醫藥宣佈,其合作夥伴武田取得呋喹替尼的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適應證是成人轉移性結直腸癌。呋喹替尼成為上海首個在美國獲批上市的小分子抗腫瘤原創新藥,該藥在美國獲批48小時以內已開出了首張處方。

11月23日,有報導稱提到,武田製藥官網顯示,武田/和黃醫藥合作的FRUZAQLATM (fruquintinib)定價出爐:美國一盒5mg*21粒的呋喹替尼(Fruzaqla)定價為25200美元,合計人民幣約18萬元。

在國內,呋喹替尼首個適應證於2018年9月就已獲批。2020年1月,該藥獲納入國家醫保,並於2022年成功續約。形成對比的是,根據國內醫藥電商平台,5mg*7粒的價格在2500元左右,換算下來,21粒在國內的價格為7500元。按照這一數據,呋喹替尼在美國的定價是國內價格的約24倍。

超過2萬美元的價格是否屬實?澎湃新聞記者並未在武田製藥官網查詢到相關信息。11月24日,和黃醫藥CEO蘇慰國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呋喹替尼與瑞格菲尼(註:另一款抗腫瘤藥,適應證包括結直腸癌)美國定價是一個水平的,(國產創新藥在海外的定價)更多是參考國外市場類似藥物的對標價格。

此前,和黃醫藥首席商務官陳洪也曾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沒有看到受國內價格的影響。產品主要考慮美國的商保環境,產品的療效、安全性、創新性也會相應體現在價格上。也有醫藥行業人士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在國內,受激烈競爭、支付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國產創新藥上市不久可能就會陷入“內卷”,美國市場的價格高於國內,正是藥企們紛紛選擇出海的一大原因。

醫療戰略諮詢公司Latitude Health創始人趙衡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全球價格體系是外資藥企的一種銷售策略,主要為了在新興市場開拓的時候提高談判籌碼,但對國內藥企來說,海外市場分為美國的自由定價與歐洲及日本的一攬子參考價兩種定價模式,大部分不會將中國的藥價列入參考,所以不影響海外市場價格策略。歐洲和日本通常會設定其他多個國家的相關價格來加權平均作為標杆價,以此確定本國藥價。

趙衡進一步介紹,因為中國藥品定價相對低,所以外企來了想定高價很睏難,就拿出全球定價體系,但歐美市場定價貴,中國企業不需要“全球定價體系”這套說辭。

更多國產創新藥在出海,不同市場如何定價?

除了近期在美國獲批的三款創新藥在美獲批,更多的國產創新藥還在排隊等待海外市場的檢驗。

以PD-1腫瘤藥為例,FDA正在審評百濟神州的替雷利珠單抗用於治療二線ESCC的新藥上市許可申請,預計將於2023年內或2024年上半年批準該項申請。亞盛醫藥(6855.HK)的首個上市品種奧雷巴替尼近日剛在國內獲批新適應證,此前該藥已獲得FDA授予的四項孤兒藥資格認定和一項快速通道資格認定。

當越來越多的中國創新藥走向國際市場,如何製定自己的定價策略?君實生物曾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海外許多國家的支付方比較多元化,不僅是政府支付,還有商業保險,患者對藥物價格相對不是太敏感。藥物價格不由藥廠直接製定,由適應證、藥物臨床數據、支付方等多重因素決定,受到全球價格體系影響較小。

百濟神州(BGNE.NS;06160.HK;688235.SH)方面也曾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書面採訪時提到,總體來講,根據監管政策、治療需求和特點等因素,不同地區和市場的定價標準與原則也均不同。百濟神州的商業化模式是將創新藥物不僅覆蓋到發達市場,也要覆蓋到發展中地區的市場,並基於科學的測算來製定合理的產品定價。未來,我們也將持續根據市場的特點採取不同的定價策略,在保持產品競爭力的同時,積極提升藥物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

11月23日,亞盛醫藥董事長楊大俊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歐美以及日本的藥品支付上限比較高,像美國最貴的藥已經超過300萬美元。從企業的國際定價體系來看,除了歐美以及日本等之外,大部分國家會以一款藥首個上市國家的價格作為參考,比如東南亞市場。

楊大俊認為,對於致力於國際化的中國創新藥企來說,需要企業對全球對生物藥定價體系進行綜合考量。站在企業角度,希望國內支付政策的製定,一方面要以患者為中心,讓患者更方便獲得藥物,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創新藥的長期投入、高風險等特點,支持中國生物醫藥創新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本土企業而言,國產創新藥出海的意義不僅僅在打開國外市場,也有望進一步反哺中國市場的商業化進程。陳洪在呋喹替尼上市會上提到,當國內醫生給患者處方呋喹替尼的時候,患者經常會問這是進口藥還是國產藥,甚至當患者聽說是一個國產藥的時候他會要求醫生換藥,因為很多患者認為,進口藥一定比國產藥要好。相信隨著這個藥物在美國不斷應用,有更多的應用證據,更多的指南推薦,會對產品在中國的商業化也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