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欺淩與暴力如何科學防治?中外專家分享各自研究成果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近年來,校園欺淩與暴力事件屢屢登上熱搜,令人唏噓。日前,中國心理學會校園欺淩與暴力防治專業委員會2023年學術會議在華東師範大學召開,圍繞欺淩者與受欺淩者個人特徵研究、青少年網絡欺淩的緣起及應對、欺淩保護行為的多樣性等主題,國內外研究者和教育實踐者們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本文所有圖片均由中國心理學會校園欺淩與暴力防治專業委員會提供

校園欺淩是一個全球性問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Jaana Juvonen教授在會議上探討了欺淩行為如何影響班級規範、學校規範。她將性別和體重指數作為研究指標,結果表明,欺淩者更有可能針對性別少數、體重異常的群體實施欺淩;而除了被欺淩的個體,這些性別少數、體重異常的學生群體亦會產生較多情緒問題。根據這一研究結果,Jaana Juvonen教授提出,校園欺淩防治過程中,需要更多旁觀者和教師幫助受欺淩的學生群體,扭轉欺淩者與受欺淩者間力量不平衡的狀態。

芬蘭圖爾庫大學Claire Garandeau副教授從欺淩發生的個人特徵、同伴群體、班級學校背景特徵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相比於個人特徵,社會環境在欺淩事件中的作用可能並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麼大。個體的某些特徵例如道德推脫、道德判斷、心理理論、認知共情、自尊水平等被證明可以預測欺淩行為。此外,該研究團隊還區分了欺淩煽動者和欺淩追隨者。這些研究加深了人們在預測欺淩行為中個體特徵如何與環境特徵相互影響的理解。

Z世代年輕人正在面對新興的網絡欺淩問題。相比於傳統校園欺淩行為,網絡欺淩更為隱蔽。

圖為雷靂作主旨發言。圖為雷靂作主旨發言。

中國人民大學雷靂教授指出,兒童青少年所面臨的情境風險主要包括四類:家庭、學校、同伴和網絡,它們對網絡欺淩的影響具有累積效應。他深入探討了韌性保護因子的作用和情緒失調的作用,發現了社交技能在網絡欺淩中的補償和調節作用。

新加坡國立大學Jungup Lee助理教授則發現,隨著年齡增長,校園欺淩會逐步減少,但網絡欺淩會持續增長至成年早期。疫情期間,網絡平台使用時間增加以及不同使用目的、不同手機軟件均導致網絡欺淩風險增加。新加坡的研究團隊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同伴支持和共情訓練將會是潛在的干預網絡欺淩路徑。針對網絡欺淩現象,以網絡安全教育為例,Jungup Lee教授介紹了新加坡開設的體系化的教育課程情況。

當校園欺淩與暴力事件發生,當事人及事件旁觀者該如何行動?

華東師範大學劉俊升教授團隊通過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編製了中國文化下欺淩保護行為五因子問卷,包括直接果斷型保護、攻擊型保護、安慰受欺淩者、報告權威和計謀型保護。通過潛在類別分析探討了青少年採用不同保護策略的組合,分出了四種類型的青少年保護者,並探討了不同類型保護者在受欺負和抑鬱水平上的差異。劉俊升的這項研究有助於深化對青少年欺淩保護行為多樣性的理解,為基於保護者角度欺淩干預項目的開展提供重要參考。

山東師範大學張文新教授介紹了“3H校園欺淩預防與干預”項目的實踐情況。“3H”旨在達成三個方面“健康”目標,即健康的校園氛圍、健康的人際關係和健康的發展結果。研究者研發了“普遍預防+定向干預”雙層次策略,分別旨在降低欺淩、受欺淩發生率的普遍性預防策略和針對欺淩者、受欺淩者的定向干預策略。為期兩年的縱向隊列研究、隨機對照試驗的效果評估顯示,該項目不僅能夠使學校欺淩、受欺淩發生率下降50%以上,而且顯著改善了同伴關係,促進了學生的社會情緒能力,提升了學生感知的學校安全。對定向干預的評估發現,經過兩輪的談話,79.33%的欺淩事件停止。這些結果為3H項目在中國中小學生中的效力提供了證據。張文新教授分享了3H校園欺淩預防與干預策略的研發與評估經驗,並探討未來中國校園欺淩預防與干預研究實踐的新趨勢。

據悉,中國心理學會校園欺淩與暴力防治專業委員會於2021年1月正式設立,該委員會的宗旨是為校園欺淩與暴力領域的研究者搭建交流與合作平台,凝聚和組織多學科力量實現協同攻關,為政府和教育部門提供政策建議和智力支撐。

責任編輯:梁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