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映員的“光影人生”:送電影下鄉超20年

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金華11月28日電(董易鑫)下午3時許,在浙江金華東陽市,電影放映員蔡華平像往常一樣把投影器、幕布、音響、板凳等裝車,他在為兩個多小時後即將放映的電影做準備。像這樣一個人準備,一個人驅車下鄉放電影的日子,他已度過20餘年。

電影放映員蔡華平搭建幕布。吳柳靜 供圖電影放映員蔡華平搭建幕布。吳柳靜 供圖

蔡華平今年64歲,在當地從事電影放映員工作已有44年,其中放映流動電影也有20餘年。如今,他一個人負責放映該市六石街道和江北街道下轄的幾十個鄉村的電影,一年下來最少也有200多場。

“之所以幹這個(電影放映員的工作),是因為我老爸也是放電影的。”蔡華平說,在他年少時的農村記憶里,父親總帶著他跑到15公裡外去看電影。後來,得益於“免費送電影下鄉”等政策的出台,父親開始在村子裡當放映員,村民在家門口也能看上“時尚”的電影。

兒時的耳濡目染,讓蔡華平對電影放映工作充滿熱愛。如今,這份熱愛已轉變為一份責任。

“放電影的工作就是搞服務,送文化。我最早放電影是16毫米膠片,後來發展到35毫米膠片。剛開始,村子裡都是矮矮的房子,現在都是小洋樓。”蔡華平說,這些年,他既見證了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也見證了村民生活水平的變化,對於這份事業,他覺得蠻自豪的。

電影放映員蔡華平書寫放映日誌。吳柳靜 供圖電影放映員蔡華平書寫放映日誌。吳柳靜 供圖

隨著夜幕降臨,越來越多六石街道後里村的村民聚集廣場,今天放映的是戲曲片,更是吸引村里的老人。“他放(電影)的時候,村里都是很熱鬧,很多人來看。”村民王菊芳說。

東陽市婺劇藝術傳承中心放映部主任胡東接受中新網採訪時說,從2006年國家開始實行農村電影“2131工程”,東陽便啟動了送電影下鄉,十幾年來每年平均送7200場電影下鄉,600場左右進校園,累計近13萬場。

“東陽在我的記憶當中是出門掙錢的人很多,留在村子裡面很多老人。有送電影下鄉以後他們特別喜歡,如果有適合他們的片子比如說戲曲片,他們都會來看電影,也是豐富文化生活。”胡東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