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華僑金融助推高質量發展論壇在京舉辦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實習生 劉思茜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均斌)11月28日,首屆華僑金融助推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辦。論壇彙聚國內著名專家學者、知名僑商僑企,共同討論華人華僑在新一輪高水平開放中的積極作用,探索華僑金融服務創新的新模式和新體系,以華僑金融之力助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廈門國際銀行發佈了首個華僑金融標識。主辦方供圖廈門國際銀行發佈了首個華僑金融標識。主辦方供圖

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監事長王丕君在致辭中指出,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舊風險挑戰不斷呈現。在此背景下,僑心、僑力、僑智始終是中國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動力。推動華僑金融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也符合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中國僑聯兼職副主席、集友銀行副董事長餘國春在致辭中表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加快金融強國建設,推進金融高水準開放,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這些都迫切需要華僑金融的資源,銀行業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具有僑資背景的銀行在“引進來”和“走出去”中具有重要作用。

廈門國際銀行副行長黃誌如分享了廈門國際銀行關於華僑金融的實踐。他介紹稱,廈門國際銀行具有僑資背景,曾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銀行,有著非常鮮明的華僑金融和國際化特色。廈門國際銀行及其附屬機構澳門國際銀行、集友銀行始終將華僑金融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度結合,大力弘揚嘉庚精神,發展壯大愛國愛港愛澳力量,有力服務了“一國兩制”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黃誌如表示,廈門國際銀行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負著中國金融改革開放“試驗田”的責任和使命,通過積極改革探索,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中國銀行業非典型發展之路。一是深耕本地,充分發揮僑鄉作用,加強內地、香港和澳門三地機構聯動,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貢獻金融力量;二是率先提出華僑金融戰略,發佈華僑金融服務標準;三是推動頂層設計,在總分行與附屬機構成立華僑金融部門,推動分支機構設立華僑支行或華僑金融特色專營團隊。

論壇現場,廈門國際銀行發佈了首個華僑金融標識。

責任編輯:寧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