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輪上的2023|年銷量連續十八年位居國內前列:上汽轉型誌在必得

2023年,中國汽車市場乃至全球汽車市場都在經曆著曆史性的時刻,產業轉型風起雲湧,價格大戰硝煙瀰漫,造車新勢力、傳統車企與合資品牌逐鹿群雄。時代的車輪正滾滾向前,為了不在這場戰爭中銷聲匿跡,汽車製造商們必須直面挑戰、奮起改革。

作為我國最早一批的汽車製造商,上汽集團在不同時期肩負著不同的使命,從發展、振興中國汽車工業到如今助力中國汽車實現全球範圍內的“換道超車”,上汽集團用亮眼的數據表現證明了身為老牌玩家的真實力。

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上汽集團銷售整車502萬輛,連續十八年保持國內第一;其中,四個季度的整車銷量分別為89、118、131、164萬輛,實現“逐季環比連漲”,企穩回升勢頭不斷增強。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汽車和海外銷量方面上汽再創曆史新高,2022年上汽率先站上“雙百萬輛”台階,2023年乘勝追擊,上汽新能源汽車全年銷售112.3萬輛,同比增長4.6%,銷量位居國內車企第二;全年海外銷量達120.8萬輛,同比增長18.8%,連續第八年蟬聯國內行業第一,助力我國汽車出口量趕超日本躍居世界第一。

在出色的成績單背後是上汽集團審時度勢後的戰略部署,十足的創新力、精準的戰略眼光和堅定的決心讓其立於不敗之地。其中,上汽旗下合資企業加快轉型,上汽大眾在短期內通過價格調整等舉措迅速提振了新能源汽車銷量,穩住了市場份額;智己汽車通過極具競爭力的智能化“爆款”助力上汽自主品牌在中高端純電市場獲得了一席之位;上汽乘用車旗下的MG品牌在全球市場繼續大“殺”四方,在歐洲市場所向披靡……

隨著產銷結構的持續優化,上汽集團轉型加力見效。先通過穩住市場份額,配合著降本增效的內部改革的策略,不斷提高利潤率,夯實經營質量,據上汽集團方面表示,2023年公司銷售收入較2022年穩中有升,經濟運行的韌勁得到進一步增強。

海外市場實力領跑

清晨的汽笛聲響徹寧德港,又一艘滿載的汽車滾裝船駛出港口,在這個上汽集團重要的出口基地,每天都有數百輛的新車運往海外。2022年,上汽海外市場銷量已經率先突破百萬輛,2023年上汽海外銷量達120.8萬輛,同比增長18.8%,在中國汽車企業中連續八年領跑。

在全球汽車產業大變革的當下,汽車出海充滿機遇卻也面臨巨大挑戰,但上汽集團牢牢抓住“走出去”的黃金窗口期,利用全產業鏈出海的先發優勢,迅速打入國際市場,填補國外用戶對於新能源汽車大眾化需求的缺口。

據瞭解,在海外銷量中上汽自主品牌銷量占比近92%,新能源車銷量占比近24%。其中的明星產品上汽首款全球車MG4 EV,其搭載上汽自主研發的“星雲”純電專屬系列化平台,現已登陸全球六大洲80餘個國家,成功攬獲“英法德澳年度車型大滿貫”等30餘個海外權威獎項。

2023年,MG4 EV在歐銷量突破10萬輛大關,是當地緊湊型純電動車的熱銷車型,歐洲也成為上汽首個“二十萬輛級”海外區域市場。據悉,接下來上汽還將在海外市場投放14款全新智能電動“全球車”,進一步壯大海外產品陣營,實現對主流細分市場的“全覆蓋”。

作為國內率先實現“全產業鏈出海”的車企,目前上汽集團在海外構建了包括創新研發中心、生產基地、營銷中心、供應鏈中心及金融公司在內的汽車產業全價值鏈,產品和服務進入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完善的產業鏈佈局是上汽集團叱吒海外市場的關鍵利器。

上汽在海外擁有3大研發創新中心,4座整車製造基地,100餘個零部件生產研發基地和2800多個營銷服務網點;並在印尼建立首家海外金融服務公司。上汽還開通了國內至東南亞、墨西哥、南美西、歐洲等7條自營國際航線,擁有8條外貿專用船,未來還將有12條全新遠洋運輸船陸續投入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集團已有在歐洲建廠的計劃。“在歐洲建廠,對我們上汽人來講,過去幾十年‘請進來、走出去’,是我們汽車人的夢想。我們去一個地方不僅僅是賣車,我們要擁抱當地的文化、擁抱當地的社區,要為當地的老百姓創造就業機會,這個也是作為一家有責任的汽車集團的擔當跟使命。” 上汽集團總裁助理、國際業務部總經理、上汽國際總經理餘德告訴筆者。

合資新能源加快翻盤

“新四化”的浪潮席捲而來,轉型是大勢所趨。2023上海車展上,上汽集團發佈“新能源汽車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按下了向新賽道轉型的加速鍵。不到一年時間,上汽新能源轉型已有明顯成效。作為上汽集團的“利潤奶牛”,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兩大合資企業在燃油車時代風光無數,推出了桑塔納、朗逸、帕薩特、別克GL8等多款熱門車型,深受老百姓喜愛,也贏得不少口碑。

但從目前的市場競爭來看,合資車企既要守住燃油車的基盤,又要盡快把新能源車短板補齊。“求變”成為合資企業在中國市場乃至全球市場生存的法則。2023年兩大合資公司紛紛迎來新的掌門人,隨之而來的是開啟大刀闊斧的改革。

面對自主品牌和造車新勢力的反攻,合資企業下一步怎麼走至關重要。關鍵時刻,上汽大眾的改革思路是“促油車、穩電車、上奧迪”,這“九字方針”也貫穿了上汽大眾在2023的全年。自8月以來,上汽大眾多款燃油車連續數月領跑細分市場銷量榜單。例如,超340萬車主青睞的帕薩特家族銷量持續領跑細分市場,10月以20,483輛的亮眼成績穩坐細分市場頭部位置,堪稱“合資B級車性價比之王”。

那麼電車的抓手在哪裡?無疑指向大眾ID.3,這款上汽大眾獨有的小車成為其重拾市場信心的急先鋒。在15萬以內的乘用車市場,價格是消費者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自今年7月以來,ID.3開啟官方優惠政策,起售價12.59萬元起。

面對“卷”字當頭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上汽大眾應勢而為,優惠策略立竿見影,乘聯會數據顯示,自7月以來,ID.3銷量一路長虹,連續五個月實現環比增長,全年銷量更是同比勁增215%,12月銷量突破1.9萬輛,刷新月交付記錄。上市兩年半來,上汽大眾ID.純電系列累計銷量已突破20萬輛,其中ID.3累計銷量突破10萬輛,是2023年當之無愧的 “合資電動頭部品牌”。

“現在我們ID.3月銷過萬是穩穩的,每天基本上是現金訂單500張左右,整個團隊的信心也來了。”上汽大眾總經理賈建旭曾表示,背水一戰也必須要上。在燃油車時代,大眾品牌是很多用戶的首選,但在現下的的中國,電動車打不響品牌就會老去,原有的用戶也會流失。ID.3銷量的暴增,除了讓ID系列知名度水漲船高,也使現車變得緊俏。上汽大眾店內銷售稱,ID.3如今只要到店馬上就會被訂購一空,規模小一點的4S店或者商場門店,甚至連展車都相當搶手。

成為合資純電車型“新爆款”的ID.3也助力上汽大眾新能源在新的市場角逐中擁有底氣,數據顯示,上汽大眾2023全年銷售新能源車超過13萬輛,同比增長32.1%,其中12月份銷量首次突破2萬輛,已經足以媲美造車新勢力。

而親兄弟上汽通用也不甘示弱,今年初特斯拉大降價引發降價潮,中國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趨向白熱化程度。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23年4月上市的別克ELECTRA E5確定了一個20.89萬元起的“掀桌子”價格,讓別克在新能源轉型中打響了一槍。同年6月的銷量便達到3587輛,並連續上漲了三個月,全年累計銷量達35129輛,在合資純電的同級車市場,這個成績頗為出色。全新上市的別克微藍6換代升級後在10萬級也突出重圍,單月銷量已破萬,全年累計銷量為45538輛。

2023年全年,上汽通用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突破10萬輛。正如上汽通用總經理莊菁雄所言:“從現在開始,我們在所有的地方都要加快,在新賽道上要加快,在新能源上要加快,在軟件和智能化方面,我們也要進一步加快。對於市場的反應,我們要更快。”

自主品牌實現質的飛躍

2023年12月,上汽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創曆史新高,達到21.9萬輛,實現同環比大幅增長;2023年全年上汽集團銷售新能源車112.3萬輛,銷量位居中國車企第二。其中不得不將目光放在上汽自主品牌身上。

作為傳統車企+地方政府以及互聯網巨頭打造的全新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並且成立伊始就收穫百億啟動資金的智己汽車,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黃金時代,被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稱為“史上最強6系”的智己LS6自上市之日起,便受到業內關注,極具競爭力的智能化產品體驗讓劉濤直言:“從目前的市場情報看,至明年上半年,在中大型純電SUV賽道中,無論性能、配置、還是性價比,LS6肯定是最強的。”

誠然如其所言,智己LS6自交付以來銷量直線上升,並連續8周銷量位居國內中大型純電SUV細分市場前列,成為“國內20萬元以上全品類純電汽車”和“中大型純電SUV”兩個細分市場的頭部車型。LS6帶動智己12月銷量一舉衝上萬輛新台階,已然在高端純電市場站穩腳跟。

榮威汽車於2023年11月提出了面向未來、面向新能源汽車市場的“D戰略”,並啟動了“D戰略”的首款車型D7雙子星的上市,上汽乘用車總經理吳冰立誌在三年時間內帶領榮威重回主賽道,決戰新能源賽道。

其中,“後驅純電雲感座駕”榮威D7 EV基於上汽星雲純電專屬系列化平台打造,在動力、續航和電池安全方面均表現出了優於同級產品的“真純電”實力;“超級混動雲感座駕”榮威D7 DMH則搭載DMH超級混動系統,並配備專用高效長續航電池,成為同級車型中更長續航、更低油耗、更優NVH的“超強混動”標杆,上市後僅一個月時間累計訂單便達10019輛,躋身中型插電混動轎車銷量榜三甲。

一直以來,上汽MG品牌在海外市場中遊刃有餘,除了為中國品牌打出聲量,還助力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衝高。2023成都車展上,MG品牌旗下的中國首款敞篷電跑MG Cyberster在國內首次公開亮相。據上汽乘用車名爵品牌事業部總經理陸家俊介紹,這款車預計會在今年二季度在英國上市。

“這款車不只是追求lifestyle,也不只是追求性能駕控,這款車是為追求夢想並且敢於實現夢想的一群人打造的,不論性別、不論年紀。”陸家俊指出, MG Cyberster的唯一性、稀缺性、大膽創新的突破性等特質,會推動MG品牌的整體向上。在國內上市一個半月MG Cyberster累計交付已近500輛,連續兩月銷量位列跑車市場TOP3,強勢躋身第一陣營。

2024年是MG品牌誕生一百週年。進入新的一百年後的MG,也將全心投入到電動化新賽道的突破,全力衝刺全球年銷量百萬目標。

以五菱宏光MINI EV一炮打響的上汽通用五菱,自攻入新能源腹地後便被行業冠以“神車”之名,2023年這一神話還在持續進化,數據顯示,12月上汽通用五菱銷量超過20萬台,環比增長26%,全年銷量突破140萬台。其中老牌神車五菱宏光MINI EV和新推出的五菱繽果並駕齊驅,為五菱貢獻了超1/3的銷量。

“人民喜歡什麼,五菱就造什麼”已經成為五菱馳名中外的口號,2023年五菱汽車海外銷量也達到20萬級,同比增長9%,再創曆史新高。同年,上汽通用五菱(含海外基地)銷售新能源車45.9萬輛,五菱繽果連續兩個月銷量突破3萬輛,成為新的銷量擔當。

有銷量還要有技術,2023年10月,五菱正式發佈了“五菱靈犀混動”和“神煉電池”兩大自研核心技術,據悉,五菱發佈的“五菱靈犀混動”由“混動專用發動機”、“電磁式DHT”、“電驅系統”和“混動專用電池”等硬件做基礎,用“五菱式”全場景數據軟件標定,帶來兩大價值——“超優秀能效”和“超平順駕駛”。五菱自研的“神煉電池”亦是基於超高標準體系下所打造的安全電池,“五菱在行業首創電芯‘問頂技術’,確保了電芯不短路、不泄露、不析鋰、不起火,極大提升了電芯的本征安全。在針刺實驗上,五菱神煉電芯即使刺穿三分之一,依舊能正常循環。”而基於全新原生新能源架構打造的五菱首款超A級家轎五菱星光上市當月銷量便一舉成為15萬內插混轎車細分市場的頭部位置,2023年全年銷量達到16864台。

伴隨著MG、榮威、上汽通用五菱的開花結果,上汽乘用車2023全年銷售98.6萬輛、同比增長18%;新能源(含海外基地)全年銷售35.8萬輛,同比勁增44%。新能源、海外市場雙輪驅動,創 2023全年總銷量、新能源銷量雙新高

自主品牌和核心技術始終是中國汽車工業繁榮壯大的基石,而對於用戶而言,品牌強、買得省、用得好是普惠用戶的整車產品的主要特徵。上汽集團總工程師祖似傑表示,上汽將持續打造普惠用戶的電動智能產品,有助於消費者更好接受新能源汽車、有助於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迭代升級、有助於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持續發展。

伴隨著2023年榜單的出爐,上汽集團仍將堅持以用戶為中心,聚焦電動智能新賽道,加快形成並不斷壯大新質生產力,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努力為中國汽車強國建設和上海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海外銷量、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這“新三駕馬車”加速奔騰,鼓足士氣帶領上汽集團向2024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