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外資金融機構業績優異 佈局中國市場收入頗豐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趙冬芹)2月21日,彙豐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彙豐控股”)、恒生銀行有限公司(簡稱“恒生銀行”)兩大外資機構發佈2023年全年業績報告。彙豐控股2023年錄得創紀錄盈利,收入增加154億美元至661億美元,增幅為30%。恒生銀行2023年全年淨利息收入323億港元,淨利潤178.5億港元。
記者梳理髮現,通過佈局中國市場,尤其是大灣區,外資機構在2023年全年業績上收穫頗豐。多家外資機構表示,對中國經濟的韌性以及中長期增長機遇抱有信心。
加註大灣區跨境業務
進入2月以來,多家外資機構陸續披露2023年度業績報告。繼春節前星展銀行披露業績報告之後,2月21日,彙豐控股和恒生銀行兩大外資機構也披露了2023年度“成績單”。
彙豐控股2023年度業績報告顯示,去年稅前利潤增加133億美元至303億美元,稅後利潤增加83億美元至246億美元,收入增加154億美元至661億美元,增幅為30%,其中淨利息收益增加54億美元,非利息收益增加100億美元。彙豐控股董事會已通過派發第四次股息每股0.31美元,2023年每股合計派息0.61美元。
恒生銀行2023年度業績報告顯示,除稅前溢利按年上升57%,為201億港元。股東權益回報率上升4.1個百分點,為11.3%,每股盈利上升62%,為8.97港元。淨利息收入較去年上升26%。該行的淨利息收益率擴闊55個基點,為2.30%。
記者梳理髮現,2023年,多家外資金融機構均加快了佈局中國業務的步伐。
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彙豐集團持續在多個市場推動利潤的地區多元化,包括把握在中國內地、印度、新加坡、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和墨西哥等市場快速增長的業務機遇。彙豐集團行政總裁祈耀年表示,“去年,中國內地(自身業務)、印度及新加坡等地業務均為集團貢獻利潤超過10億美元,再次證明相關業務策略行之有效。”
而對於恒生銀行來說,經過2023年的探索,增加財富管理業務非利息收入以及多元化發展的策略,已經初見成效。值得一提的是,該行非香港居民開立的新戶口按年增加342%。恒生銀行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施穎茵表示,主要是該行專注擴展大灣區業務,並開設新的跨境財富管理中心,以滿足客戶對跨境理財日益增長的需求,以及於區內推出新投資產品。
外資看好中國經濟前景
2023年以來,外資金融機構持續加碼中國市場,並且看好2024年中國經濟前景。彙豐銀行環球研究發佈的新年經濟展望顯示,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率預期達到4.9%,其穩步回升將為亞洲及全球的經濟增長注入動力。祈耀年表示:“我們對中國經濟的韌性以及中長期的增長機遇抱有信心。”
施穎茵表示,無論經濟複蘇的速度如何,該行都已做好準備保持業務表現,繼續支持中國內地,尤其是大灣區的發展。據悉,包含2024年1月最新開設的跨境財富管理中心,恒生銀行在大灣區已佈局了7家跨境財富管理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跨境理財通2.0的落地,各大外資銀行積極響應,跨境理財通產品,尤其是“南向通”產品紛紛火速擴容。其中,渣打銀行宣佈將合資格的南向通基金產品數目增加至超過140只,從而涵蓋低中高風險及主要投資股票市場的基金。恒生銀行“南向通”理財產品則將增加至超過220種,涵蓋不同資產及市場的基金、債券、人民幣、港元及外幣存款等產品。【編輯:李潤澤】